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委飛
摘要: 由于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有 了極大地提高,文化生活也逐漸豐富了起來,尤其是在這個多種 文化相互碰撞的時代,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我國的傳統(tǒng)文 化內容也逐漸成為新課改的要求之一。這不僅可以有效豐富語 文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和文化視野,還能夠讓學生在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認真感受傳統(tǒng)文化 的魅力所在,從而讓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成為傳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 化的重要載體。因此,本文就基于傳統(tǒng)文化視角下,對初中語文 的探究性閱讀教學進行了簡要地分析探究,借此來促進初中生綜 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希望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一定的幫助,僅 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傳統(tǒng)文化;滲透方法
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入,已經是教育領域中的 熱點話題,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增強有重要作用。初中語文閱讀 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tǒng)文化,不但要挖掘文章中的表層知識點, 還要能探究其中隱含的傳統(tǒng)文化因素,進而可系統(tǒng)地開展閱讀 教學,并且發(fā)揮閱讀課堂中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 文核心素養(yǎng)。
一、以傳統(tǒng)文化促進學生思維探究
在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和邏輯思維是主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該及時地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有效溝通,對學生的心理特征 和學習需求有一個較為準確地把握和了解,從而可以更好地為學 生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對 文章內容進行思考和分析。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認知模式相互關 聯(lián),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除了需要對學生加強“異”的訓練還要 做好“同”的練習,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訓練才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 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思維品質 做好培養(yǎng)工作,通過多種渠道對學生進行評價,不斷拓展評價的 主體,鼓勵學生相互評價和自評,當學生的理解或回答出現(xiàn)錯誤 時,教師不要一味地批評他們,而是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幫 助學生正確理解文章內容和中心思想,從而讓他們樹立一個正確 的思維探究方向。除此之外,探究性閱讀教學還應該具有一定的 趣味性,此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借助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勢特點來培養(yǎng) 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并傳授一定的閱讀技巧,例如,快速閱讀、首 尾理解性閱讀、記錄記號閱讀等方法,換言之,其實就是教師應該 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引導學生通過上述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閱 讀,從而讓他們快速理解文章內容和內涵。 例如,在教學《智取生辰綱》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 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對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進行閱讀,尤其是 針對“智取生辰綱”部分進行重點閱讀,讓他們對這節(jié)課所講的 內容和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從而讓課 堂教學更加順利地進行下去。這不僅可以讓他們的課外閱讀知 識得到積累,還能夠幫助學生將課本內容內化成為自身的語文知 識和技能,進而取得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每個學生 的思維方式、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各自的人生閱歷都是各不相同 的,在他們閱讀的過程中,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也就會各有各的想 法,對文章的理解深度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可以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 位進行有效討論,并鼓勵他們勇于發(fā)表自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見解, 教師做好補充和引導工作,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 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還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和 提高。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認真研讀教材,挖掘傳統(tǒng)文化元素
語文是初中生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語文是文化的載 體,也是文化的繼承。初中語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選擇的是 經典的名人著作。這些名人著作是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真實地反 映社會的現(xiàn)實,展現(xiàn)令人贊嘆的民族精神。因此教師要在教學 前挖掘出文章中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并且加以運用和擴展??茖W 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滲透,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掌握好 傳統(tǒng)文化知識。 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蘇州園林》這一課,課文是葉 圣陶老先生所寫的。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先對課文進行仔細研讀, 發(fā)現(xiàn)文章中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如蘇州園林的亭臺樓閣、蘇州園 林中設計的山水景觀。這種對大自然的模仿正好反映出古人的 智慧。在正式上課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介紹,利用動 態(tài)的畫面、優(yōu)美的聲音、生動形象的場景來讓學生更加直觀、 真切地感受蘇州園林文化,從而達到吸引學生的目的,讓學生 能夠情不自禁地感嘆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領略到大自然的魅 力和蘇州園林的風光。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語 文的興趣,提高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水平。
(二)積極轉變學習方式,深刻解讀傳統(tǒng)文化
學習的方式有很多,而最適合的方式要通過不斷實踐來探 尋。當下,廣泛應用的方式有小組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 自主學習等。使用不同的方式學習能夠使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 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成為知識的主人。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 學習水平來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 生能夠讀懂傳統(tǒng)文化,提高語文閱讀的水平。 例如利用人教版《故宮博物館》的課文來進行學生合作探討 的學習任務,教師在課前首先讓學生通過網絡來查詢關于故宮博 物館的資料。在正式課堂上,讓學生以4至6 人為一組進行分配。 小組分配完畢后,讓他們進行相互溝通和交流,分別討論故宮博 物館中存在的特色、分析文中存在的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通過自主 探究以及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總結出故宮博物館的魅力。學生 在進行相互討論和分析時,能夠真正領略到故宮博物館中獨特的 地方,感受到故宮中宮殿種類的繁多以及體現(xiàn)出的獨特的意境美, 汲取豐富的文化信息。利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傳統(tǒng)文化學習,不 僅能夠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在同學之間進行相互 交流的過程中加強合作能力,對課文中故宮博物館的文化有更深 的解讀,從而實現(xiàn)在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
結論:綜上所述,基于對初中語文教材中傳統(tǒng)文化的分類, 將語文教學當作傳遞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途徑。并經過有效的指導, 學生無形中提升傳統(tǒng)文化常識與精神,進一步增強自身文化素 養(yǎng),并在長期的課堂學習中,喚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 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
[1] 李玉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J].學周刊, 2019(34):43.
仙居縣官路鎮(zhèn)初中? 31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