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洋
摘 要:漢字作為中國五千年文化的記載工具,蘊含豐富的文化信息,且是語言學習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就包括大量的漢字,學生既要學習漢字的基本釋義,又要學習漢字的形體結構,還要對漢字進行靈活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會要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生字,致使很多學生因為死記硬背的枯燥學習模式降低漢字學習興趣。新課標背景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情感感受,而趣味化的教學活動深受小學生的喜愛,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氛圍,要充分調動學生識字、探究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漢字學習的樂趣,進而在提升學生識字能力的同時提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樂趣;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活動具有鮮明的主觀性、具體性、形象性、情緒性、動作性和創(chuàng)造性特點,他們會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yǎng),要創(chuàng)設趣味十足的“識字樂園”,從而讓學生以積極自主的狀態(tài)投入識字活動中,進而為學生高效的語文學習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通過字謎與兒歌,引導學生加強理解記憶
小學生的思維非?;钴S,能夠在短時間內記住他們感興趣的一切內容,如歌詞、兒歌與字謎等。我國的字謎是一種文字游戲,也是漢字特有的一種語言文化現象,它主要根據漢字的字形與字義,運用離合、增損、象形、會意等多種方式創(chuàng)造的,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而且字謎朗朗上口,能夠在小學生群體中傳播開來,學生也可以在課下的任意時間進行字謎猜測活動。因此,教師要通過字謎與兒歌來創(chuàng)設趣味化的識字教學情境,從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呈現字謎,讓學生猜測字謎所描述的漢字。具體的字謎可以是“一字十三點,難在如何點,猜一個字”,那么學生腦海中就會反復思考帶有“點”,且有“十三個點”的漢字,并會思考“十三個點”這句話的具體含義,進而學生就會想到“汁”這個漢字。當然還有很多的字謎,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的認知特點,逐步加以呈現。當學生感受到字謎的趣味性,并認識到字謎的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所學漢字自主編輯字謎,從而引導學生加深對漢字的學習與研究。
二、組織識字游戲,增強學生愉悅的學習感受
游戲活動是小學生的最愛,多姿多彩的游戲活動總是能夠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其中。識字游戲就是將游戲活動的趣味性與識字的情境性有效結合在一起,從而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感受漢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展開“抓特務”的識字游戲。即教師提寫教材中“我會寫”的生字,并讓學生寫出與生字相關的兩個詞語。當提寫結束后,教師要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引導小組學生進行互相檢查,如果發(fā)現有寫錯的學生,那么就代表這個學生是暫時的“特務”,就要接受小小的懲罰。游戲規(guī)則會讓學生在提寫之前加強對生字的學習和記憶,會讓學生加深印象,所以學生識字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
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卡片,組織學生展開“找朋友”的游戲活動。我國漢字博大精深,會有很多同音字“工、功、宮、公、弓、攻”,也會有很多形近字“請、情、清、晴、蜻”等,這些都是小學生學習的重難點。而詞語能夠幫助學生區(qū)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因此教師不妨準備相應的卡片,引導學生通過組詞的方式給每一個漢字找朋友。
三、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現代社會的發(fā)展方向,基于信息技術的課件圖片和視頻能夠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那么學生就會在觀察字形結構、理解字義、傾聽字音的過程中加強對漢字的學習和記憶。而且課件圖片還會呈現游戲化的情境,因此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信息化的游戲活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課件圖片呈現打地鼠的游戲情景,每一個地鼠的洞口都寫有相應的詞語,有“秋霜、吹落、降落、飄動、游泳、水池、春風、紅花、冬雪、飛鳥、進入”等詞語,每一個洞口都標有相應的數字記號。那么學生就代表不同的小地鼠和數字,只有學生正確讀出了自己洞口的詞語,才能迅速鉆到洞里邊,否則就意味著要接受小小的懲罰。
總而言之,教師要創(chuàng)設寓教于樂的識字學習氛圍,要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感受識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讓學生在字謎活動、游戲活動以及課件圖片的學習探究中感受到漢字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1]金燁.趣味識字,快樂學習:小學識字教學,從游戲開始[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4(6):79-80.
[2]郭永紅.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方法[J].考試周刊,2021,4(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