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
摘要: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課堂是他們進行高中歷史學習的主要陣地。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的質量不但代表著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有效性的課堂教學才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高中歷史成績,并提升他們的綜合性能。所以現(xiàn)階段而言,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從課堂教學著手,加強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提升其學習效果。本文就以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為題,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對提高歷史有效課堂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1-055
有效性指的是學生在課堂過程學習中通過短短的一節(jié)課時間所能學到的知識多少,有效性的課堂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理解并記憶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其課堂氛圍應當是積極活躍的,師生之間應有有效的溝通交流,只有這樣,課堂的整體活躍氣氛才會被激活。相關的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學要以人為本,將學生作為上課的中心。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主動性,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盡可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有效性。
一、當前歷史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歷史課堂的多項目標難以有效達成。
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大部分歷史教師都會注重從歷史史實出發(fā),讓學生根據(jù)課本上的理論性內容對歷史年份進行認知和背誦。但是大部分歷史教師對于歷史素材中蘊含的情感和價值觀信息都不夠重視,學生無法深入地理解歷史蘊含的實際性意義,導致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歷史審美情趣,從而導致精神層面理解欠缺。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歷史課堂的部分目標就難以很好地達成,教師也無法從價值觀等相關層面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引導。
2.歷史課堂難以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
現(xiàn)階段而言,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和教師的教學壓力較大,時間緊急,所以教師很難面面俱到的關注到每個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但實際上,作為升學前最為重要的一個時期,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敏感時期。在這個階段中,教師進行教育時要充分的注意學生的個人情況。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方式等差異,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進步。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難以兼顧學生的不同情況,教師班級內的學生數(shù)量過多,教學任務也比較繁重,所以在不能保證個性差異的同時,教師的課程教學就會對部分學生產生學習壓力,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課堂教學有效性也隨之下降。
3.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智慧的多元化生成。
課堂的智慧生成與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否達成一致,是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所在。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在課堂授課時所能選擇的教學方式也越來越多,但現(xiàn)階段而言,大部分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多元化取舍時,沒有很好的關注學生的個人需求,導致課堂中的一些內容無法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這就會出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下降的情況。
二、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1.以生為本,科學設計教學目標。
高中階段中學生正處于升學前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所要面臨的學習壓力和升學壓力是非常巨大的。與此同時,在這個階段,教師所能直接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大部分的歷史知識需要學生自主學習和吸收。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來進行高中歷史知識的教學。并且教師要逐漸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歷史學習能力。教師也不能困于課本中的內容,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引導,教師可以設立科學的教學目標,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效率。
2.有效整合,促進學生多角度豐富認知。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對歷史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促進學生多角度豐富認知。事實上,歷史知識不僅僅是歷史課本內的內容,所以教師要從歷史課本入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和引導,理清歷史課程的學習脈絡。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位的角度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適當?shù)亻_放自主性學習模塊,在讓學生理解歷史發(fā)展的連續(xù)性的同時,鼓勵學生自主的歷史知識進行學習,引導他們對歷史教材中的一些零散知識進行整合。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外素材。讓學生更加有效地開展連續(xù)性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引領示范,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
對高中學生而言,教師是他們的學習標桿兒,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更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榜樣。所以,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和學科素養(yǎng)將直接對高中學生的歷史文化學習產生直接性的影響。事實上,歷史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文科科目,其知識內蘊含著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信息,教師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不能照本宣科的根據(jù)課本內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單一講解,而是要根據(jù)歷史的知識,綜合性進行全方位的教學指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他們對于歷史學科產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歷史并分析歷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現(xiàn)階段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單單關注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等。教師需要進一步完善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適當?shù)拈_放一些學習自由度,在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進步,從而成長為社會所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雪.巧用學習策略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J].高考,2021(05):13-14.
[2]茅佩華.基于核心素養(yǎng)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導學,2020(36):68-69.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厲莊高級中學,江蘇 連云港2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