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凌
摘要:在各種外界因素影響下,一些小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小學生內心較為敏感且不擅長說出心中的想法,因此采用傳統(tǒng)心理干預治療方式取得的效果不明顯。而繪畫療法作為一種非語言式心理治療方式,能夠幫助教師快速與小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幫助心理輔導人員快速了解小學生心理狀態(tài),為高效開展心理治療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美術;繪畫療法;心理問題
引言:
繪畫療法作為一種非語言心理治療方式,與傳統(tǒng)心理治療工作模式相比具有很多優(yōu)勢。通過積極的引導,在與治療目標不進行對話溝通的前提條件下,通過繪畫的方式將治療對象的心理活動以及情感狀態(tài)充分表現(xiàn)出來,能夠有效緩和治療目標內心沖突,降低其抵抗情緒,進而達到治愈心理問題的作用。
一、繪畫療法的積極作用
(一)幫助小學生調整學習狀態(tài)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內心十分敏感,很多小學生還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因此在面對巨大學習壓力時,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例如注意力渙散、焦慮失眠、思維遲鈍等。由于小學生內心較為脆弱,在出現(xiàn)心理問題之后,不會主動嘗試與家長或老師進行溝通,此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常常被學校以及社會所忽略。而采用繪畫療法,能夠讓美術教師利用繪畫課及時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對小學生繪畫作品的分析,及時甄別已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并通過培養(yǎng)繪畫技巧的方式緩解小學生心理壓力,幫助其找到正確的學習狀態(tài)。
(二)促進小學生人際交往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并不擅長人際交往,一些性格內向的小學生不會主動與同學以及教師進行溝通,而是通過繪畫的方式,將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以及內心想法呈現(xiàn)在繪畫作品當中。美術教師要借助小學生這一特點,嘗試利用繪畫提高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特別是對于存在心理問題的小學生,可以積極鼓勵其借助繪畫的方式表達內心情感,有效緩解小學生焦慮心理,并逐步培養(yǎng)其自信心,消除小學生心理問題。
二、開展繪畫治療具體方式
(一)立足課本提升繪畫治療針對性
開展繪畫療法過程中,美術教師需要緊緊圍繞授課本,加強繪畫療法與美術教學活動之間的關聯(lián)。此外,學校要積極邀請相關領域專家,以學校實際情況為基礎編制符合小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繪畫治療課程。比如在美術教學中加入漫畫元素。利用漫畫這一美術形式讓小學生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將心中的真實想法凝結于畫布之上,緩解心中積壓的焦慮情緒。在開展繪畫治療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小學生創(chuàng)作漫畫作品過程中對其進行積極引導,適當加入德育元素,對小學生心理問題進行矯正[1]。
例如《學畫松樹》一課,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是讓小學生熟悉國畫中毛筆中鋒勾勒以及墨色變化等知識。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立足于課本,向小學生傳授基本的國畫技法,另一方面需要以“松樹”這一元素為基礎,滲透德育知識,松樹是中國古代文人非常推崇的一種繪畫元素,其中蘊含了豐富的人文價值以及教育價值。教師可以先讓小學生討論“松樹”所代表的民族氣節(jié),并穿插一些歌頌松樹的古典文學作品,借助這種方式讓小學生了解具備堅韌不屈品格的重要意義。這種背景下,存在心理問題的小學生會將積極領會松樹所散發(fā)出的堅毅品質,鍛煉堅韌不屈的內心,主動抵抗負面情緒對自己造成的影響,在美術教學中積極調整心理狀態(tài),擺正學習態(tài)度。
(二)倡導多元價值觀
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小學生都認為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就是能夠熟練運用各種繪畫技巧,畫面工整。存在心理問題的小學生在繪畫時可能會對某一種繪畫元素進行夸張?zhí)幚?,所以依照傳統(tǒng)觀念對此類作品進行批評,會嚴重挫傷小學生繪畫積極性。美術教師要堅持多元價值理論,深入挖掘小學生創(chuàng)作的非常規(guī)作品的深層價值,讓小學生理解到對于美的解讀有不同的角度。這種背景下,存在心理問題的小學生才能夠大膽開展繪畫創(chuàng)作,利用繪畫作品展現(xiàn)內心想法,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其心理活動,對癥下藥,有效解決小學生心理問題[2]。
例如在學習《形的魅力》這一課時,教師需要引導小學生了解刮畫作品,在小學生創(chuàng)作刮畫作品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小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存在心理問題的小學生其對于幾何圖形的理解與其他小學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習慣利用尖銳的三角形,或者無法正確控制幾何圖形之間的比例。若發(fā)現(xiàn)此類問題,教師需要對這類作品進行積極肯定,以多元價值理念解釋這些“另類”作品,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存在心理問題的小學生在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肯定之后,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繪畫教學活動中,教師就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小學生心理狀態(tài),并通過引導的方式對其心理問題進行積極干預,妥善解決小學生心理問題。
三、結束語
妥善處理小學生心理問題,是確保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前提。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要積極引入繪畫療法,利用繪畫療法解決小學生心理問題。一方面要立足于課本,提升繪畫治療針對性,另一方面要積極倡導多元價值理論,讓小學生利用畫筆展現(xiàn)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提升心理干預治療效率,為確保小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廖海艷."繪畫治療"理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J].知識窗(教師版),2019(8).
[2]朱燁斌.借鑒繪畫治療理論,發(fā)展美術素養(yǎng)[J].江西教育:綜合版(C),2019(2):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