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丹 李曉旭
摘? 要:在微時代背景下,微課這一新興的教學模式逐漸開始流行中小學教學中,由于微課針對性強、教學時長短,在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學習內容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仍然還有一部分教師對于微課教學不了解,為此本文重新梳理微課教學的內涵,并論述了微課應用課前、課堂以及課后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豐富高中數學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數學;微課
在當前的互聯網社會中,信息的交換頻次越來越快,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的微應用涌入了社會大眾的視線,整個社會似乎進入了一個微時代。微應用的快速發(fā)展給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的變化,同時也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微課作為微時代的產物,一經使用后便火速在校園里推廣。許多學校都開始對教師進行微課培訓,雖然許多教師在接觸微課時感覺很陌生,但實際上,已經有部門教師在課堂上使用過微課教學,知識沒有進行系統(tǒng)化的總結。為此本文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對于微課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應用進行了論述。
一、“微課”的概述
微課又被稱為微視頻教學,一般是針對特定的知識點設計的教學視頻資源,通過視覺教學的方式來展現其中的重難點內容,比如說實驗、活動等。因此微課教學的核心是教學視頻,同時還包含了相應的微課教學設計、習題資源以及微課反思等,內容少,信息量大,十分容易傳播,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總的來說,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進行教學具體的意義主要提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突破教學重難點,微課教學時長短,視頻的內容主要是反映一個知識點,將復雜的數學理論轉化成為直觀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微視頻,加深重難點知識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微課教學內容可以向課外知識進行擴展,比如公式的由來,數學家的故事等等,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課前預習,引發(fā)學生感性思考
將微課應用到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中,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課堂的知識點能夠形成良好的認知,從而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形成認知遷移。在課前的微課視頻中,一般都是將教材的抽象知識還原成為現實的生活現象,引發(fā)學生對于生活現象的思考,從中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另外將微課應用課前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提升了課堂講解的時間,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比如教學“橢圓”,在課前的微課內容設計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相應的學習內容。比如在視頻內容中導入行星、衛(wèi)星等運動軌跡,引發(fā)學生思考。然后進一步結合天體運動的視頻內容導入學習的內容,“焦點”“曲線”“距離”“常數”“點的軌跡”等概念,然后自主梳理圓錐曲線的相關知識,同時設計一些簡單的概念習題,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
(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理性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主要是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微課時長短、針對性強,而高中數學重難點知識內容較多,通過微課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來簡化教學的難度,是一種可行的教學手段。相比傳統(tǒng)教學,在圖像方面、習題內容方面、知識點總結和概括上,微課教學都比板書更加高效。比如在教學定義域時,結合定義域的求法設計了一則微課視頻
1.教學目標:掌握求函數定義域的兩種常見題型
2.微課制作(6min)
(1)采用繪聲繪影軟件制作《函數定義域求法》制作微課。
(2)片頭30s內:在一些不是具體函數的題型中,我們應該怎么求解函數的定義域呢?這節(jié)課主要講了兩種解法。
(3)正文講解4min左右:
①明確概念:a.函數f(x)定義域指的是x的取值范圍;b.函數f[μ(x)]定義域求的是x的取值范圍;c.同一對應法則下,f(a)、f[μ(x)]、f[t(x)]中,a、μ(x)、t(x)取值范圍相同;
②例題講解
例1已知f(x)定義域是(1,2],求f(x+1)定義域
解析:已知f(x)定義域是(1,2],則1<x+1≤2,即0<x≤1。
例2已知f(x+1)定義域是(1,2],求函數f(x)的定義域
解析:已知f(x+1)定義域是(1,2],則1<x≤2,即2<x+1≤3。
(4)微課練習
已知f(x+1)的定義域是(-1,3],求函數f(2x-1)的定義域。
(三)課后練習,促進學生思維提升
微課還可以應用于課后的教學當中,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的知識點,拓展學習的內容。具體如下所示:
一是微課是課堂內容的延伸,比如正弦定理,在課堂上教師基本上是沒有時間提供正弦定理的其他證明方法,但是在課后中,教師可以給學生發(fā)放相應的微課視頻,總結幾種典型的證明方法,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是微課課堂內容的有益補充,一般來說高中數學教學時間是比較緊湊的,教師難以在課堂上將知識點內容方方面面的都講全,比如“已知點M(x,y)與兩個定點O(0,0),A(3,0)的距離之比為1:2,那么點M的坐標應滿足什么關系?畫出滿足條件的點M所形成的曲線”。這道題經常在考試中考,問題的背景是阿波羅尼斯圓問題。由于平常的教學任務較重,課堂上難以抽出時間來學習,因此在教學時將這道題講解過程制作成為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后學習非常必要。
三是利用微課在課后統(tǒng)一回復學生的問題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許多學生在課堂學習后,沒有進行及時鞏固,容易忘記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因此在微課教學中可以將這些知識內容制作成一個微課視頻。另外對于學生的遇到的難題以及易錯點也可以制作成為一個微課視頻,可以借助于微課進行統(tǒng)一的回答。
結語
總的來說,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需要結合學生具體的學情,針對學習的難點,錄制成視頻教學資源,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重難點。希望廣大的教師能夠開發(fā)更多的微課資源,促進微課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其松.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 2020(01):21-21.
[2]邵瓊. 基于微課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20,215(10):113-115.
[3]張靜.網絡學習空間環(huán)境下高中數學微課應用的探究與實踐[J]. 讀與寫(上,下旬), 2020, 017(003):145.
[4]陳曉燕.淺談高中數學微課教學設計與制作的重要性[J].新一代:理論版, 2020, 000(004):179.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學院[1],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學[2],湖南? ?永州? ?4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