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雯
摘要:有效教學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習使學生獲得發(fā)展和提高,能夠維持、促進學生主動的學習,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并能為其終身學習服務的教學。本文對教學有效性的概念進行了闡述,并且從五個方面來論述如何提高語文學科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語文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一、教學有效性:
“教學有效性”是教師遵循教學的規(guī)律,通過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成功引起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生能夠獲得具體的發(fā)展和進步的教學活動。研究者認為這里的"有效"包含了幾個層面的含義,即:教學效率、教學效益、教學效果。關于教學效率,強調在一定時間內,盡可能使教學效果最大化,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教學效益則更多地強調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是否符合社會和個人的需要。而教學效果是指教學結果中與預期教學目標相符的部分,重點考察學生。因此,有效教學是融教學效率、教學效益、教學效果于一體的,并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教學觀。
二、如何提高語文學科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向前和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現在社會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因而,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永遠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那么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 一)備課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在上課前,要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學生和教師需要做到充分、完善的準備工作,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進行備課過程前,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其學習需求,有計劃地進行備課。例如,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目標:掃除字詞障礙、學習新字詞、對課文做到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結構、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等等。從而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以此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現代多媒體技術引入了語文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課件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已成為當前語文課堂中的一種普遍現象。例如在講授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時,為了加深學生對這首詞的記憶與理解,更好地突出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播放這首詞的朗誦音頻。當學生聆聽完朗誦以后,教師再結合這首詞的有關創(chuàng)作背景,對學生進行必要介紹。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多媒體課件教學環(huán)境的熏陶下,快速融入所描寫的情境。可見,語文教師更多運用現代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可為語文課堂教學實現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 三) 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在中學階段,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這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提升學生主動去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意識。例如在學習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文中前部分的情況讓學生設定于勒叔叔回國的情景。假如于勒叔叔真如信中所說,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那主人公的家庭會是什么樣的一種感受? 又假如于勒叔叔回國時并沒有多大的成就,那樣他們是否還如此期望他回國? 讓學生思考功成名就和親情哪種成分更勝一籌。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針對文本,以多元化的方式開展教學。
在以往的語文課堂中,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無法吸引學生關注課堂教學。因此,教師需要以多元化的方式開展教學。如角色扮演這一方式目前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廣泛使用,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對人物思想感情可以進行深入的感悟。例如,在教學《范進中舉》時,教師可以對文章進行朗讀,使學生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清晰的了解,繼而選擇角色分別進行扮演,對這一荒唐的鬧劇進行再現。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可以對文章主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因此,語文教師在面對題材不一的文本時,要以多元化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
(五)學生為本,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有研究表明,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學習知識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快樂教學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終極目標。然而,現實情況是學生對學習產生不了興趣,每天都是在監(jiān)督下完成學習任務,沒有主動性的同時也就沒有了快樂,致使語文教學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所以說,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勢在必行,從而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寬松有度的課堂環(huán)境,不僅提升了教學質量,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一旦教師將課堂變成了師生平等的樂園,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分享獲得知識的喜悅時,自然使學生的精神更加鼓舞,學習語文的主動性更加強烈,學習成績也必將會得到提升。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全面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更加重視備課,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利用好多媒體技術,運用多元化的方式開展教學,使學生可以在良好的情境中開展學習。除此之外,還要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扮演好本身的角色。作為一個好的組織者、盡責的引導者,不僅要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由地學習,更要有效地提升課堂的效率,使得學生的學習不斷進步,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及自身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唐軍.探析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J].考試周刊.2021,(40)
[2] 盛其玲.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學周刊[J].2021,(17)
[3] 王福平.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芻議成才之路[J].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