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孫
◆摘? 要:課內問題設置和展示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教師課堂組織能力的考驗。在各大復習備考期間,每個老師都會面對以下問題:如何在復習課上打開“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的良好局面?如何形成“課堂是舞臺,有我更精彩”的場面?如何實現(xiàn)“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得好”的美好愿景?使每一節(jié)課都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完整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升華,是每節(jié)復習課都要面對的問題。復習課上對問題的設置與引領,將是能否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關鍵所在。
◆關鍵詞:課堂設問;例題選擇;問題設置;師生互動;高效課堂
課堂設問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每一節(jié)課的始終。教師需要通過每一道例題的選擇、通過每一個問題的設置、每一次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掌握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方法的訓練,在每一節(jié)課后都能對所學的知識形成自己的見解,進一步發(fā)展和延伸數學學科的六大核心素養(yǎng)。那么在授課過程中我們該如何進行設問?設問的過程中我們又要如何對問題進行選擇和取舍?設問的過程中我們又該注意怎樣的一些問題?
一、問題的設計要典型、明確、切合實際課堂
在授課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這樣的實例:有的課堂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熱烈,但是課后的作業(yè)評價顯示實際上課堂上面的效率不高;有的課堂則完全是老師自身的展示,因為設置的問題根本沒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沒有從課堂實際出發(fā),導致很多問題只能老師自問自答,整節(jié)課也成了老師的“獨角戲”。所以,為了讓復習的課堂更加高效,對于課內問題的設計,我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一眼就能理解的問題不呈現(xiàn)(問題太簡單,沒有多少思考價值,難以提升出學生核心素養(yǎng));
2.難以辨別的問題不呈現(xiàn)(過于理論化,學生難以把握、理解、表達,需要教師大力解釋的問題不表現(xiàn));
3.沒有什么成效的問題不呈現(xiàn)(不符合課堂實際,用時間過多,學生付出過多而能力提高不足的問題不展示);
4.要選擇關鍵問題、共性問題、有知識疑問的問題、一題多解的問題,能夠培養(yǎng)學生“四基”、“四能”的問題進行設計。
5.呈現(xiàn)問題的難易要合理分配,應該是層層設計能夠匹配不同能力基礎的同學,特別是通過將一些簡單問題內定給后進學生進行解決的做法,可以增加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增強學習的信心。
二、問題的呈現(xiàn)要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發(fā)散思維的平臺
在數學復習課的教學中,該如何體現(xiàn)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xiàn)學生對自己個人知識的發(fā)展和再創(chuàng)造,從而實現(xiàn)自我的回歸呢?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例題和習題選擇要能夠展示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如果對于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只是照本宣科的重演一遍,那么就完全扼殺了典例的風采。
其次,教師在問題的設計呈現(xiàn)上面應該做到循序漸進、由簡到繁、螺旋上升。既要顧及后進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要顧及中等生對解題技巧的消化,同時還要考慮優(yōu)生能否在思維上有更加長遠的延伸。
每一個學生都有追求自我實現(xiàn)的愿望,不管他的成績是先進還是后進。那么課堂問題的設置和解答,教師就要本著尊重、熱愛、信賴每一位學生,讓每位學生思維能夠跟得上課堂的進度,在他們回答問題的同時都能感覺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注的,要以平等、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
三、問題的設置要便于教師的引導和師生的互動
問題設置的好壞不但可以影響課堂的氛圍也會影響學生的發(fā)展和再創(chuàng)造,它固然十分重要,但這也僅僅是成功的一半,還有更為重要的另一半,那就是怎么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很多非常巧妙的設置,但是缺乏必要的引導,在實際課堂中收不到應有的效果。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改善學生的狀況:
(1)當學生受到思維定勢等因素干擾,不能正確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教師應及時架設橋梁、鋪設道路引導學生。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應該適時地架起梯子,讓學生順利實現(xiàn)思維的轉換和跨越。
(2)當學生無法找到回答問題的出發(fā)點時,教師應給予正確的引導。
(3)當學生提不起情緒,思維沉悶的時候,教師要懂得自身提問方式的轉變,及時地調整狀態(tài),活躍課堂的氛圍,調動學生努力思考的心態(tài)。
總之,高效的課堂少不了有效的設問,有效的設問少不了巧妙的問題,而所有的一切需要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在新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課程目標下,靈活運用各種方式優(yōu)化課堂設問,強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保證。只有學生的興趣得到了很好的激發(fā),讓學生參與其中,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才能啟發(fā)學生思考,才能讓學生學的有效,學的輕松,也讓自己的課堂永保鮮活!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2.12.
[3]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