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輝
摘 要:口語交際能力包括交際過程中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概括、歸納等思維能力,還包括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能力、創(chuàng)造力等,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重視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內容,利用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口語交際信心,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能力培養(yǎng);教學理念;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2-0058-02
口語交際能力是與人交往的基礎技能,但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還比較小,與人交往的機會也比較少,只能通過在學校學習培養(yǎng)與人溝通的能力。加強口語交際能力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場合運用合適的語言與他人進行溝通,也能夠給予學生積極表達自己意見和看法的勇氣。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只有讓學生多感官參與到活動中,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本文分析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提出語文學習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原則
1.口語交際理性化
口語交際是雙方聽說互動的重要過程,也是信息面對面?zhèn)鬏數(shù)倪^程,聽說的角色也在不斷發(fā)生轉換??谡Z交際不同于單純的說話,只有自己對對方所傳遞的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并且做出相應的反饋,才能提高口語交際水平。學生日常的溝通與表達仍處于非常簡單的狀態(tài),教師應加強口語交際理性化培訓,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口語交際技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口語交際的基礎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到的知識比較簡單,思考也比較淺顯。為此,這個階段的口語交際教學要求學生具備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并且與他人進行準確的溝通,從而促進學生之間彼此合作,使學生能夠把握交際的尺寸。
3.口語交際主動化
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交際活動中,使他們誠實守信、平等相待、互相尊重、靈活變通,保證表達的邏輯性,做到口語交際社會化、個性化,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表達能力,就要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發(fā)展需要,鼓勵學生主動表達,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二、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重視,作為課堂的主宰者完全掌控教學內容和教學節(jié)奏,只是按照教學大綱進行課堂教學。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很少參與課堂,只通過死記硬背加強詞匯積累,不明確詞匯的具體用法,也沒有機會進行實踐,很難活學活用。這樣的課堂,不僅枯燥、沉悶,還嚴重影響教學效率。這就需要教師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加強對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明確認識到提高學生溝通能力對學生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性,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踴躍參與課堂互動,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直率勇敢的性格。
2.重視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內容
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內容的實用性。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非常適合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練習,教師根據(jù)教材中給出的口語交際內容展開教學,不僅能夠與學生學習的其他知識進行融合,還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活學活用,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另外,利用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口語交際教學,也能夠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學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準備自己的對話內容,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時,學生就能夠更加自信、流暢地回答問題。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準備周全能夠給他們更多的自信,使他們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3.利用情境教學法開展口語交際教學
學生年齡較小,在課堂中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而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過于枯燥無味,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談不上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時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與生活貼近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對話練習。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幾人一組,練習之后在班級進行表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跟著情境進行思考。教師可根據(jù)教材要求的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表演中練習說話,讓學生在角色表演中設身處地,想說就說,使學生的心靈獲得愉悅。這樣的口語交際訓練,不僅可以減少學生對口語交際訓練的恐懼感和抵觸情緒,而且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自由發(fā)揮,暢所欲言,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4.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給予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性格特點、表達能力進行深入了解,多維度對學生進行評判,讓口語交際能力較強的學生與口語交際能力較弱的學生一組,使學生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標,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提出學習任務和討論要求,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得出結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提出問題,保證問題具有代表性和討論的意義,并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囊龑В岣吆献鲗W習的質量。在合作學習時,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配合度不高、討論不積極的情況,必須及時調整策略,避免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5.幫助學生樹立口語交際信心
學生只有具備了口語交際信心,才能想說、敢說,并在不斷表達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為此,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積極引導的功能,幫助學生樹立口語交際信心。其實很多學生往往想表現(xiàn)卻又怕出錯,而怕出錯即是怕受到教師的批評。因此,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應多采用鼓勵性話語,即便有的學生說得確實不好,也要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他的進步,并給予鼓勵。教師還要把口語交際訓練擴展到各項活動中,隨時隨地開展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在不斷進行口語交際的過程中消除心理上的恐懼感,使他們敢于用自己的話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6.因材施教
學生年齡較小,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較大,不論知識基礎還是性格特點都存在區(qū)別。但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都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沒有針對性,對于不同學生的掌握情況也并不了解,這就使得學生很難取得進步。開展有針對性的口語交際訓練時,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性格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他們能夠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對于那些性格活潑但不愿意學習的同學,教師可讓他們多參與一些課上互動,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積累知識,同時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那些不愿意表達的學生,教師可讓他們與那些積極的學生組隊,調動他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對于那些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時常加以鼓勵,指出他們的優(yōu)點,讓他們成為班級學生的學習榜樣。
三、結語
總之,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因此教師要明確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重要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講述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豐富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并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逐漸提高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毛菊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四部曲”[J].語文教學通訊,2019(12).
[2]張海臣.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09).
[3]丁瑩.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J].語文建設,2016(32).
[4]陳祖正.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01).
[5]李冬艷.低年級有效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9(12).
[6]袁定蓉.鏈接學生生活 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三上“名字里的故事”口語交際教學[J].小學教學設計,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