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摘要:各學科教學都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及心理健康水平,也全面貫徹和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故必須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終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及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
教育部出臺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 修訂版)》明確規(guī)定“必須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小學各學科教學中,以此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边@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教育領域中的地位及重要性越來越高,不僅引來相關教育者的重視,還引來社會各方人士的關注。所以在該形勢下,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和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也是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升及教學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第一,符合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提出的素質教育要求。即需要不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及核心素養(yǎng),而心理健康教育則能夠幫助學生積極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提升自己的語文綜合素質及能力。第二,能夠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及全面發(fā)展。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除了含有心理輔導內(nèi)容以外,還含有思想政治、健康知識教育及素質教育等內(nèi)容,這些都非常有利于學生樹立完整人格,并及時幫助學生緩解各種心理壓力及不良情緒,讓學生身心隨時保持在比較健康的狀態(tài),從而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及全面發(fā)展[1]。第三,能夠完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谛睦斫】到逃男W語文教學促進涉及到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還涉及到了科學、自然、社會、人文、藝術等學科知識學習,這使得語文教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教學結構更加完善。另外,小學語文還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高效的語文教學能夠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而基于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語文教學則是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突進,學生能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養(yǎng)勤奮刻苦、熱愛祖國、樸實善良、樂于助人等道德觀和價值觀。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老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足及重視度不高
雖然心理健康教育被要求滲透到各小學語文教學中,但實際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依然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依然將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學生語文考試成績上,忽視了學生心理健康。而有的老師雖然積極響應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新趨勢,但因為非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人士,所以對很多心理教育的專業(yè)知識及技能認知程度不高,影響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及效率,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阻礙學生健康成長及全面發(fā)展[2]。
(二)缺乏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課程
第一,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具準備不充分及教學活動場地有限,導致語文教學中老師很難開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很多語文老師只進行簡單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教學,并以針對學生實際開展心理輔導等實踐活動;第三,沒有結合語文教學實際及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將兩者結合,不僅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在語文課堂上有效滲透,還影響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升,更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視角的小學語文教學措施及方法
(一)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小學語文教材
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從宏觀方面來說包括基礎知識、語文閱讀及寫作等教學內(nèi)容,但從微觀來說則包括了愛祖國、愛自然、愛科學、愛人民、愛自己五大類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都能夠挖掘出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如“愛自己”可以挖掘出“引導學生自我調節(jié)壓力和不良情緒”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語文教材中豐富情感和真摯品格[3]。這不僅讓學生快速掌握課本知識,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及價值觀,使學生人格得到健全。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和諧氛圍
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及氛圍,所以老師不能繼續(xù)沿用填鴨式和滿堂式教學方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堅持“學生主體性”原則,將課堂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討中學習新知識。在學生自主探討時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學習困境、生活問題等,并積極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這樣不僅營造了和諧氛圍,還樹立了良好師生關系,更為心理輔導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和提供良好環(huán)境。
(三)將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與語文教學內(nèi)容融合
其目的不僅在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及語文教學內(nèi)容,還在于生的良好心理品質。例如,老師可以將人物類型的文章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通過解析人物性格特點及品質,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如抗戰(zhàn)英雄類文章,可引導學生學習英雄人物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愛國精神和敢于抗爭的精神等[4]。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揣摩,通過表演、演講等形式將自己的理解演繹出來,再由教師進行點評,即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文章內(nèi)容,又讓學生在演繹過程中深刻理解文章所傳達的正能量,培養(yǎng)良好心理品質。
(四)提高小學語文老師素質
第一,學校要定期對小學語文老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知識教育及技能培訓,以提升小學語文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專業(yè)水平及綜合能力;第二,鼓勵小學語文老師積極參加校外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或者到其他學校參加各種心理健康講壇活動,以不斷積累心理健康教育經(jīng)驗;第三,就小學語文老師自身來說,除了參加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以外,自己也需要不斷去完善和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及方法,以將心理健康教育更為高效地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5]。
結語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被全面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并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升機教學發(fā)展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促進作用,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心理健康水平,使小學生得到健康成長及全面發(fā)展,進一步證實了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及教學促進作用,理應得到重視及關注。因此,上文基于對心理健康教育及其重要性、滲透問題的了解,從構建和諧氛圍、提高老師素質等方面分析了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學語文教學措施及方法。
參考文獻
[1]何岳岳.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J].散文百家,2021(2):107-108.
[2]孫超.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對策[J].新課程·中旬,2016(10):13.
[3]柴俊霞.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課內(nèi)外,2018(23):42.
[4]蘇毅.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探析[J].課外語文(上),2017(11):159.
[5]李靜.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中文信息,2018(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