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主題語境位于英語課程內(nèi)容之首。本文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8 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從明確主題語境、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展開主題語境和擴展主題語境四個環(huán)節(jié)分析探索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主題語境的創(chuàng)設和運用,提出教師應遵循主題語境的真實性、完整性和連貫性原則,使學生在圍繞主題展開的立體語境中學習知識,發(fā)展能力,體驗文化。
【關鍵詞】小學英語 主題語境 閱讀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 ?!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了主題語境在英語課程中的統(tǒng)領地位。良好的主題語境不僅能有效服務于課堂教學,而且能帶給學生真實、完整而有意義的身心體驗。
基于主題語境的英語閱讀教學,是指學生圍繞某一主題,在相關的語境中,根據(jù)語篇特點及類型,運用各種語言技能來獲取、分析、整理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進一步深入理解、運用語言,通過對文化內(nèi)涵的對比和探究汲取文化精華,體驗不同情感。然而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單純地照搬教材的情境,不善于創(chuàng)設真實、完整的語境,忽視發(fā)掘文本的隱性語境,使課堂機械化、模式化,使閱讀活動蜻蜓點水、浮于表面,嚴重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和發(fā)展。
語境的設計指向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深入解讀文本、立足教學目標、圍繞教學主題,創(chuàng)設并運用語境,通過教學目標的達成彰顯教學的成效。本文以筆者執(zhí)教的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8 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分析探索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主題語境的創(chuàng)設與運用。
一、明確主題語境,制定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與主題語境的第二大類——人與社會中的歷史、社會與文化的主題相契合,旨在幫助學生了解西方節(jié)日的語言文化知識,樹立跨文化意識。主題語境是西方傳統(tǒng)的圣誕節(jié)文化。Story Time板塊講述了Mike和家人在圣誕節(jié)前后開展的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活動,展現(xiàn)了西方人對圣誕文化的認同感以及節(jié)日傳遞出來的關愛與團聚的主題意義。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感知、體驗、理解文本內(nèi)容、探究主題意義、拓寬文化視野,并能用語言結構“first,next,then,finally”介紹一件事情的先后經(jīng)過。五年級學生對西方節(jié)日文化興趣盎然,并且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诮虒W內(nèi)容和學情分析,筆者將本節(jié)課定位為在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下,通過創(chuàng)設完整、真實、有意義的語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漸感知、體驗并熟悉西方圣誕文化的活動和內(nèi)涵,樹立跨文化意識。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設定為:
(1)能在創(chuàng)設的主題語境中深入理解文本,能理解、聽懂、會說、會用詞匯present、 Christmas tree、 stocking、 turkey、 pudding、 pretty、 first、next、then、finally 等。
(2)能在深入學習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根據(jù)板書嘗試復述課文。
(3)能遷移運用主要句型,在語境中介紹事情的先后步驟。
(4)能感受到西方節(jié)日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和深厚內(nèi)涵。
二、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激活參與熱情
有效的語境導入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英語學習狀態(tài),激活他們舊知的同時,了解與主題相關的背景,激發(fā)閱讀期待。好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一般都是圍繞課堂教學主題創(chuàng)設的語境,以活潑有趣的形式,把握“黃金”五分鐘,引導學生回顧已知的內(nèi)容以及經(jīng)歷過的場景,為學生的閱讀學習活動做好知識熱身和心理準備。
1. 營造立體語境,點燃學習熱情
小學生生性活潑,喜歡在直觀形象的氛圍中學習。課前,教師利用圖片、墻報、圣誕標志物(如圣誕樹、圣誕老人玩偶、圣誕長筒襪等)精心裝飾教室,循環(huán)播放各種歡快的圣誕歌曲。主題語境不言而喻,不僅營造出了濃濃的圣誕文化氛圍,還有助于點燃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期待。
2. 引入真實情境,激活已有認知
真實情境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而興趣又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學習與互動,體驗學習的快樂。恰逢上課當天是圣誕節(jié),教師直奔主題,問候學生圣誕快樂,隨后拿出一個禮物盒,引導學生猜測盒內(nèi)裝的禮物是什么。學生對未知的東西總是充滿好奇,特別想知道自己能得到什么禮物,于是積極參與猜測與交流。此環(huán)節(jié)師生對話如下:
T: Hello! Boys and girls,All of you look so happy today. Why?
Ss: Because its Christmas today.
T: Yes! What day is it today?
Ss: Its the 25th of December.
T: Thats is. Christmas Day is on the ?25th of December.We all like Christmas. Its so exciting. Merry Christmas!
Ss: Merry Christmas!
T: Who is very busy to deliver presents to children?
Ss: Father Christmas.
T: Good! What presents does he have in his big bag? Guess?
Ss: Candies/Chocolate/Christmas puddings/apples/turkeys...
教師巧借當天就是圣誕節(jié)這一時機,輕松創(chuàng)設自然的主題語境,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猜測禮物可能是糖果、巧克力、布丁、蘋果、火雞等學生熟悉的圣誕標志物。師生之間的交流不是簡單機械的一問一答,而是在真實的交流中傳遞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鼓勵,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會因為自己的語音或語法錯誤而感到膽怯。精美的禮物隨即引發(fā)了學生無盡的遐想與期待,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三、展開主題語境,建構文本意義
譯林版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Story time 板塊都圍繞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主題展開,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xiàn)較為真實、完整的語境。教師需要整體解讀教材,以學生為中心,以意義為中心,根據(jù)課堂教學目標展開、細化語境,充分發(fā)掘顯性和隱性的教材語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真實、自然的語境中感知、理解語言,最終實現(xiàn)建構語言和運用語言。
1. 利用圖片情境,提升概括能力
圖片情境是語境中的一個要素。形象鮮明的圖片能迅速吸引學生的眼球,幫助學生建構大概語義,為后續(xù)的閱讀進程降低難度。閱讀前,為了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文本的大概要義,教師呈現(xiàn)Story Time的四幅主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概括文本大意, 提供備選的有若干個詞組:go to the church, ?have a big lunch, dress up the tree, wait for presents, eat dumplings, go shopping。 在讀圖概括的過程中,學生能有效捕捉圖意,提高讀圖能力,初步建構文本呈現(xiàn)的主要框架和內(nèi)容, 從而為進一步的文本學習打好基礎。
2. 發(fā)掘留白語境,提升思維能力
譯林版英語教材每個單元 Story Time板塊的文本都圍繞主題展開,圖文內(nèi)外、字里行間都是絕佳的主題語境素材。如果教師不能在細微處捕捉、在空缺處補白,教材的主題語境就不能充分地為課堂服務,學生也無法敏銳地感知到圖文深處隱含的語境。比如,文本沒有提到Mike在什么場景、什么地點介紹家人的圣誕習俗,也沒有提到Mike向誰介紹,為了使文本語境更清楚明了,教師結合Mike一家的背景進行如下補白:“Mikes family always go back to the UK and celebrate Christmas. What do they do at Christmas? Mike would to share with his Chinese friends. ”再如,Mike在第一段提到了圣誕前人們通常去為朋友和家人購買禮物, 卻沒有展開購物的詳情。教師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回憶Mike及其家人的喜好,細化主題語境,設置語用任務: “If you were Mike,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Who is it for? ”
這樣的語境補白和細化不僅讓原本不夠豐富的閱讀教學情境有了更真實可信的依托,還可以讓學生跳出現(xiàn)有文本單一的語境,融會貫通整體語境,通過分析、概括文本內(nèi)容,有效促進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瞻前顧后”,深挖教材,將有限的教材情境合理地補白和細化,從而優(yōu)化閱讀教學的語境并增強語境的完整性。
3. 利用上下文語境,提升學習能力
利用上下文語境學習生詞是高效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學生深入文本閱讀時,教師應引導他們關注文本的整體語境,上下斟酌,并結合上下文語境的內(nèi)容猜測相關生詞的意思,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感和推理能力將會得到有效的發(fā)展,而且能養(yǎng)成根據(jù)上下文自主閱讀的好習慣。以文本第二段為例,教師呈現(xiàn)一棵沒有裝飾的圣誕樹,提問:How is the Christmas tree? Is it beautiful? What do they do to make the tree beautiful? 學生通過快速閱讀回答:They put some pretty things on the tree./They put some presents under the tree. 教師出示各種圣誕裝飾物,引導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理解pretty、put ...on、put ...under的含義,并讓學生上臺裝扮圣誕樹, 介紹步驟與方法,使其充分體驗新詞句并嘗試運用。學生在體驗文字語境的同時感受真實情境,使原本平淡枯燥的單詞學習變得真實而有意義。
四、擴展主題語境,提升綜合能力
主題語境應保持完整,前后一致,使教學過程自然、流暢。創(chuàng)設的情境如果是多個,則應圍繞一個主題,形成一個整體語境。因此在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教師順著主題語境進行擴展,并加以運用。閱讀后,教師根據(jù)文本人物和信息進行了續(xù)編,讓學生在鮮活的主題語境下運用first、next、then、finally描述一件事情的先后經(jīng)過。再構的文本如下:
We always visit grandparents On Christmas afternoon. Everyone has a present for them. Tim has a special one. He wants to be a Father Christmas and gives them a big surprise.
Tim: I want to be Father Christmas. First, I put on a Christmas hat. Next, I put on a big beard. Then, I put on red clothes. Finally, I put on big boots.
What a big surprise! We have a great time with family.
教師拓展與主文本主題一致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完整、連貫的語境中運用語言,既可以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又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促進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主題語境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環(huán)境,是英語課程的首要內(nèi)容,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線索。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以意義為重心,努力創(chuàng)設真實、完整的生活語境,合理運用顯性、隱性的教材語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建構語言,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在主題語境的帶動下,使學生能如魚得水,學有所樂,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李吉林與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韓秀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的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