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榮瑞
摘要: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yè)的大力支持和不斷深化改革,在社會上也逐漸形成了對技術型人才大力需求的社會趨勢,這對于中職學校的發(fā)展和進步來說起到了相互助推的作用。其中,中職語文在中職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語文這一門學科對于培養(yǎng)人的語言運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理解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都離不開語文學科的滲入和學習。因此,對于中職語文教師來說,面對社會對技術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出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增強社會發(fā)展的動力。
關鍵詞:中職語文;創(chuàng)新性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9-016
語文學科作為中職階段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但實際上,結合中職學校中普遍存在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現(xiàn)狀和語文學習相對放松的做法來說,語文教師還需要作出更加創(chuàng)新性的轉變,以此來增強中職學生對語文重要性的認識等。同時教師需要在創(chuàng)新教學的過程中,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模式,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在適用于對當下學生的培養(yǎng),并且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技術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學中要多加入教學方法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到學習方法,通過對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夠很好地進行人與人的溝通,從這一點出發(fā),教師需要更加注重教學方式,提高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一、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現(xiàn)狀
1.串講串問式教學模式
串講串問式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講授——練習——強化”的策略。這一教學模式對語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教師要做到對語文教材的深入理解,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講授的過程中,能夠將重點難點一一講解到位,讓學生都能夠有所理解,然后通過學生對相關題型和課本回顧的練習復習中能夠實現(xiàn)對所學內容的進一步鞏固和理解。教師要從自身的教學程度以及學生的理解程度綜合出發(fā),設計相關練習,通過遞進的練習讓學生逐漸加深對語文的學習,避免針對同一層次的練習進行反復練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快速的獲得語文知識,但相對來說學生也出于較為被動地接受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
2.導讀式教學模式
導讀式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jù)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中對語文課本進行充分的閱讀和理解。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貫徹“以讀為本”的教學方針。在導讀式教學模式中,要讓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和發(fā)展,教師要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最優(yōu)的教學方案,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潛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3.自主學習式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式教學模式可以通過采用“操作——領悟——運用”的教學策略。多數(shù)是通過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討論和相互探究,讓學生在主動的操作中有所領悟,通過教師的引導和總結等,讓學生能夠內化語文知識,能夠在實際生活以及接下來的語文學習中有所運用。教師通過自主學習式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體現(xiàn)自己的表現(xiàn)欲,教師要在這一過程中要加強引導,讓學生進行正向的思考,從而加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信心,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中職語文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特點
中職語文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還需要中職語文教師的努力,我們應該探索出新的合適中職語文教學的道路,總結過去教學模式的經驗,反省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的不足,從而進行創(chuàng)新課堂的教學。
1.注重教與學的統(tǒng)一
我們知道,中職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涉及教師、學生、教材三者。傳統(tǒng)的教學特點是教師講授教材,學生聽教師講教材,這種教學模式只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教材,讓教師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除此之外,并沒有其他有利的地方。因此,教師應該進行創(chuàng)新,在教師、學生、教材三者的互動過程中,進行交叉式的教學,不僅是教師向學生講授教材,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向教師講授教材,或者通過教師與學生相互探討教材中的觀點等形式,做到教師、學生、教材三者的有效互動。
做到教師教與學生學真正的有機統(tǒng)一。在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中,教師要注重有方式有策略的體現(xiàn)自己的“教”,例如:教師有策略的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善于引導學生對語文進行探索,能夠啟發(fā)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產生思考,通過問題驅動、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聯(lián)想等多種方式,更好的展現(xiàn)出教師“教”的方式方法。這樣對于學生的“學”能夠起到更加積極的意義,學生能夠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課堂情境中,進行語文問題的探索和解決,在相互討論中完成語文的學習。通過教與學的相互統(tǒng)一,讓教師和學生實現(xiàn)“教學相長”。
2.結合學生成長規(guī)律
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教師在教授語文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有效的幫助教師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學生的認知過程一般包括從感知到理解再到運用,這也就是說,在初期階段,學生的主觀性很強,從這一方面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說引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是教師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一點。學生通過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終才能實現(xiàn)對語文知識的內化,然后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語文能力解決現(xiàn)實問題。
因此,教師要多多關注每一個影響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因素。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成長和進步。
3.體現(xiàn)語文學科魅力
中職語文在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科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掌控的有些過重,從一般角度而言,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理論知識,讓學生打下很好的語文學習基礎。但從創(chuàng)新角度而言,教師忽略了語文作為一項語言學科所包含的深刻內涵。語文,更是一種語言,是傳情達意的工具,在實際生活的交談中,我們都知道,我們并不總是說很多華麗的辭藻和處處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因為,語文,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溝通,而不是更華麗的溝通。
所以,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向學生體現(xiàn)語文最本質的魅力所在,例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通過對閱讀書單的分類,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初讀、細讀、深讀等等,能夠讀有所悟。還要體現(xiàn)讀寫的結合,讓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更好地寫作。教師要通過引導啟發(fā),讓學生在語文閱讀和寫作中,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和內涵,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愛上語文。
三、中職語文創(chuàng)新課堂實施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扎實語文基礎
普遍來說,在現(xiàn)階段眾多的中職學校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大多仍舊是遵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一點在語文課堂上,著重表現(xiàn)出以“填鴨式”教學為主,這樣一來就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填鴨式”教學模式,一方面對教師的教學興趣也會逐漸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能夠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現(xiàn)代社會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需求逐漸明顯化,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放棄以往傳統(tǒng)式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注重創(chuàng)新,構建創(chuàng)新性課堂,并在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能力,讓學生能夠充分的體現(xiàn)出自身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到主動學習,從這一方面來扎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做好鋪墊。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關注到每一位學生,這樣能夠充分了解學生語文學習和接受能力,在此基礎上,進行分層教學,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關于分層教學,教師要根據(jù)班級上的學生進行上中下三層教學,讓基礎薄弱的學生提高語文學習信心,讓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讓基礎高的學生可以分析更深層次的內容。這樣一來,對于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如果僅僅是用傳統(tǒng)中“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那么只能讓少一部分的學生達到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做到轉變教學觀念,扎實每一位學生的語文基礎。
2.精準教學定位,吸引學生興趣
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是每一位教師最基本的工作,我們都知道學生只有在興趣的推動下學習,才能讓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并且學習效果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很多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最基礎的這一點往往都被教師忽略掉了,很多教師都是單一的認為既然學生到了學校,那么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有興趣也好,沒有興趣也好,只要學習就可以了。這一點理解是錯誤的,因為這樣造成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大大降低甚至感到厭煩。教師在這一點上,需要加強反省和改變。
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在語文課本的學習中變得積極主動起來。教師從本課文的教學目標出發(fā),首先讓學生自行了解課文中相關人物的性格特征,林黛玉的嬌弱、賈寶玉的清秀等等,在教學中,引入《紅樓夢》相關知識,以及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視頻片段,學生們能夠從課堂上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語文魅力,這對于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來說,會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教學效果
中職學校的學習更加偏向于技術方面,因此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到這一點,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夠引導學生產生對實際生活和案例的探索和思考。因此,教師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式,對于提升教學效果,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理解和探索能力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語文的學習,最終的表現(xiàn)形式就在于語言上,在人際交往中。從這一點出發(fā),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生活實例的方式教學,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感受生活,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在未來的學習中,學生就會將生活同語文相互結合起來,也就是說,在生活中,學生也能夠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語文。
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通過參照生活中的實例,向同學們一一展現(xiàn)課文中的內容,利用這篇課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和段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這樣也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通過利用生活背景的帶入,讓學生進入到課文中的情境,讓學生與語文產生共鳴。這樣一來,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能夠更加的深入,從而教師也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4.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率
上文中提到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的方式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這一點毋庸置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充分展現(xiàn)精美的圖片,動態(tài)的文字以及視頻等,極大地方便了語文課堂的教學,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語文課堂的教學。
例如:在一些古詩詞或者文言文的教學中,學生對這些課文的理解能力相對薄弱,如果僅僅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翻譯,學生只是記住了文言文所對應的白話文,并不能深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準確意思。但是如果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出相關的背景圖片或者通過播放視頻的形式,能夠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文言文中所體現(xiàn)的內涵和主旨。因此教師應該做到善用信息技術,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理解和內化語文課堂,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現(xiàn)有資源,有針對性地對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做出合情合理的創(chuàng)新,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與此同時,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分析,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其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余錳泓.中職語文創(chuàng)新課堂探究[J].課外語文,2019(13):92-92.
[2]汪輝琴.中職語文課堂的困惑與創(chuàng)新[J].中外交流,2019(05):98-99.
[3]吳艷春.研究中職語文課堂創(chuàng)新改革[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10).
[4]蔡秀黎.中職語文創(chuàng)新有效課堂[J].課外語文,2018(09):161.
[5]程文慧.淺析中職語文課堂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情感讀本,2019(17):34.
(作者單位:萊蕪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山東 濟南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