李崇飛 曹燚 李忠超
摘要:體育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在體育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對于培育學生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具有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并借助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文從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融合的現(xiàn)狀出發(fā),探尋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與方法,分析有效融合的效果。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教育;融合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剛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國民教全過程。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教育的各個方面,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中強調(diào):各學科要高度重視德育工作,轉(zhuǎn)變 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將德育融于各類學科中。因此,將德育教育融入學校課程體系是學校的重要責任。
體育教育是學校課程體系中重要的一環(huán),體育的特點是具有競爭性、團隊性、技術性等特點,那么對于教學任務來說,在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自我約束意識、意志力等方面成為關鍵。另外,通過體育教學引導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正確的價值觀也是德育在體育教育中滲透的重要任務。從這個意義上看,體育教學是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德育教育是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體育與德育進行融合,是體育教學中需要重要探討的一項課題。
一、當前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融合的現(xiàn)狀
體育學科有別于其他課程,有其獨特性。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zhì),增進健康,促進人的身心發(fā)展,改善生活方式,同時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一種有組織的社會活動。
1.體育教育與德育融合的意識不強
由于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欠缺,體育教育和德育培養(yǎng)是兩個獨立的課程體系,導致體育教育與德育的融合程度欠缺。另外,由于融合意識欠缺、缺乏學校層面的融合平臺,缺乏相應的評估體系,體育教育與德育缺乏融合。體育教師層面,由于體育老師對德育的認識不足,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就缺乏對德育的融入。
2.體育教育與德育融合的方法落后
從我國學校體育教育與德育融合的實踐來看,主要是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體育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而并不是將德育貫穿在體育活動、體育比賽以及體育教學當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體育和德育融合的效果欠佳。另外,德育教育中很少通過體育教育的實踐,多數(shù)是通過課堂教育來進行,學生也習慣于在課堂上接受德育培育。
3.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強
在體育教育和德育的融合實踐方面,多數(shù)學校是由體育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育,而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學生的主體意識沒有調(diào)動起來,這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不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德育教育在體育教育中融入成功的關鍵,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體育運動和比賽中成為主體,由學生自己進行團隊合作、思想交流。
4.教師的素質(zhì)欠缺
新形勢下,探討體育教育和德育的融合,對體育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體育老師具有體育技能和體育教學理論,還要求體育老師具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質(zhì),為學生做好表率。目前我國學校的體育教師很多是體育院校畢業(yè)的,他們擁有出色的身體素質(zhì)和高超的體育技能,但是在德育教育理論方面表 現(xiàn)欠缺,這對體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二、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
1.教師以身作則,融合德育教育
德才兼?zhèn)涫俏覀冏非蟮哪繕?。教師的言談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在教學中教師生動形象、嚴謹風趣的語言往往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要以德服人,加強自身師德修養(yǎng),為人師表,更應嚴于律己。行為方面,身教大于說教,教師舉止優(yōu)雅、動作精煉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體育教師,不僅要靠深厚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體育技能吸引學生,更要用崇高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高尚的精神品質(zhì)、人格魅力征服學生。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言行舉止,有著比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可以積極地影響著學生的個性形成。為人師表,當從課堂的點滴做好榜樣。幫助學生逐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
2.創(chuàng)新體育教育與德育融合的方法
要提升體育教育與德育融合的效果,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體育教育與德育融合的方法。一方面將德育教育融合到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接受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將德育作為體育教育考試的重要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接受德育教育。同時,要不斷加強理論研究,創(chuàng)新體育教育與德育融合的 方法,鼓勵創(chuàng)新,容許失敗。
3.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意識
要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成為體育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的主體,體育教師起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拼搏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情操。一是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成為體育教學中的主導,積極主動的接受德育教育;二是要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鼓勵學生參與制定體育和德育融合的課堂教學方案,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自豪感。
4.增強體育教育與德育融合的意識
首先,學校層面的重視。學校層面應重視德育和體育教學的融合,將德育納入到體育教學體系中,并建立體育教育和德育融合的評估體系,全面推進體育教育和德育的融合。其次,要強化體育教師的意識。提高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體育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認識,使體育教師認 識到體育教育對德育的重要功能。
三、結(jié)語
學校在德育教育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學校層面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德育培養(yǎng)方式傳統(tǒng)等都對德育教育的效果造成了影響。而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為德育研究開拓了新的渠道,體育教育的學科特點滿足了學生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德育的實施和融入。為此,對于學校來說,要結(jié)合體育學科的特點,加強推進體育教育與德育的融合,提升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的意思、創(chuàng)新體育教育與德育融合的方法、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提升體育教師的素質(zhì),全面提升體育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孟帥.論德育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5(12).
[3]楊光輝.體育與德育教育的關系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1(6).
[4]邢冰.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5(10).
石家莊鐵道大學體育部 050000
正定縣中義麗穎文化藝術培訓學校 ?050000
石家莊鐵道大學體育部 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