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麗
(江蘇省連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學 222122)
語言表達猶如一種思維體操,是數學概念形成乃至智力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在引導學生在小學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有效分析及解決問題,或者有效鍛煉他們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期間,也要切實將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放在重要地位.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正處于初級對話發(fā)展階段,對詞匯及語法等的認識也是不完整的,此時有計劃地開展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數學語言是一種對數學知識進行表達的科學語言,是師生在數學知識溝通、交流及反饋中的一種重要工具.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小學低年級學生說一說數學分析過程,談一談解題方法或者表述下有關數學關系和算理等,這些都是數學語言運用過程.首先,數學語言是學生學習及使用數學知識來求解所遇到數學問題的基礎所在.數學語言是承載數學知識的重要平臺,語言表達和數學知識的解釋及應用之間具有緊密聯系,如數學語言可以用來對法則、公式、定義及定律等進行有效表達,否則無法使數學知識得以有效應用.其次,數學語言是數學問題求解的前提.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下,鍛煉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思維是提高他們求解數學學科問題的重要保障,如只有掌握數學語言方可對有關題意進行準確表達,之后通過對待求問題和已知條件之間相關性進行分析方可求解問題.最后,如果可以有效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相較于語文等課程,數學課程所涉及到的語言可能更顯得沉悶、枯燥,但是只要認真品味,那么就可以切實體現出其中獨特的美感及魅力,同時也可以在學生深刻理解及認識這些數學語言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終助力他們數學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
1.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使學生“敢表達”
小學低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學校,對學校的教師、環(huán)境等都正處于適應過程,此時他們伴有喜悅之情的同時也伴有一定的畏懼情緒.為了促使小學低年級學生在這個時候更加樂于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看法,那么要注意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寬松、舒適、和諧及安全的學習氛圍,尤其是要注意想辦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消除低年級學生在數學表達過程中伴有的焦慮或恐懼情緒等.因此,要注意在平時保持和藹、親切的態(tài)度同學生進行溝通,鼓勵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
例如,在“認位置”部分知識教學中,可以在幫助學生認識“位置”這一數學概念基礎上針對性為學生設計下述一道例題來引導學生思考:“請你結合自己在班級中的座位位置,自主填寫如下問題:____在我的____面?”在這一開放性題目設計下,學生會積極進行思考,期間會調用剛才自己所學習到的位置方面的知識,并做出一些判斷.考慮到這道題的難度比較小,可以有計劃地選擇班級一名性格內向且數學基礎薄弱的女學生來回答問題,在聽到教師點名后學生可能會表現的非常畏懼.此時教師可以及時加以鼓勵,如可以說:“放心大膽地說,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回答正確的!”通過教師鼓勵,可以有效激勵這名學生,對他們大膽地發(fā)表自己內心看法及見解都有很大幫助,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大膽說的自信心,也有利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這對后續(xù)數學表達能力培養(yǎng)也有很大幫助.
2.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使學生“樂表達”
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目的是要使學生可以有條理地調用數學語言知識來完成完整的語言表達,但是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本身的思維能力還沒有得到有效發(fā)展,思緒容易出現混亂問題,這種學習特征使得他們常常不喜歡在課堂上進行表達.而如果可以結合小學生喜歡玩游戲,喜歡聽故事等一些學習特征及規(guī)律等,靈活地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教學情境,那么可以顯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樂于在實際的數學知識學習中進行表達,這樣就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從“敢說”向“樂說”方向轉變,對鍛煉他們數學表達能力有積極的意義.
例如,在學習“分米和毫米”部分知識期間,許多低年級學生容易對這些長度單位造成混淆,這主要是由于他們僅僅對這些長度單位形成了表層認知,沒有深刻理解長度單位彼此之間的差異性.為了使學生可以正確地區(qū)分分米與毫米,鍛煉他們的數學表達能力,可以結合小學生喜歡玩游戲的特征來針對性為他們設計“擊鼓傳花”、“開火車”等趣味性比較強的教學游戲活動,使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更加樂于表達.以“擊鼓傳花”游戲為例,可以為學生有計劃地設計下述一些練習題:①3分米=____毫米;②20毫米=____分米;③一本數學教材厚度大約是6____(請?zhí)顚懞线m的單位);④課桌長度大約為60____(請?zhí)顚懞线m的單位);⑤4cm()45毫米(在括號中填上合適的比較符號).然后按照擊鼓傳花游戲規(guī)則,讓拿到花的小學生從中選擇到問題進行自主求解并講解下問題求解過程,以此來鍛煉他們的數學表達能力,深化他們對這部分數學知識的理解.由于游戲活動非常有利于激活學生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玩耍的需求,所以更樂于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和表達,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在游戲活動中有計劃地選擇那些不善于表達的學生來進行自主表達,這樣更有利于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加強教學示范指導,使學生“會表達”
小學低年級學生本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在數學表達過程中存在條理性和流暢性不足的問題,所以完全交由學生自己開展表達是不切實際的.而教師是指導學生學習的主體,他們的指導及點撥情況會對最終小學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成效帶來極大影響,旨在可以通過將數學表達中一些基本思路或者常用的技法傳授給學生,使他們可以在后續(xù)的數學語言表達過程中可以有條理的開展表達,如可以指導學生掌握“先…,后…,再…,然后…,再….”這種規(guī)范性表達句式,配合教師示范性指導及點撥,可以幫助學生在數學表達過程中有條理地開展語言表達,最終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會說、善說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湊十法”這一數學運算技法期間,可以針對性為學生設計一些訓練題,之后再為學生示范相應的思考及解題過程.以“9+5=?”這道計算題為例,可以首先結合這道題的求解過程來為學生做出下述完整的表述示范:由于9+1=10,所以可以首先將5分為4=和,之后先計算“9+1=10”,再計算“10+4=14”即可快速確定這道題的正確答案為14.在教師為班級學生示范這道題的求解表述之后,可以使班級中那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小學低年級學生快速掌握復述的方法.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8+7=?”、“7+5=?”等一些類似的計算題,指導他們按照剛才的表述來進行對照訓練,并且可以讓學生和自己同桌相互進行表述,這樣的教學及點撥方式可以逐步使學生完整表述出計算題求解過程,不僅使學生對“湊十法”有了更深認知,也有效拓展了“7+幾”和“8+幾”等一些加法訓練,提高了學生學習效果.
4.創(chuàng)設自主表達機會,使學生“多表達”
在新課程下,突出及強化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是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前提.同理,在鍛煉學生數學表達能力期間也要注意突出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積極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些自主表達的機會,引導他們“多說”,尤其是要徹底摒棄以往“滿堂灌”的授課模式,多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些能夠表達的機會,并且開靈活地采用快速搶答、小組交流以及同桌互動等多種方式來讓學生開展自主表達,這樣就可以在他們多講多說的過程中逐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乘法等計算部分知識學習完后,可以有計劃為學生設計一些練習題來為學生提供“多說”的機會:
例1在圖1中填寫恰當的運算符號與數.
在求解這道練習題期間,不同小學低年級學生可能會給出不同的計算式,如有的會給出“3×4+1=13”,也有的學生會給出“5×2-1=13”這一答案.此時可以指導班級學生以兩人相互批改及交流的方式相互交流這些不同計算式的計算原理是什么樣的.經過學生相互表達及交流,可以使他們意識到同一道數學題求解中可能會有不同求解方法,同時也可以極大地鍛煉他們的計算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數學表達能力培養(yǎng)是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題中之義,會對學生的數學分析與求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帶來極大影響.在實際的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可以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使學生“敢說”出發(fā),注重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加強教學示范指導以及創(chuàng)設自主表達機會,力求可以促使學生從“敢說”逐步向樂說、會說與多說方向發(fā)展,從而不斷提升他們的數學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