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玲
摘 要:探究性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中職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更好地開展探究性學習尤為重要。因為在自然界中,影響生物生存的因素眾多,環(huán)境的一個微小變化就能對生物的成長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對提升生物學習效率起到很大作用,學生只有自己去探索,才能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
關(guān)鍵詞:中職;生物教學;探究性學習;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3-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03
探究性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探究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探究性學習模式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shè)學習情境、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教學、主張開放式研究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自己提出問題,通過運用所學來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本文針對中職生物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解決措施,希望探究性學習能夠在中職生物教學中得到更好地運用。
一、結(jié)合生活實際開展探究性學習
對于在中職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首先要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這樣探究性學習的效率才會提升,教師可以通過生物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中職生物這門課程里面,學生很少有機會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這時教師便可以把生物教學中的問題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結(jié)合起來。在講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的生物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學會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學生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自然會把學到的知識在腦中強化一遍。教師這樣去引導學生,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并且還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蛘呓處熢谏险n的時候,可以把一個課題與生活中的例子結(jié)合起來講給學生聽,這個課題可以與教材相關(guān)也可以是課外知識,只要是與實際生活相關(guān)的教師都可以舉例子講給學生聽。課后作業(yè)也可以與實際生活掛上鉤,可以不局限于理論知識,讓學生課后也去觀察實際生活中與課本相關(guān)聯(lián)的知識。
中職階段學生本來就好奇心強,非常需要教師良好的引導,這種結(jié)合實際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學會從生物的角度去觀察生活中的現(xiàn)象,并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通過實驗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性學習
在中職生物教學中,學生能否進行實驗對開展探究性學習而言至關(guān)重要。學生可以在實驗中獲得與書本上不一樣的知識,還能把教師傳授的理論知識都運用到實際操作之中,所以教師需要重視實驗的重要性。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對比試驗,讓學生觀察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的情況下會發(fā)生什么不同的反應(yīng)。讓學生在實驗的時候準備一個筆記本,把自己觀察到的實驗過程記錄下來,從而達到加深印象的目的,并且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進行推論,從而得出結(jié)果。教師再在這個基礎(chǔ)上指出學生實驗過程和推論過程的不足之處,并指導學生加以改正。這樣便可以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探究性學習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和討論問題,做到這一點離不開教師的良好引導。教師可以利用備課時間準備一些與課堂有關(guān)的針對性的問題并在課上提出來,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yīng)的問題,然后分成若干個小組分別進行討論。讓學生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并且方案必須是有過程有條理性的,不能只有一個結(jié)果。教師再根據(jù)學生提出的方案來進行評價,對學生方案的不足之處加以糾正,并且讓學生思考除了這種方案還有沒有別的解決方案。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主動思考,不要直接給學生亮出答案,而是讓學生學會自己探究,實在遇到不懂的教師可以適當提示一下。學生在這個探索過程中,無形之中就鍛煉了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如果某個問題的答案是學生自己探究得出來的,那么學生就會明白自己的能力能夠解決哪種程度的問題,這樣學生就能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倘若學生通過努力解決了一個自己能力以外的問題之后,學生自然就會有成就感,就會對生物這門課程更加感興趣。所以教師開展小組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
解決問題和討論問題固然重要,但是在探究性學習中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學生的反思能力。在一般的課堂上,學生難免會習慣以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或者是教師教給學生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如果長期用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就會形成一種故步自封的狀態(tài),即學生對于一個問題只會用一種方法去解決,或者不會反思一個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是非常不利于學生展開探究性學習的。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便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多與學生互動,多讓學生回答問題,在課堂上舉辦一個小型問題討論會,讓學生學著自己去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一種批判精神,即鼓勵學生去質(zhì)疑問題,質(zhì)疑答案,讓學生知道并不是書上的就一定正確,也不是自己習慣用的解決問題思路就是正確的,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哪怕是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也可以大膽質(zhì)疑,從而養(yǎng)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究的良好習慣。
四、在建構(gòu)模型中進行研究
中職生物教學中的學生探究性學習不僅需要動腦,也需要動手,手腦結(jié)合才能發(fā)揮探究性學習最大的效果。學生僅僅掌握課文中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如果只停留在理論知識上面,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往往不夠深刻,而且學到的知識很容易忘記。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構(gòu)建模型的方式,在課上的時候讓學生觀察某個模型的結(jié)構(gòu),并且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模型,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學生為了做好模型,自然會認真聽講,開動腦筋完善自己的成果。在做好模型后,學生課下也能參照自己的模型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就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和顯微鏡之中了。而且在建構(gòu)模型的過程中,學生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沒注意過的問題,有些問題只有在實際動手過程中才會知道,停留在理論上是發(fā)現(xiàn)不了的。這樣的方式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與看視頻這樣的方式是互補的,一個是理論上的,一個是實踐上的,二者在探究性學習中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