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軍
【摘? ? 要】近年來,我國的教學改革在不斷深入,傳統(tǒng)封閉式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暴露出許多弊端,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開放性思維發(fā)展不利,而現(xiàn)代教育非常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難以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需求。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要引進開放式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構建開放式的高中語文課堂。本文就開放式課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析,旨在為高中語文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開放式課堂? 高中語文?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03
由于時代在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教育觀念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近年來開放性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在教育領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并且在教學改革的進程中得到推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有一些教師開始嘗試使用開放式的教學策略,但是部分教師并沒有掌握開放式教學的有效方法,導致整體的課堂教學依然比較僵化和封閉,學生的課堂活動度比較低,最終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積極探索開放式課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一、轉(zhuǎn)變教學理念,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構建開放式的課堂,就要求教師一定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重新定位師生角色,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在學生面前保持權威者的形象,師生關系比較僵化,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認為教師就代表著權威,教師說的一定是對的,教師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一些高中語文教師認為,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已經(jīng)不再那么重要,認為自己在課堂上做好教授知識的教學任務就可以[1]。實際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無論對于哪個階段的學生來說,師生關系都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師生之間能夠進行和諧、平等的交流,才能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因此,教師一定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把握開放式課堂的實質(zhì)性質(zhì),重新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鼓勵者,而不是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觀點,對于學生提出來的一些不同意見和奇思妙想不能急于否定,而是應該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和觀點,了解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思考方式,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到自己被教師所尊重,才敢于在教師面前表達自己。
二、營造開放的教學氛圍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課堂上,教師提供的是封閉的教學氛圍,采用的是固化的教學策略,這會束縛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的深度和寬度,幾乎所有教師都將固化的教學內(nèi)容灌輸給學生,這會大大扼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構建開放式的高中語文課堂,要求教師一定要營造開放式的教學氛圍,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無論對于哪個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始終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營造開放式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讓整個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機[2]。比如,在學習《雨巷》這首現(xiàn)代詩歌時,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般是將詩歌的意境、內(nèi)容和情感等直接灌輸給學生,整個語文課堂是封閉的。而營造開放式的教學氛圍,教師就可以徹底顛覆教學手段。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導入,播放根據(jù)《雨巷》改編的歌曲,讓學生認真傾聽和體味歌曲的內(nèi)容和意境,激活學生的思維,通過音樂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詩歌,可以讓學生自主朗讀,也可以組織學生全班齊讀,或者組織學生分組朗讀。總之,可以通過多種朗讀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致。當學生朗讀多遍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對這首詩歌的觀點和見解,描述自己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意境和意象。這樣一來,就創(chuàng)設了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天地,當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之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觀點和見解開展教學,以此來構建開放式的語文課堂。
三、采用開放的教學方法
采用開放的教學方法是指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思考和探究的機會,摒棄傳統(tǒng)灌輸式的知識傳播,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知識的主動建構中,這樣才能對知識形成深刻的見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無限延伸,開放學生的思維,這樣學生就容易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思考的過程中感悟到更多的道理,并對自己的人生產(chǎn)生正確的人生啟示[3]。為了促進學生的自主思考,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并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來思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其次,除了要讓學生的自主思考成為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常態(tài)之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自主質(zhì)疑,開放學生的權利。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質(zhì)疑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質(zhì)疑,可以對文本進行質(zhì)疑,也可以質(zhì)疑教師,甚至可以質(zhì)疑作者,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思維深刻性的發(fā)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最后,教師還應該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拓展,不斷開放學生的視野。比如,在學習《拿來主義》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中華文明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行教學拓展,對民族文化、國粹等進行延伸講解,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結語
開放式課堂是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嘗試,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并營造開放式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自主質(zhì)疑和自主拓展,打開學生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韓靜.關于高中語文開放式課堂教學內(nèi)容選用的些許思考[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8,000(012):121.
[2]王云.開放式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000(002):86.
[3]劉佳.高中語文教學開放式課堂構建的路徑探究[J].中華辭賦,2018,000(01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