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永強 焦鍵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2-063-03
摘? 要? 本文主要運用實驗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選擇宣城市、銅陵市共計260名2007—2009年出生,球齡為一年半至兩年的少兒羽毛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進行羽毛球專項訓練和防傷訓練試驗。通過控制變量均衡,設置專門預防損傷的評價指標,研究評價指標對少兒羽毛球運動員專項訓練的影響,進而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羽毛球人才,預防、減免運動損傷提供技術支持和理論依據。
關鍵詞? 羽毛球? 防傷訓練? 專項訓練
一、前言
羽毛球運動雖屬于技能主導類的隔網對抗項目,但其對運動員的綜合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少年兒童的身體正處于發(fā)育階段,各項身體素質尚未發(fā)育成熟,因此其在羽毛球訓練時如果出現(xiàn)不規(guī)范的技術動作、不遵守人體生理特點、不充分的準備活動等情況,可能會造成運動損傷。防傷訓練是在傷病出現(xiàn)之前進行的預防性訓練,目的是加強運動特征下身體薄弱部位的素質,減少運動損傷風險。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擇宣城市、銅陵市共計260名2007—2009年出生,球齡為一年半至兩年的少兒羽毛球運動員(男生142人、女生118人)為研究對象,將他們隨機分成四組,分別標記為A組實驗組(男生71人)、B組對照組(男生71人),C組實驗組(女生59人)、D組對照組(女生59人)。四組運動員的年齡、球齡、身高、體重等基本情況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的運動員實驗前的基本情況大致相同,無顯著差異(P>0.05)。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以“羽毛球”“防傷訓練”“專項訓練”等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檢索,并查閱相關防傷訓練及羽毛球運動損傷的文獻資料和書籍,了解掌握這些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及動態(tài),為實驗的研究工作尋求理論與實踐依據,為論文的設計、構想、撰寫奠定理論基礎。
2.專家訪談法。利用走訪省內外羽毛球專業(yè)隊,外出學習、交流及參加全國羽毛球比賽執(zhí)裁工作等機會,與國內一些專家、資深教練員及運動員進行面談,了解目前羽毛球訓練的發(fā)展趨勢等相關問題,對篩選結果進行修改、補充,對試驗采集到的數(shù)據及其得分標準進行核對、修正和確認。
3.實驗法。將實驗對象分成四組,分別標記為A組實驗組(男71人)、B組對照組(男71人),C組實驗組(女59人)、D組對照組(女59人)。通過對前測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處理,證明實驗前四組研究對象處于同一水平,為可比樣本。實驗的過程中,四個組均在同一練習進度,同一練習強度條件下練習(訓練時間為2019年5—6月份的每周二、周四、周六、周日下午5點—7點半,7—8月的每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周六下午3點—6點)。實驗組每節(jié)訓練課后進行45分鐘的防傷訓練,如進行上肢、下肢、肩以及腰腹等力量訓練。對照組每天下午僅進行常規(guī)的專性訓練項目,不涉及防傷訓練內容。
實驗開始前、后對兩組運動員分別進行專項測試,測試項目為持拍手的握力、下肢穩(wěn)定性、10次低重心步法,四組運動員在同一環(huán)境下進行,每人每項測試2次,記錄最好成績,然后對測試結果比較、統(tǒng)計分析,最終進行評定。
4.數(shù)理統(tǒng)計。采用Excel、SPSS統(tǒng)計軟件對實驗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過程
1.握力。測試內容:實驗前、后,對四組運動員持拍手進行2次握力測試,記錄各運動員的最好成績,計算各組平均值。測試時,讓四組運動員兩腳自然分開成直立姿勢,兩臂下垂,持拍手手持電子握力計測試儀全力握緊,計下握力計顯示數(shù)值。詳細數(shù)據見表2至表5。
2.下肢穩(wěn)定性。測試內容:實驗前、后讓四組運動員持拍手的同側腿,在平衡墊上單腿站立。當運動員保持身體平衡時計時開始,記錄運動員在平衡墊上的時間。每名運動員進行2次平衡墊單腿站立測試,記錄各運動員站立時間的最好成績,然后計算各組平均時間。具體數(shù)據見表2至表5。
3.10次低重心步法。測試內容:實驗前、后讓四組運動員在單打羽毛球場一側中線距前發(fā)球線2米處為圓心,半徑為80厘米的圓圈內為起點。聽到口令(同時開表計時)后采用上網步法向右前方移動,用持拍手觸及放置在單打邊線與前發(fā)球線交點處的羽毛球,然后面向球網回至起點(至少一只腳踏入圓圈,以下均同樣要求),再采用上網步法向左前方移動,用持拍手觸及左側單打邊線與前發(fā)球線交點處的羽毛球,然后面向球網回至起點。再采用后場反手擊球的被動步法向左后側移動,用持拍手觸及放置在單打邊線與雙打后發(fā)球線交點處的羽毛球,然后面向球網回至起點。再采用后場正手后退被動步法向右后側移動,用拍手觸及放置在單打邊線與雙打后發(fā)球線交點處的羽毛球,然后面向球網回至起點。按此順序重復進行,每回到起點一次為完成一次移動步法,共進行10次。當測試運動員第10次持拍手觸及羽毛球時停表記錄成績。每違例一次加0.5秒,違例2次以上(含2次)取消該次成績[1]。每名運動員測試2次,記錄各運動員的最好成績,計算各組平均時間。具體數(shù)據見表2至表5。
(二)防傷訓練能有效提高少兒羽毛球運動員的力量
少兒時期,由于神經系統(tǒng)和骨骼肌肉發(fā)育還不成熟,表現(xiàn)為力量素質較差。因此,力量訓練應根據訓練者的年齡特點來有針對地開展。少年兒童啟蒙階段的力量訓練應以基礎力量訓練為主,為全面身體素質提高創(chuàng)造條件。
通過4個月的訓練,從表2至表5可以看出,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實驗組實驗后測量的握力數(shù)據和下肢穩(wěn)定性時間都較對照組有明顯提高,說明防傷訓練能有效提高少兒羽毛球運動員的力量。
(三)防傷訓練能有效提高少兒羽毛球運動員的動作穩(wěn)定性
從表2至表5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前四組運動員測試的下肢穩(wěn)定性數(shù)值較低,膝關節(jié)的力量不足、穩(wěn)定性不夠,如果長期下去,會造成膝關節(jié)的損傷。
通過4個月的訓練,可以看出實驗組運動員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明顯增強、10次低重心步法速度加快,說明防傷訓練能有效提高少兒羽毛球運動員的動作穩(wěn)定性,提高運動員在步法跑動中的轉身、回位動作的穩(wěn)定,縮短、加快動作的完成時間,由此就為減少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幾率奠定了基礎。
(四)少兒羽毛球運動員防傷訓練方法的制定
1.肩袖防傷訓練
(1)側身手支撐伸展練習,每次3組,每組每側15次,組與組間歇60秒。
(2)直臂跪式單腿支撐練習,每次3組,每組每側15秒,組與組間歇60秒。
(3)背后持拍雙側拉伸,每次3組,每組每側15秒,組與組間歇60秒。
2.肘關節(jié)防傷訓練
(1)持拍手前臂旋轉練習,每次3組,每組30次,組與組間歇60秒。
(2)手背支撐和手腕彎曲練習,每次3組,每組每側15次,組與組間歇60秒。
3.腕關節(jié)防傷訓練
(1)啞鈴腕部屈伸練習,每次3組,每組20次,組與組間歇60秒。
(2)加重球拍做繞8字練習,每次3組,每組20次,組與組間歇60秒。
4.腰腹防傷訓練
(1)平板支撐練習,每次3組,每組60秒,組與組間歇60秒。
(2)仰臥交叉蹬腿練習,每次3組,每組20次,組與組間歇60秒。
5.膝關節(jié)防傷訓練
(1)行進間飛鳥支撐練習,每次3組,20米往返,組與組間歇60秒。
(2)靠墻靜蹲,每次3組,每組20秒,組與組間歇30秒。
6.踝關節(jié)防傷訓練
(1)臺階提踵練習,每次3組,每組20秒,組與組間歇30秒。
(2)單腳跳練習,每次3組,20米往返,組與組間歇60秒。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防傷訓練是一種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其針對高風險、高概率受傷部位進行訓練,以及為防止受傷康復后的部位再次受傷進行的訓練。
2.通過對少兒羽毛球運動員持拍手的握力、下肢穩(wěn)定性、10次低重心步法的測試,由實驗數(shù)據分析得出防傷訓練對少兒羽毛球運動員專項訓練成績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3.制定防傷訓練計劃要因個體之間身體素質、運動水平存在的差異而定。
(二)建議
1.體能是預防運動損傷出現(xiàn)的關鍵,體能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因此,在少兒羽毛球訓練中既要發(fā)展大肌肉群的力量,也要協(xié)調發(fā)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力求在促進少兒肌肉力量平衡發(fā)展的同時提高肌肉群之間的協(xié)調能力。
2.少兒運動員的訓練要合理安排,特別要在運動負荷強度、持續(xù)時間、運動密度等方面區(qū)別對待,少采用重負荷的力量練習,而應以支撐自身體重的力量練習為主。
3.要定期對少兒運動員進行防傷測試,加強易傷部位和較薄弱運動部位的監(jiān)管、訓練,從而減少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幾率。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國家體育總局乒乓球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青少年羽毛球訓練教學大綱[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
[2]覃朝玲,唐東輝.體育統(tǒng)計學-Excel與Spss數(shù)據處理案例[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楊美芹.對山東省女子排球運動員膝關節(jié)防傷訓練的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14.
[4]于英.羽毛球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J].體育世界,2018(10):177-178.
[5]孫文新.現(xiàn)代體能訓練 核心力量訓練方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
[6](西)吉耶爾莫·賽哈斯,張光準(譯).拉伸訓練彩色圖譜 網球與羽毛球[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
宣城市體育運動學校
銅陵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