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小敏
摘 要: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已成為新課程標準下倡導的教學模式,目前已被廣泛應用在小學教學活動中。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更高效已成為廣大教育者的首要任務。以小學數學課為例,從不同角度對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課;小組合作
小學教育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其目的不只在于傳授文化知識,還應該幫助這些身心發(fā)展正處于過渡階段的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將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最大化地發(fā)揮出來。
一、明確教學目的
一切教學活動的設置都是為了更準確、高效地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上課前必須進行充分備課,明確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案。例如,在教學蘇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時、分、秒”一課時,教師應首先認清本課知識和技能目標,幫助學生認識鐘面,學會表達時間,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1]。因此,在小組合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格尺畫分針、秒針,完成作品后讓小組內其他成員說出準確的時刻,也可以讓組內一位學生說出自己今天起床以及吃早飯的時間,組內其他學生在紙上畫出,不僅讓學生掌握本課的知識技能,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教師應借助學生年齡較小、對新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的特點,適當增強教學設計的趣味性,從而保證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
二、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為了保證學生小組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結合學生學習水平、性格以及性別等,保證組內成員學習成績以及性別比例分配均衡??梢詫⒉煌瑢W習程度的學生放在一組內,讓目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發(fā)揮榜樣作用,幫助其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性格活潑外向的與靦腆、不善于表達的學生劃分為一組,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在實現課程目標的基礎上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教師在進行班級小組劃分時應注意各小組人數相同,各小組目前整體學習水平也應大致相同,這樣才能保證小組競爭的公平性,更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競爭精神。
三、及時監(jiān)督、引導學生
學生在自主討論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討論時間過短、討論不夠充分、組內成員無法參與討論、個別成員不善于聆聽經常打斷其他同學發(fā)言等現象,這需要教師實時了解學生的小組討論情況并進行指導[2]。例如,在講解一年級數學“找規(guī)律”一課時,教師在導入過程中讓學生回想去超市購物的情景,并設立“超市物品是按什么規(guī)律進行擺放的”這一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這種導入方式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具備一定的經驗,因此會出現討論時間過長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安排及時叫停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把握每組學生討論進度、了解討論內容,并及時制止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無關的話題產生。
四、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營造合適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助于班級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形成相互監(jiān)督、相互鼓勵、相互進步的學習風氣。各小組內可以投票選出一名小組長,當組內成員學習生活遇到困難時可以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共同解決。小組長也要課前檢查組內成員的預習情況,課后檢查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各組組長應嚴格要求自己以及同組成員做到互相監(jiān)督,共同進步。此外,可以采取組長輪換制讓小組每位成員都有機會參與到小組管理中,有利于學生提升自身水平,也可以幫助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任務中。
五、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水平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改變了傳統(tǒng)小學數學課堂“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自身遇到的難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營造和諧濃郁的學習氛圍。尤其是學生在進行分組討論過程中,各小組間合作、競爭,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將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學習,在提高學生溝通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六、結論
小組合作學習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能極大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并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教育者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小學生身心發(fā)展需求,不斷完善教學方法與內容,讓小組合作學習朝著更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志堅.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232.
[2]薛鑫芳.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具體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0,2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