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啊龍
摘 要:批注式閱讀作為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诖?,文章先分析批注式閱讀的內涵,闡述對批注式閱讀教學的思考,最后是對批注式閱讀教學的探索,一次批注助理解、一次批注促思考、三次批注助“入心”,從而達到借“筆下留痕”,助“閱讀入心”的閱讀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批注思考;一次批注;二次批注;三次批注
眾所周知,閱讀對人的一生具有重大影響。在小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中,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影響。小學語文課標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一些高效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而批注就是其中的一種,也是一種常見的閱讀方法。
所謂批注式閱讀就是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深層次地理解文章。在分析、描述、探索的過程中,歸納、總結、反思文章的語句、段落、層次結構、情感描述等等?,F階段,批注式閱讀教學被廣泛運用到閱讀教學中,深受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青睞。
一、 批注式閱讀的內涵
早在古代,批注式閱讀就已存在,其在當時被稱之為評點,是古代文學中特有的一種批注方式。這種方式從唐代開始興起。在現代,我們將這種評點方式稱之為批注式閱讀。
關于批注式閱讀的概念,中國閱讀鑒賞研究會理事孫立權認為:“這是一種含有中華文化意蘊的閱讀方式,其特點主要是‘意隨文生,‘意就是指批注,‘文就是指文本?!背酥?,我國其他學者也研究了批注式閱讀的概念,筆者在這里不再贅述。
二、 對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思考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雖然指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如何真正發(fā)揮批注式閱讀的作用,提高閱讀教學效果仍值得探究筆者認為必須從這幾個方面抓起:
(一)統(tǒng)一批注形式
通常情況下,批注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文字批注,一類是符號批注。小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對于一些生字、難以理解的詞句,或者優(yōu)美語句、段落,可以采用符號批注。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統(tǒng)一批注形式。比如,用“”標注不理解的句子與詞匯;用“○”標注生字;用“”標注優(yōu)美語句、段落;對于自己所思考的內容,可以在旁邊空白處將自己的感悟寫下來。
(二)選擇合適的批注方法
每篇文本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在批注的時候,也要根據其特點進行。說明文、散文、敘事文、議論文、詩歌等文體不同,學習側重點以及批注重點也各不相同。
比如,在說明文中,批注要從說明對象、說明語言、說明方法這幾個方面進行,將文章中的重點語句和詞匯標注出來,并以此體會文章的嚴謹性;在議論文中,批注重點就是論點、論據以及論證,讓學生通過這三個方面搞清楚文章的邏輯關系,從而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在詩歌作品中,批注重點就是語用,從而讓學生掌握文章的整體結構、作者所采用的寫作方法以及修辭手法。
(三)培養(yǎng)學生批注閱讀的習慣
提升學生批注能力需要較長的時間,教師的引導方式和學生的知識量、閱讀水平、學習能力會對他們習慣的養(yǎng)成造成極大影響。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批注式閱讀能力的時候,教師要循序漸進,抓住課堂活動讓學生多練習,讓學生有效掌握批注方法,切記操之過急。在課外閱讀中,教師引導學生要采用課堂中所學習的批注方法進行閱讀。這樣,不僅提高了閱讀效果,而且學生的知識積累量、課外閱讀量得到了有效豐富,閱讀方法也得到進一步鞏固。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在課堂閱讀中培養(yǎng)了批注式閱讀能力,而且還可以在課外閱讀中復習、鞏固批注式閱讀方法,真正實現借“筆下留痕”,助“閱讀入心”。
三、 對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探索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各自與文章的對話在前,教師與學生之間以文章為中介的對話在后,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延伸?!庇纱丝梢?,閱讀教學是一個層次性的教學過程。因此,我在批注式閱讀教學中也分層次進行,具體劃分為三個層次。
(一)一次批注助理解
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在開展文本閱讀的時候,就可以進行一次批注。在第一次閱讀課文的時候,主要是對課文大意進行梳理、概括,理清整體結構。小學生在初次看到文章的時候,不認識文中的生字,以及不理解個別語句,這個時候,他們就要用文字或者符號將這些生字以及語句標注出來。同時,在初次閱讀時,要對課文中的人物、事件、結果有一定掌握,而這也就需要學生用符號將這些內容標注出來,并用文字進行說明,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例如,在教授《琥珀》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進行批注的:
首先,將文中的生字和新詞用紅色的筆標出來。如,有的學生將“颯颯”“嗡嗡”“滲出”標了出來,有的學生將“腐爛”“澎湃”“黏稠”標了出來。然后,讓學生查閱字典或借助生活經驗,自主理解詞語的意思。我再引導學生對其歸類,了解哪些是擬聲詞,哪些是動詞。其次,把課文中的人物、地點、事件、結果標出來。有的學生標注了以下內容:
“漁民和他兒子”“在海邊”“發(fā)現琥珀,里邊有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通過這個琥珀明白早在千萬年之前,世界上就存在蒼蠅和蜘蛛了”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向學生解釋這樣標注的原因。這樣,小學生在第一次閱讀文章的時候就了解了文章大概內容。慢慢地,學生在閱讀中對于這樣的批注就駕輕就熟了。
(二)二次批注促思考
在結束第一次閱讀以后,學生進入到了二次閱讀階段,也就是細讀階段。在這個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作者在文章中所使用的寫作方法與修辭方法,并對重點語句有一定的理解。在本階段中,二次批注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
1. 欣賞
所謂欣賞,就是對閱讀內容進行賞析,領悟其中情感,實現個性化閱讀。因為學生的思維水平、知識量以及閱讀能力不同,所以在賞析中,我是從兩個方面開展教學活動的,一方面,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鑒賞,也就是欣賞文本的遣詞造句,體會其在不同情境中所表達的意思和產生的效果;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人物與事件以及作者情感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