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萍
摘要:目的:探討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采用不同給藥途徑完成米索前列醇藥物治療可行性。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8例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隨機分為口服組和直腸給藥組,各29例。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直腸給藥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10%,高于口服組的58.62%(P<0.05);直腸給藥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79%,低于口服組的41.3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米索前列醇直腸放置方法有效應用后,治療效果、用藥不良反應,獲得明顯改善,可促進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整體用藥效果提升。
關鍵詞:米索前列醇;直腸放置;口服;無痛人工流產術;用藥不良反應
近年來對于意外妊娠女性而言,人工流產術獲得廣泛應用。但人工流產術作為創(chuàng)傷性手術,宮頸條件會對手術操作產生一定影響[1]。術前通過藥物擴張宮頸,可降低宮頸損傷以及子宮穿孔等系列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米索前列醇獲得廣泛應用,其可獲得促宮頸成熟效果,但是不同用藥方式,獲得效果存在差別。本研究旨在探討對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采用不同給藥途徑完成米索前列醇藥物治療可行性,為達到整體用藥效果提升目標?,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8例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隨機分為口服組和直腸給藥組,各29例。納入標準:健康育齡期;血常規(guī)以及白帶檢查均正常。排除標準:伴有肝腎功能異常以及心肺功能異常;存在米索前列醇用藥禁忌證。口服組年齡21~36歲,平均(25.29±3.12)歲。直腸給藥組年齡22~37歲,平均(25.35±3.19)歲。兩組一般資料如年齡比較,均衡可比(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口服組
手術前3 h,采用400 μg米索前列醇進行口服用藥治療。在手術期間,于膀胱截石位條件下完成消毒鋪巾,準備異丙醇(2~3 mg/kg)通過患者開放上肢靜脈進行緩慢推注,觀察意識消失后,對患者展開手術治療。
1.2.2 直腸給藥組
手術前3 h,采用400 μg米索前列醇進行直腸放置用藥治療,距肛門5 cm處,在手術期間,于膀胱截石位條件下完成消毒鋪巾,準備異丙醇(2~3 mg/kg)通過患者開放上肢靜脈進行緩慢推注,觀察意識消失后,對患者展開手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對于≥6.5號擴充器未表現(xiàn)出阻力現(xiàn)象,宮頸內口可以通過;有效:對于5.5號擴充器未表現(xiàn)出阻力現(xiàn)象,宮頸內口可以通過;無效:對于宮頸擴張,需要采用<5號擴宮器完成。(2)比較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術前陰道流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直腸給藥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10%,高于口服組的58.62%(P<0.05)。見表1。
2.2 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直腸給藥組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79%,低于口服組的41.3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米索前列醇作為前列腺素E1衍生物的一種,其應用后,可以對宮頸以及子宮進行作用,對于宮頸結締組織多種蛋白酶釋放可有效促進,使膠原纖維呈現(xiàn)出降解,促進宮頸進一步軟化。具體用藥期間,可通過口服以及黏膜等不同方式給藥,同口服用藥比較,直腸放置給藥方可保進胃腸道對藥物快速吸收,并且于直腸黏膜血管最豐富位置放置,可以呈現(xiàn)出較快藥物吸收速度。
綜上所述,米索前列醇直腸放置可提升治療效果,降低用藥不良反應,可促進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整體用藥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海英.米非司酮片聯(lián)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無痛人工流產術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20,14(7):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