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來忠
摘 要:牛頓第二定律在整個物理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與動力學進行結(jié)合的問題是高考中的必考題目,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重難點。諸多學生在面對相關題目時往往無從下手,不知所措。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與動力學結(jié)合的常見題型,總結(jié)出解題時需要抓住牛頓第二定律與運動學之間的橋梁——加速度,無論是知道物體的受力情況還是運動狀態(tài),只要求出加速度,就可以根據(jù)對應的公式進行分析,從而解決問題。
關鍵詞:牛頓第二定律;動力學;應用
一、背景
牛頓第二定律在整個物理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夠解決眾多物理學問題,而運用該定律解決運動學中的相關問題,則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題[1]。但是通過總結(jié)每年相關的高考題目發(fā)現(xiàn),學生這一類型題目的得分并不理想,因此根據(jù)相關題目探索出解答此類問題的方法就顯得十分有意義[2]。
二、實際應用
在相關的考題中,題目中一般都會給出研究對象的運動狀態(tài)或是受力情況,當題目中給出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時,可以通過牛頓第二定律求得研究對象的加速度,知道加速度后,就可以根據(jù)相關的動力學公式求出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當題目中給出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時,解題步驟則與上述方法相反,首先利用相關的動力學公式求出其加速度,在解得加速度的基礎上再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對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
例1.如圖1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小車,一直桿固定在小車上,在桿的頂端有與豎直桿夾角為θ的斜桿,斜桿的下端固定有質(zhì)量為m的小球,斜桿對球的作用力為F,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有(? )
A.小車靜止時,F(xiàn)=mgsinθ,方向沿桿向上
B.小車靜止時,F(xiàn)=mgcosθ,方向垂直于桿向上
C.小車向右做勻速運動時,一定有F=mg,方向豎直向上
D.小車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一定有F>mg,方向可能沿桿向上
解:當小車靜止時,小球只受到重力作用和桿的拉力,此時小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可以得到小球的重力與桿的拉力達到平衡,根據(jù)平衡時的受力條件,可得到兩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F=mg,方向應為豎直向上,而不是沿桿向上及垂直于桿向上,故選項A、B錯誤。當小車做勻速運動時,根據(jù)做勻速運動時的條件可得,此時小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上述分析,平衡狀態(tài)下斜桿對球的作用力F=mg,方向豎直向上,故選項C正確。當小車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小球的受力分析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得到,斜桿對球的作用力F的一個向上的分力與重力平衡,所以F>mg,而方向則由合力的大小決定,方向可能沿桿向上,故D正確。所以正確答案為C、D。
例2.如圖3所示,有一傾角θ=30°的光滑斜面,與粗糙水平面的接點為B點,現(xiàn)將一小滑塊從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釋放,最終停留在水平面上的C點處。已知A點的水平高度h=0.8 m,B、C間的距離L=2 m(滑塊經(jīng)過B點時,速度不變,g取10 m/s2),求:
1.滑塊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vm;
2.滑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解:1.根據(jù)題意,對滑塊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其運動路程可以分為兩段:光滑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由于只受重力影響,在光滑斜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到達水平面后,由于動摩擦力的存在,滑塊開始做勻減速運動。分析可得,當滑塊在光滑斜面最低端,即將進入水平面即B點時,達到最大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F=ma,可得mgsin30°=ma1,得到a1=5 m/s,根據(jù)公式[vm][2]=2a1x,其中x=,h=0.8 m,代入得vm=4 m/s,即滑塊的最大速度vm=4 m/s。
2.由于水平面粗糙,滑塊經(jīng)過時會產(chǎn)生動摩擦力,因此滑塊在粗糙水平上做勻減速運動,當滑塊速度降為0時,剛好處于C點,如果將滑塊在粗糙水平面上的加速度設為a2,根據(jù)公式v2-[vm][2]=2a2L,將v=0 m/s,vm=4 m/s,L=2 m代入,可解得a2=-4 m/s2,“-”代表運動方向與受力方向相反,即此時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4 m/s2。將a2=4 m/s2代入牛頓第二定律μmg=ma2中,可得μ=0.4,即動摩擦因數(shù)μ為0.4。
三、結(jié)語
牛頓第二定律在運動學中的應用是常見的考題類型,解題時需要抓住牛頓第二定律與運動學之間的橋梁——加速度。無論是知道物體的受力情況還是運動狀態(tài),只要求出加速度,就可以根據(jù)對應的公式進行分析,從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徐聿可.高中生學習和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主要困難及克服策略[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8.
[2]古煥標.牛頓第二定律在動力學問題中的應用[J].中學生理科應試,2018(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