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讀寫結合,還要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兩者的有效結合更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及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本文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進行了探討和分析,以期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5-0031-02
引 ?言
初中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也是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將讀寫充分融入教學過程去,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1]。但從目前教學實際來看,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融合,學生的讀寫能力較差,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基礎教育工作,將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作為重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聽、說、讀、寫是語言類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工作內容,語文是基礎性語言學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充分體現(xiàn)了讀寫融合的教學理念和目標,也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育要求。閱讀教學可以有效開闊和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和渠道,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相結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2]。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所思所想的內容寫下來,如寫日記、隨筆、作文等,對知識進行二次加工,從而提高自身思維能力,提高寫作能力。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感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是一種符合學習規(guī)律的教學方式,同樣也是語文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寫作教學更多的是強調寫作技巧和字詞的運用,學生很難掌握情感的表達。而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文章中的寫作技巧,掌握文章結構,還能通過鮮活的案例讓學生對文章情感表達進行直觀的理解,并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這一教學模式更加靈活,有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積累,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思維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的語感[3]。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心理與生理活動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通過閱讀,他們也可以對自身的生理及心理變化有正確的了解,并能夠敏銳地感覺到自己內在的變化。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不僅是學生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也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
從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仍然處于割裂的狀態(tài),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忽略了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部分教師雖然會將閱讀和寫作教學相結合,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模式,加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缺乏明確的計劃和目的性,不重視學生的情感表達,仍然比較偏重于課本知識記憶,導致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流于形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4]。鑒于此,本文對初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一)添加學生自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讀寫結合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添加學生自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規(guī)劃學習時間,并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經典的文學作品進行閱讀。這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在自讀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感受,讓班級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但需要注意的是,自讀環(huán)節(jié)存在一定的隨意性,為了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明確閱讀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讀書的同時進行思考,在閱讀的同時隨時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學生能加深對閱讀文章的印象,并產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5]。例如,在學生閱讀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時,教師可以先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普希金生平,再讓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誦,思考作者詩歌中的故事情感及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某一個論點或角度出發(fā),寫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如對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的理解、克服困難的勇氣、對美好未來的暢想等,從而讓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加深刻,讓學生的感情更加豐富。
(二)注重精細化閱讀,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由于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和積累,學生對閱讀素材的選擇也缺乏側重點,在閱讀時容易出現(xiàn)目標不明確的問題。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積累,也要注重精細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寫作結構、寫作技巧、文章中心點等理論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程度[6]。
例如,在教學《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通過精細化閱讀讓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風格,以及作者是通過什么樣的語言文字來體現(xiàn)出父子深情的,從而提高學生對字詞結構的掌握,加深學生對感恩等優(yōu)良品德的感受。同時,教師可以此為主題,讓學生寫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和父親之間發(fā)生的小事,讓學生在寫作中讀懂父愛,并學會感受父愛、表達自己的情感。
此外,在《雨的四季》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中感情比較細膩的字、詞、句做出標記,并分析字詞獨特的用法,找到文章中心論點和中心思想,并遷移到寫作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加強學生情感表達,增強學生語感
寫作教學中最關鍵的是寫作素材的積累,而閱讀教學是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去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深入的思考,并嘗試著提出不同的觀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意寫作思維和能力。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的情感表達。目前,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過于注重寫作技巧和字詞結構,導致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一些文章是如何通過平實的語言來抒發(fā)作者真摯情感的,再讓學生進行模仿,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增強文章的語言色彩[7]。
例如,在《故鄉(xiāng)》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嘗試著分析文章中的語言色彩,然后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如回憶中的故鄉(xiāng)、現(xiàn)實中的故鄉(xiāng)和理想中的故鄉(xiāng),讓學生自行品鑒不同的教學設計中的語言色彩表達,從而增強學生的寫作情感和語感。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明確教學目標,注重精細化閱讀,通過閱讀教學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加強學生的情感表達,從而使學生領悟語言色彩,增強寫作的真實性,豐富寫作情感。
[參考文獻]
朱曉艷.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288.
邸榮云.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59.
陳娟.中職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8):221.
戴銘.中職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方法有效結合方法研究[J].才智,2017(30):143.
黃怡.試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同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J].亞太教育,2016(27):31.
張利平.淺議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課外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212-213.
范蘭菊.以讀導寫 ?以寫促讀: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有效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21(13):47-48.
作者簡介:白傳開(1980.7-),男,安徽蕭縣人,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