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飛
摘要:通過開展地理實踐能力的教學,教師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即運用實驗驗證個人想法的能力,而且還能增強他們的地理思維能力,使他們的思維更具有邏輯性、想象力以及思維性?;诖?,筆者注重從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角度開展初中地理授課。
關鍵詞:初中地理;實踐能力;教學策略
地理實踐課程包含多項內容,比如,繪制地圖、演示實驗等。教師需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靈活開展不同的地理教學實踐課程,不僅讓學生融入實踐課程中,鍛煉他們的思考能力,而且使他們逐步掌握地理學習的規(guī)律,增強他們綜合理解地理概念認知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一、開展地理制作,增強學生經(jīng)緯線掌握能力
對于才接觸地理知識的學生而言,他們在很多知識的學習中易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知識點的混淆、抽象知識學習困難等。針對這種狀況,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在了解地理知識的內容的基礎上開展地理制作教學,讓學生運用生活中的工具完成相應的地理制作,即讓他們在實際的工具制作過程中更為直觀掌握相應的地理知識。筆者注重從增強學生地理經(jīng)緯線掌握能力入手。
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很容易混淆經(jīng)緯線概念。對此,教師讓學生親自制作地球儀,加深對經(jīng)緯線知識的認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從熟知、制作地球儀以及回答問題三方面講解此部分內容。在熟知地球儀時,教師運用多媒體介紹地球儀,著重介紹其中的經(jīng)緯線、晨昏線,還有地理標識的識讀。在制作地球儀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尋找與地球相似的生活物品,在此物品上勾勒經(jīng)緯線。在問題的設置時,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指出地球上的經(jīng)緯線。
2.畫出中國經(jīng)緯線的大概位置。
3.指出地球儀上的晨昏線。
教師展示一位學生的成果。小陳說:“我將籃球看成是地球。豎著的線是經(jīng)線,橫著的線是緯線……”教師讓學生制作小工具,既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又提升他們的經(jīng)緯線掌握能力,獲得良好地理制作教學效果。
二、構建實驗課堂,提升學生地理知識理解力
很多地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對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采用實驗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實驗中加深對地理知識理解的同時,讓他們感受地理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提升,增強初中地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在講授“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引入實驗教學的方式,設置相應的物品,讓他們運用這些物品模擬地理現(xiàn)象,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為此,教師注重從準備工具、提出問題、開展實踐、組織探討四個角度解析。在工具的準備上,教師在課堂拿出如下的工具:沙子(模擬黃土)、泡沫(模擬地表)、樹枝(模擬樹木)、水、橡膠墊等。教師提出問題如下:請仔細分析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是什么?能否運用上述工具模擬其中的實驗,證實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正確性?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關注學生的實踐狀況,并結合他們的表現(xiàn)給與相應的指導,在規(guī)范學生操作的同時,讓他們的知識理解更具有科學性。在組織探討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小陳的實驗模擬最具有代表性。他將兩個大小相同的泡沫放在桌子上,放上同等數(shù)量的沙子,并在其中一個泡沫上墊上橡膠墊。在此之后,他分別用等量的水先后向泡沫上沖,觀察沖下的沙子數(shù)量,由此得出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之一為地勢的結論。教師運用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同時,更為直觀地掌握地理知識,提升實驗教學質量。
三、實施地理繪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習中最為重要的語言形式。初中地理教師讓學生學會運用相應地理的繪圖語言的同時,使他們通過繪圖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促進學生思維能的提升。在本文的論述中,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運用地理要素以及個人的思維想象力兩個方面。
在講授“七大洲四大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學生掌握此部分知識后,一方面讓他們運用地圖知識中的“工具”“比例尺”“圖例”自主設計地圖,另一方面讓他們在介紹地圖各大洲時盡可能多地運用個人頭腦中的地理知識。為了讓學生的思維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教師讓學生在圖示中做出代表各大洲的事物。在學生的成果展示中,教師發(fā)現(xiàn)有學生在電腦上學會了“一筆畫世界”;有的學生運用企鵝表示南極……總之,他們已經(jīng)學會運用比例尺繪畫各個州的大小。在地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繪制地圖,并將所學知識“搬”到地圖上,使他們在掌握地圖繪制技巧,增強想象能力的同時,增強他們地理知識學習的系統(tǒng)化、層次化,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重視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同時,更應結合實際,從地理教學的目標入手,構建具有執(zhí)行性、趣味性的理課堂,讓他們真正結合問題以及條件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地理實踐,培養(yǎng)他們的地理學習自信,獲得良好的初中地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少鳴.例談初中地理學生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11).
[2]林葉彬.淺議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