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樹科
摘要:如何構建高中英語有效課堂,怎樣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當前高中英語教師所向往的方向,也是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目標。在我國的學科學習中,英語作為三大基礎性學科,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學習英語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以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所以,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需要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構建高中英語有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英語;有效課堂;構建方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6-176
在英語的學習中,學生需要背誦大量的英語單詞、閱讀豐富的英語文章、熟練進行英語文章的創(chuàng)作。并且,在高考的教育背景下,除了英語知識以外,學生還要記憶其他的文化課知識。如果沒有有效的課堂記憶方式,在無形之間,會加重學生的學習壓力,甚至部分學生會喪失對英語學習的動力。所以,基于此,構建高中英語有效課堂就成為當前英語教師需要關注的話題。下面,本文就對高中英語有效課堂的構建方式進行探討,旨在提高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語境,在真實體驗中激發(fā)興趣
眾所周知,英語是一種語言,正如漢語一樣,需要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獲得最豐富的知識與技能。在當前的教育理念下,應試教育理念依舊占據(jù)著大部分教師教學理念的主導地位,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卷面成績,會讓學生對英語知識點進行機械式、重復性的記憶,學生只能在不斷的做題中,強化對知識的記憶。而這樣固定化的教學套路,難以發(fā)展學生對英語的熱愛,也沒有機會讓學生體驗真實語境中的英語,導致學生在未來與人交流中,依然無法正確使用英語。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在真實體驗中激發(fā)興趣。
例如,在學習“Unit 1 Teenage life”這部分英語知識的時候,教師先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與本節(jié)課有關的英文電影,利用視頻的直觀性和趣味性,讓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做到雙重享受。同時,為了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致,教師可以專門選取電影中的一小片段,可以是人物之間的對話、也可以是人物的內心獨白,也可以是旁白說的話語。然后,讓學生抄寫其中的英語內容,并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讓學生大膽嘗試說出電影中人物的對話,再讓學生當堂進行表演。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用最真實的學習體驗,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也為有效教學打造基礎。
二、閱讀探究,在文本理解中培養(yǎng)情感
閱讀環(huán)節(jié)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實自己的單詞量、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以及熟悉文章的寫作風格,擴展自己寫作方式。但是,通常的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僅僅讓學生熟練閱讀文本,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樣的學習方式并不能帶動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也無法保證學生能夠理解文本的思想以及培養(yǎng)英語學習思維。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閱讀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文本的探究中,提升英語能力。
例如,在閱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這部分英語知識的時候,教師就為學生設計文本閱讀探究活動。在英語閱讀中,教師選定一個探究主題,如,“Sports and fitness”。在這個探究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結合成小組,每個小組最多5名學生,并且保證小組內至少一名學習較好的學生,以及一到兩名學習較弱的學生,分好組后,學生就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小組任務的學習。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會有不同的任務分配,如,每個學生需要翻譯一段話,說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以及其他問題。然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了解他人的想法以及補充自己的學習不足。通過為學生設計閱讀探究活動,能夠讓每位學生深入到文章中來,從文章中找出問題,探究問題,還能在文本理解中培養(yǎng)自己對英語的情感,提升自己的英語思維和英語綜合能力。
三、分層指導,在選擇教學中提高能力
每位學生都是獨立存在于社會生活中,具有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并且,每個學生所處的教育環(huán)境、教育方式不同,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學生會發(fā)展成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層次也不盡相同。在此基礎上,教師不能再使用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需要設計能夠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內容與知識,方便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時,需要教師注意的是,設計的難度也不要過高、過低,否則也不能實現(xiàn)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設計“Unit 4 Natural disasters”這部分英語作業(yè)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在設計之前,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從綜合性的測驗、課堂的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習小組,如,A組是學習較強的優(yōu)等生、B組為人數(shù)較多的中等生、C組是學習較弱的學困生。并且,為不同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A組設計的任務難度相對較高,是思維拓展和靈活性較高的題目、B組設計的任務難度中等,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設計具有靈活性的題目、C組由于學習較為困難,教師就以基礎知識為內容,設計基礎題目。為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任務,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時,實現(xiàn)綜合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對于教師來說,學習新型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切實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內容,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習效果;對于學生來說,不斷從學習中發(fā)現(xiàn)興趣點,自主探究與合作思考,在自信與大膽嘗試中,增強學習體驗,進行深度記憶和理解。只有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實現(xiàn)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教學。
參考文獻
[1]傅一心.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D].蘇州大學,2014.
[2]溫麗麗.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江蘇省徐州市新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