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民
摘要:閱讀是一種源自于主觀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活動,高效的閱讀教學需要以學生自覺性為基礎。而思維觀念是引導教學活動發(fā)展方向的風向標,是決定互動教學能夠有效實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轉變思想觀念,激發(fā)學生閱讀自主性尤為重要。現(xiàn)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際,分析限制閱讀教學效果提升的因素,并針對沖破教學局限性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互動教學
引言: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了教學互動的重要性,以師生相互交流、引導、啟發(fā)及互補為基礎構建課堂教學,以自主、合作與探究的方式,實現(xiàn)知識的傳遞、思維的碰撞以及情感的交融。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占據(jù)承上啟下的教育地位,而閱讀是汲取文學素養(yǎng)、開闊視野的重要載體,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互動教學是素質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產(chǎn)物,充分彰顯了學生的教學主體性。如何充分發(fā)揮互動教學優(yōu)勢,探索閱讀的科學,讓學生科學的學習是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
1初中語文閱讀互動教學現(xiàn)狀
互動教學方式由來已久,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卻不容樂觀,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其問題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第一,重視程度不足,互動頻率較低。在當前中考重壓之下,初中語文教學面臨繁重的教學任務,導致課堂容量不堪重負,閱讀教學時間被一再壓縮。為了保證課堂節(jié)奏,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絕對掌控者,學生欠缺表現(xiàn)自我意志以及彰顯個性思維的機會。互動教學缺乏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互動頻率嚴重不足,而且互動效果更是難以言喻。第二,欠缺技巧性,課堂互動流于形式。就目前而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并未完全擺脫應試教育思維束縛,以中考內(nèi)容為風向標,盲目強調(diào)字詞句的解釋以及文章解析等知識性內(nèi)容,忽視了學生閱讀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分數(shù)至上觀念影響之下,閱讀教學呈現(xiàn)模式化態(tài)勢,各類文化知識被強加其中,即便是組織課堂互動亦是受到多方限制,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不足,課堂互動淪為變相的師生問答。
2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轉變教學觀念,促進多維互動
教師應深入剖析新課標的教學要求,轉變教學觀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多維互動閱讀課堂教學模式。例如,在組織《回憶我的母親》閱讀教學時,教師通過教學設計的調(diào)整,刺激師生、學生以及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互動,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首先,教師帶領學生回憶并分享自己與母親的日常生活點滴,形成師生互動,喚醒學生內(nèi)心深處對于母親的濃厚感情,調(diào)動學生思緒的同時為文章閱讀奠定情感基調(diào)。其次,教師以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預測。引導學生思考看到文章題目你能夠想到哪些內(nèi)容?文章原標題為《母親的回憶》對比一下有何異同,哪一個更好?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通過思考問題引發(fā)學生的頭腦風暴,形成生生互動。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運用朗讀、默讀、精讀等方式反復進行文章閱讀,體會文章中所傳遞的真摯情感,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之間互動。通過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帶動多維度的交流與互動,營造活躍的閱讀氛圍。
2.2以興趣為導向,提升課堂參與感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對于學習形成更為強烈的自我認知及自我追求。在語文閱讀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遵循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以學生興趣為導向,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例如,在組織《恐龍無處不在》閱讀教學時,此篇文章為平實嚴謹?shù)恼f明文,采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課堂呈現(xiàn)較為枯燥,教師以學生興趣著手組織課堂構建,實現(xiàn)激趣引學。首先,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恐龍相關影視資料,給予學生感官刺激。同時,教師提出問題“文章標題為《恐龍無處不在》,那文章說明對象就一定是恐龍嗎?”,運用看似唐突的思考問題,引發(fā)認知沖突,調(diào)動學生的獵奇心理。其次,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明確文章主要內(nèi)容及結構,解決提出的思考問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最后,帶領學生進行文章語言賞析,并以開放性的探討問題,如“讀完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收獲?”,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以學生興趣為切入點,賦予課堂閱讀以活力,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閱讀教學。
2.3堅持以問促思,激發(fā)思維碰撞
在素質教育視域之下,初中語文閱讀不再單純的是文本的輸出,而應該著力于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例如,在組織《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閱讀教學時,教師以問題鏈條引導學生小組探索,實現(xiàn)知識的交互以及思維的碰撞。首先,讓學生進行文章的初讀,建立整體感知,劃分文章段落結構,理清寫作思路。其次,展示問題鏈條如“作者講述一檔電視節(jié)目的用意?”、“文章運用不同時刻的太陽比喻不同的人群,描寫手法有何特色?”、“英國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實例有何作用?”、“結尾對自己的演講的評價是展現(xiàn)了怎樣的態(tài)度?”、“演講的中心內(nèi)容是什么,有何用意?”等,引導學習小組再讀文章,深度分析文章內(nèi)容。借助問題為學生提供閱讀思考方向,在探討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的發(fā)展空間,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表述自我看法,形成高效的課堂互動,激發(fā)思維碰撞,深化內(nèi)涵感知。
2.4建立任務驅動,深化情感體驗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立足于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采用閱讀任務作為驅動,形成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組織模式。例如,在組織《壺口瀑布》閱讀教學時,首先,教師布置課前任務,讓學生收集關于壺口瀑布的相關資料,并對文章進行初讀,掃清閱讀障礙,了解文章大致內(nèi)容。通過任務前置促使學生有的放矢的進行課堂閱讀學習。其次,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與分享,以小組為單位對課文預習結果進行互查,探討初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學生探討、合作、思考中解決簡單的閱讀問題。最后,教師以任務為驅動,帶領學生精讀文章。如用簡潔的話歸納文章內(nèi)容;標注你認為運用絕妙的語句或段落,并進行賞析;嘗試進行文章改寫、仿寫或拓寫。通過布置閱讀任務,幫助學生梳理閱讀思路,實現(xiàn)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互動,達到情感共鳴,促進閱讀知識的內(nèi)化。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正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局限性,以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核心審視互動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獨立思考、合作探索,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學生與作者互動等多維度的課堂互動,深化閱讀感知,提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溫景巖.淺析初中語文閱讀如何有效開展合作互動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143.
[2]王相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教學方式的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38.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學 3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