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促使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工作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工作的水平,要求教師引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緊密結合相關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和英語的讀寫課程緊密融合到一起,并且參考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設計出科學、可行的英語讀寫課程教學方案,旨在幫助學生理解西方文化,收獲更多的英語知識。本文首先闡釋課程思政的內涵;其次,分析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學英語讀寫課程教學工作中的必要性;最后,制定出基于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英語讀寫課程教學設計的策略,以期能夠給予大學英語從教人員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課程思政理念;大學英語;讀寫課程;教學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8-00-02
近些年以來,雖然我國高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速度變得越來越快,但是從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情況而言,依然顯現(xiàn)出與其他專業(yè)課程嚴重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在教學工作當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變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實際上,高校屬于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作為重要的課程之一,英語讀寫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為提升學生英語讀寫水平,教師可以利用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設計出適合的教學策略,在激發(fā)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同時,確保英語讀寫課程教學工作的質量。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與目標闡釋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
一般來說,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對于思政課程而言,主要針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課程。通常情況下,高校進行人才培養(yǎng)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涵蓋了眾多不同類型的課程,如《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等。所謂課程思政,針對的不是一門課程內容,而是全新的教育思想。具體開展的過程當中,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到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當中。具體來說,在高校當中的全部課程均可以發(fā)揮出知識講解、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借助此種措施,能夠有效規(guī)避思政課程在教學過程當中形成孤島化的情況,使所有的教師均參與到課程思政的教育工作當中,逐步形成系統(tǒng)的課程思政教育制度。對于大學英語教學工作而言,需要科學利用課程思政理念,合理設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便凸顯出英語教學內容的人文性、思想性等優(yōu)勢特征,增強英語教學工作的整體效果,有助于確保英語教學的質量[1]。
(二)大學英語讀寫課程思政目標
首先,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應用技能,通過讀寫課程,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翻譯能力。要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進一步豐富語言知識。其次,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提升。在教學中要注重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之間的對比,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學生能夠對英語國家的文化更加包容和尊重。最后,促進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教師應注重提煉英語的人文價值要素,將其融入德育教學,將學生打造成為復合型的人才。
二、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學英語讀寫課程教學工作中的必要性分析
從當前的高校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狀況而言,呈現(xiàn)出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大部分英語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時候,均會參考課本中的英語詞匯、語法等知識,在科學分析課文結構之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聽、說、讀、寫等各項訓練。與此同時,還有教師在英語教學內容中融入較多西方文化,結合不同的西方節(jié)日與風俗習慣,與我國形成對比進行科學分析。但是,教師運用此種教學方式容易造成學生過度崇洋媚外,認為外國的東西最好。高校只有正確引導大學生的三觀,才能完成人才培養(yǎng)的工作任務。實際上,現(xiàn)階段,大部分高校都顯現(xiàn)出制度化性質方面的不足。比如,很多高校會在一些知名國際報刊上面發(fā)表相關文章,注重國外大學的文化學歷等[2]。為此,從我國高校教師的角度而言,應該積極開展反思工作,及時處理高校英語讀寫課程教學工作當中出現(xiàn)的不足,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有利于構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人員隊伍。對于英語讀寫課程來說,要求教師合理利用其中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并且充分發(fā)揮出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良好作用,既增強了大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其愛國主義精神,也達到了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目標。
三、基于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英語讀寫課程教學設計策略
(一)加大對微課教學方法的應用力度,融入更多的課程思政教育內容
進行高校英語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加大對微課教學方法的應用力度,融入更多的課程思政教育內容。通過借助微課這種教學方式,引入更多思政教育方面的內容,充分挖掘出英語教材當中的文化元素,并且和當前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相契合。與此同時,利用微課教學,不但能為學生講解相關英語知識和技巧,而且也帶給學生思想上的啟發(fā)和幫助,在潛移默化當中對學生形成積極的影響,并及時改變大學生的錯誤思想,真正攻克思政教育缺位的難題,增強英語讀寫教學工作的效果。
鑒于大學英語教學擁有一定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特征,不但能夠訓練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深入掌握外國社會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增強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實現(xiàn)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延續(xù),進而提高整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大學生在學習外國文化的過程當中,要求教師為其進行詳細的介紹,同時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對比,提高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讓學生系統(tǒng)掌握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分析中西文化之間存在的差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由此可見,大學教師在英語讀寫課程教學中注重合理應用微課教學方法可謂十分關鍵,有助于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幫助其深入理解相關英語知識。所以,結合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規(guī)定可知,教師應該提高對相關微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引入多樣化的課程思政教育內容[3]。一是可以將有關語法、修辭以及詞匯等方面的內容融入教學方案當中。二是根據(jù)英語教材中的內容,需要引入更多的中西文化,并且以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主。三是在英語教學內容當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其中可涵蓋愛國主義精神、艱苦樸素、文明和諧、無私奉獻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不僅對學生提高自身的素質有所幫助,而且便于其形成科學的三觀,更能加強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熱情。
(二)構建課前良好教學情境
大學英語讀寫課程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需要教師構建課前良好的教學情境,緊密結合不同單元中的主題內容以及中心思想,融入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應為學生合理設置相應的課前預習作業(yè),并且指導學生參與調查探討與PPT制作等活動中,便于學生迅速融入相應的英語教學情境,能夠對后續(xù)的英語讀寫課程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4]。例如,某高校英語教師為學生講解《大學英語Ⅰ》“The Doctor's Son”課程內容的時候,可使學生了解到年輕人進行成長的時候對父親呈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變化情況,主要包含了崇敬、討厭以及和解等不同的時期,最終加深了對父親的感情,表明了父母帶給子女的愛是最偉大且無私的。在此過程當中,教師應緊密結合此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Growing Up”,為學生展示出相關視頻資料,然后向其提出相關思政問題:“Why have we changed our attitudes towards our parents since adolescence?”由此使學生對視頻的內容進行熱烈地探討,深入掌握原文的主題思想,以便充分發(fā)揮出課程思政教育方式的良好作用。
(三)科學運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為了增強大學英語讀寫課程教學工作的效果,教師應該科學運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方式,并且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充分體現(xiàn)出翻轉課堂的功效。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學習之前,科學運用教師發(fā)放的相關資料,實現(xiàn)自主學習。當學生出現(xiàn)疑問的時候,可以在英語讀寫課堂中向教師進行請教,由教師為其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一是教師可以應用線上和線下有效融合的教學方式,摒棄舊的教學形式,凸顯出學生在英語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二是學生通過開展自主學習以后,不僅能夠了需要學習的英語知識,還能和其他學生進行討論。教師也可以依靠線上線下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訓練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5]。三是教師主要借助云平臺開展大學英語線上教學工作,讓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并且深入進行思考,實現(xiàn)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引導學生大膽發(fā)言,說出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四是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英語讀寫學習狀況,確保制定的教學策略更具有針對性,提升整體教學的效率,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翠波,趙心怡,李敏德.全人教育理論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J].長江叢刊,2020(5):150-151.
[2]宋歌,王明浩,劉曉燕.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初探——以“TheDoctor'sSon”一課為例[J].科技風,2019(35):66.
[3]盛暉,趙新宇,孫紅麗.淺談課程思政理念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第一冊第四單元為例[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20,167(131):108-111.
[4]董思思,張馨月,李明輝.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路徑——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三版)》為例[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0,34(4):104-107.
[5]宋春霖,王麗華,趙德貴.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構建[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20):169-170.
(責任編輯:張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