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紅
摘? 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房顫的老年患者PCI術后抗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研究觀察云南省滇南中心醫(yī)院心內科的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顫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進行PCI術,患者在2016年9月~2018年5月入院,使用計算機對患者隨機分組,觀察組的35例患者術后采用華法林+阿司匹林+波立維,6個月后改為華法林+波立維抗栓,12個月后改為華法林抗凝,對照組的35例患者采用利伐沙班+阿司匹林+波立維抗栓治療,6個月后改為利伐沙班+波立維,12個月后改為利伐沙班抗凝,對比兩組患者療效和安全性。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數(shù)據(jù)較之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數(shù)據(jù)與對照組比較,數(shù)據(jù)差異性不顯著(P>0.05)。結論? 冠心病合并房顫的老年患者PCI術后新型口服抗凝藥物出血風險低無須監(jiān)測INR,但價格昂貴,二者治療方案均可。
關鍵詞:冠心病;房顫;老年患者;PCI術后;抗栓治療;安全性;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R541.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3-0050-02
冠心病在臨床中十分常見,該疾病可引起心律失常,而房顫則是其中發(fā)生較高的一種[1]。冠心病合并房顫后采用PCI手術治療的效果較高,但房顫與冠心病存在緊密的相關性,房顫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療是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臨床中PCI術后抗栓治療方案比較多樣化,而針對老年患者,建議選擇一種療效和安全性兼顧的方案[2]?;诖耍恼聦谛牟『喜⒎款澋睦夏昊颊逷CI術后抗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了分析,并選取了2016年9月~2018年5月我院心內科的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顫患者進行觀察,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觀察云南省滇南中心醫(yī)院心內科的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顫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進行PCI手術,患者在2016年9月~2018年5月入院,使用計算機對患者隨機分組,觀察組女性22例,男性13例;年齡范圍64~83歲,平均年齡(73.61±2.72)歲;心功能II級和III級患者各有16例、19例。對照組女性21例,男性14例;年齡范圍65~85歲,平均年齡(74.14±2.60)歲;心功能II級和III級患者各有15例、2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性,可以比較(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藥物適應證;②患者年齡均不低于60歲;③患者及其家屬簽署了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④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研究。
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患者;②認知障礙患者;③近期應用過相關藥物治療的患者;④藥物禁忌證患者;⑤合并肝腎等其它臟器功能受損的患者。
1.3? 方法
術前常規(guī)雙聯(lián)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生產企業(yè):汕頭金石制藥總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505)100mg qd+波立維(生產廠家: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國藥準字:J20180029)75mg qd+低分組肝素鈣(生產企業(yè):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319)5000IU靜滴治療,給予調節(jié)血脂類藥物、擴張血管類藥物、CCB類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等進行治療。術前一天給予負荷量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波立維)300mg,介入治療后,給予抗凝藥物口服,檢測患者凝血功能,術后6h持續(xù)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連用3d,同時給予華法林(生產企業(yè):上海福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993),3mg/d qn,增幅0.75g/次,將患者INR位置在2~3之間后停用低分子肝素。
對照組術后口服利伐沙班(批準文號:H20100464,生產企業(yè):Bayer Schering Pharma AG)10mg/次,口服1次/d,無須監(jiān)測INR??诜⑺酒チ?00mg/d ,口服氯吡格雷75mg/d,6個月后改為華法林(3mg/d qn)和波立維(75mg qd)治療,時間12個月,最終單獨使用華法林(3mg/d qn)治療。
觀察組患者口服利伐沙班、阿司匹林、波立維治療,6個月后改為利伐沙班和波立維治療,時間12個月,最終單獨使用利伐沙班抗凝。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
1.4? 觀察指標
參照以下標準評估患者療效:臨床癥狀消失,無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功能改善2級或恢復為顯效;臨床癥狀改善,無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功能改善1級為有效;與以上描述部符合為無效,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以SPSS19.0作為統(tǒng)計學工具,對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進行檢驗,檢驗值為χ2、t,以[n(%)]、(x±s)表示,P<0.05代表研究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療效分析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數(shù)據(jù)較之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分析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數(shù)據(jù)是5.71%(2例),對照組是8.57%(3例),數(shù)據(jù)差異性不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合并房顫在心內科比較常見,而且老年患者數(shù)量較多[3-4]。PCI手術則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PCI術后,為防止心血管再次發(fā)生梗死,必須要采用抗栓治療,有效降低心血管梗死的發(fā)病風險[5-6]。
臨床中PCI術后抗栓治療的手段的比較多,抗凝合并抗血小板治療可降低血栓風險,但可能增加出血,應權衡療效和安全性,針對患者進行個體化治療。華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方案下可以起到比較顯著的治療效果,有效減輕血管炎性反應,并產生較好的溶栓和抗凝作用[7-8]。而本次觀察組所采用的為雙聯(lián)抗栓方案,用藥為利伐沙班加雙抗,仍然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結果指出: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數(shù)據(jù)較之于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例數(shù)少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性不顯著(P>0.05)。兩組在療效差異上并不大,而兩組的不同之處在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少,但與對照組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考慮和藥物的肝腎代謝作用存在相關性,而且患者出院后無須頻道監(jiān)測凝血功能,缺點在于新型口服抗凝藥物價格貴[9]。周坤[10]等在其研究中也指出:應用不同抗栓治療方案下(術后采用華法林+阿司匹林+波立維,6個月后改為華法林+波立維抗栓,12個月后改為華法林抗凝;術后利伐沙班+阿司匹林+波立維抗栓治療,6個月后改為利伐沙班+波立維,12個月后改為利伐沙班抗凝),其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對比不顯著(P>0.05)。其研究與本研究所論證的觀點基本一致,僅存在較小的數(shù)據(jù)差異,可能和病例數(shù)差異相關。
綜上所述,新型口服抗凝藥物可作為華法林有效替代應用于非瓣膜病房顫合并冠心病患者,并獲得權威指南一致推薦。
參考文獻
[1]劉宏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PCI術后抗栓治療進展[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4,16(1):1-3.
[2]衡明強,楊思源.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療冠心病房顫PCI術后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6):2-3.
[3]董玲玲,劉俊,吳繼雄,等.房顫合并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不同抗栓方案的比較[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8,16(6):906-909.
[4]秦留安,席少枝,王緒云,等.某干休所高齡冠心病和房顫患者抗栓治療情況調查[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8,17(3):188-191.
[5]周坤,張國茹,王亞玲,等.冠心病合并房顫的老年患者PCI術后抗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4(3):529-531.
[6]趙丹,周鵬.冠心病合并心房顫動患者PCI術后兩聯(lián)與三聯(lián)抗栓治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9,35(3):210-214.
[7]李平,李芳君,劉永剛.利用GRACE評分評估氯吡格雷與替格瑞洛在PCI患者術后抗栓治療效果[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7,37(24):2482-2485.
[8]WenLiu,Zhi-FengQiu,LiWang,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thrombotic status in 621 very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Cardiology Plus,2018,3(2):53-57.
[9]Renato D.Lopes,Sergio Leonardi,Daniel M.Wojdyla,et al.Stent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ndergoing Coronary Stenting in the AUGUSTUS Trial[J].2020,141(9):781-783.
[10]周坤,張國茹,王亞玲,等.冠心病合并房顫的老年患者PCI術后抗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4(3):52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