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華
摘要:教師的教學語言有別于人們的日常交流語言,也有別于電視、電影、戲劇的臺詞語言。它是一種融啟發(fā)性、知識性和藝術(shù)性為一體的語言。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一定要追求規(guī)范性,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語言才會產(chǎn)生吸引學生的魅力,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果能在規(guī)范的基礎(chǔ)上,又具有一定的幽默感,那么學生將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師生心靈彼此接納,進而突現(xiàn)“傳之以心,授之以意”。課堂也將更加充滿智慧,充滿生機,充滿靈動……
關(guān)鍵詞:課學教學;語言規(guī)范;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8-361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幽默是一種最有趣、最具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義的傳遞藝術(shù)。” 幽默的語言,能使社交氣氛輕松、融洽,利于交流。幽默感也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一種生活技巧。
其實我們的教學語言,也需要幽默感。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斯維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苯處熢诮虒W中運用幽默藝術(shù)有益于教學氛圍的愉悅,學生心態(tài)放松,思想靈活,敢想敢說;有益于驅(qū)除疲勞,符合勞逸結(jié)合的原則,課堂40分鐘,學生不可能全神貫注每一分鐘,中間又沒有休息時間,所以運用幽默的方法,放松學生緊張的神經(jīng);有益于學生換腦思考,他們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因為幽默需要從不同角度,非常規(guī)思維;有益于師生關(guān)系的改善,學生覺得老師可親可近。
那么,我們?nèi)绾巫屪约旱恼Z言幽默起來呢?其實有很多方法,如襯跌法、對比法、倒置法等等,在教學中,我覺得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讓我們的教學語言幽默起來:
一、移用詞語 在轉(zhuǎn)換中創(chuàng)造幽默
移用詞語,就是把慣用于甲事物的詞語臨時用來說明或形容乙事物,在轉(zhuǎn)換中獲得幽默感。
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經(jīng)常會碰到修改病句的練習,在講解中我們經(jīng)??菰锏馗鷮W生講解病句的病因和修改的方法。教師講得枯燥,學生學得厭煩。那么怎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呢?我就采用了移用詞語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學語言在規(guī)范的基礎(chǔ)上極具幽默感:
病句:今天,全班同學興致勃勃、興高采烈地傾聽了電影《哈里波特》。
師:這是一句病句,誰替它把把脈?它病在哪里?
師:哦,原來需要進行“切除手術(shù)”。 同學們,其實,我們修改病句,就好像醫(yī)生替病人看病一樣,自身需要有扎實的功底,這樣才能做到準確判斷病癥,對癥下藥,該“切除”的就“切除”,該“移植”的就“移植”,做到“藥到病除”。如果大家平時多讀書,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句子方面的“疑難雜癥”是難不倒你們的。
在這里,我巧妙地把“改病句”比作“醫(yī)生看病”,并且鄭重其事地移用了一些醫(yī)學方面的專業(yè)術(shù)語,起到了妙趣橫生的幽默效果,給人極為深刻的印象。
二、歪解詞義 在荒誕中創(chuàng)造幽默
歪解就是歪曲、荒誕的解釋。它不求正正當當?shù)脑颍瑢で蟮氖遣皇窃虻脑?,弄出似是而非的原因,甚至驢頭不對馬嘴的原因,才能與對方共享幽默之趣。
曾經(jīng)聽于永正老師執(zhí)教《狐假虎威》,其中有一個片斷,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歪解詞義”這一幽默方法的魅力。
教學中,于老師面對學生的錯誤:“扯著嗓子”就是把嗓子拉長的意思。并沒有馬上給予指正,而是“將錯就錯”,做了一個“拉喉嚨”的動作,并反問:“這能受得了嗎?”學生心領(lǐng)神會,這個“扯”并不是把嗓子拉長,那么到底是拉什么呢?于老師請學生讀課文找答案。在反復(fù)地朗讀中,學生自然知道這個“扯”是把聲音拉長的意思。于老師正是運用了“歪解詞義”的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語言具有幽默感,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輕松學習。
三、降用詞語 在錯位中創(chuàng)造幽默
降用詞語也就是故意用一些重大莊嚴的詞或?qū)I(yè)化術(shù)語來說一些細小的事,從而獲得一種錯位的幽默。
曾經(jīng)聽一位老師上《故鄉(xiāng)》。課堂上,教師在學生自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請學生提問題。
課堂上,這位老師用一句話就把這堂課要講的知識點說透了:“楊二嫂舉報了埋在灰堆里的碗碟后,就以此為借口,拿走了我家的狗氣殺。這件事情,反映了楊二嫂愛貪小便宜的心理?!边@樣一來,老師倒是省事情,但是,學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每句話的布局與安排,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了。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一契機,用幽默的語言引導學生讀課文,找理由。
這堂課的課堂氣氛始終是活躍的、積極的,我想其中的奧秘之一就是我運用了降用詞語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學語言具有幽默感。學生既享受到了快樂,又習得了知識和能力。
四、一語雙關(guān) 在領(lǐng)會中創(chuàng)造幽默
所謂雙關(guān),就是利用語言的多義、同音或諧音來同時表達兩種不同的含義,讓對方在領(lǐng)會中產(chǎn)生回心的微笑。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時也可利用雙關(guān),含蓄地告訴學生他們的缺點,讓學生在會心一笑中受到教育。
有一次默寫古詩,我請了一位同學到黑板上來默寫。該生刷刷地很快就把黑板寫得滿滿的,字寫得非常大,引得其他學生都笑了起來。該生看著自己的“書法作品”亦頗有得意之色。我馬上示意同學們靜下來,然后對這位同學說:“雖然你完全默對了,可是你的字實在是太難看了,而且你似乎還對自己的字很得意?!庇谑沁@位學生似乎有些不服氣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事后,我仔細思考了一下,如果當時我能用這樣的語言進行點評:“這位同學的默寫全對了,但是‘字高字大’(自高自大)就不太好了!”我想這位學生可能會更易接受。
如果我們能針對學生在作業(yè)中所暴露出來的思想缺點,運用“雙關(guān)”的手法,含蓄委婉地表示自己的看法,那么學生自然會在思而得知的笑聲中受到教育。
教師的教學語言有別于人們的日常交流語言,也有別于電視、電影、戲劇的臺詞語言。它是一種融啟發(fā)性、知識性和藝術(shù)性為一體的語言。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一定要追求規(guī)范性,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語言才會產(chǎn)生吸引學生的魅力,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果能在規(guī)范的基礎(chǔ)上,又具有一定的幽默感,那么學生將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師生心靈彼此接納,進而突現(xiàn)“傳之以心,授之以意”。課堂也將更加充滿智慧,充滿生機,充滿靈動……
參考文獻
做一個充滿靈性的語文教師[J]. 鐘淑娟.教育現(xiàn)代化. 2017(05)
(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城關(guān)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