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田
摘 要:拓展課程主要是對義務教育階段基礎性課程的整合和延伸,基于學校特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等方面進行設計與開發(fā),旨在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開發(fā)和培育學生的潛能和特長?!皵底钟螒蚱濉睂儆跀祵W游戲拓展課程,以數字游戲棋為有效載體,以發(fā)展拓寬為目的,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方法、體會數學思想、提升數學素養(yǎng)??紤]到小學生實際,主要選取“數字游戲棋”中“9宮格”和“16宮格”作為研究和教學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拓展課程;核心素養(yǎng);數學方法;數學思想
目前小學教科書中有單獨設立數學游戲板塊,但是蘊含的數學思想不夠豐富,沒有在提升學生數學思維上起到重要作用。發(fā)展學生數學思維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目標,因此我們要挖掘數學游戲中豐富的教學資源,研發(fā)出符合小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數學游戲拓展課程,使其在“以玩促學”中獲得數學學習體驗。基于此,我決定以小學數學“數字游戲棋”拓展課程的實施為例進行探索與研究,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數學游戲中大顯身手,充分展示自己,在求知中獲得成功感,在思維求解中得到心靈的快樂和滿足,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掌握數學方法、體會數學思想、提升數學素養(yǎng)。
一、通過自主探究,落實“數學四能”,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在“數字游戲棋”教學中,教師要相信學生的潛能,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給學生創(chuàng)造探究的機會。同時,要改進課堂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恰當的問題情境和問題串,精心設計探究活動,通過實踐、反思與改進,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如在新知探究環(huán)節(jié),出示關卡后,先讓學生獨立探究,學生經過自己動手,可以多角度觀察,其思維更加開闊。然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研究在加法運算中如何根據已知條件將棋子放入準確位置,并總結同種類型題目的規(guī)律與方法。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盡量多給學生表達自己想法和意見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游戲當中來,用自己的話表述游戲規(guī)則,說一說自己確定棋子位置的思路。通過這樣的自主探究活動,學生經歷猜測、驗證、歸納、推理等一系列數學思考過程,為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找到抓手,為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找到載體,提高學生“四能”的同時,也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有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
二、通過合作探究,增強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核心問題,需要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堅持不懈地努力,通過各種途徑與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以促進數學推理能力發(fā)展目標的系統(tǒng)實現。在開展“數字游戲棋”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濃厚興趣,增強學生探究精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使其能夠熟練運用所學方法確定相對應位置。但也可以發(fā)現學生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的發(fā)展比較欠缺,需加強對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如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在練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有困難的同學求助本組同學,有經驗的學生在教會同伴的同時也提煉出屬于自己的解題方法,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并收獲成功的體驗。教師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形成的推理過程,不斷表達,不斷優(yōu)化,提升數學思考能力。同時多樣化設計教學活動,關注學生的思維差異,滿足不同思維水平學生的需求。
三、通過化繁為簡,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小學生受年齡限制,對中等或高等水平的數學規(guī)則理解力相對較弱,已知信息稍微變換一下條件,學生就顯得束手無策。針對這種現象,課堂中教師應該把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讓學生以直觀的感受體驗來學習數學知識。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通過親手操作來理解數學中的問題。比如,在學習字母+字母的加減運算過程中,部分學生對數字游戲棋的解題思路理解不是很深刻,教師可以讓能力強的學生給予指導,觀察其特點,或者用以往經驗來解決出現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同時關注學生的學情和參與度,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當學生出現錯誤時,重視容錯教學,當填錯的時候引導學生的數學思考,讓其他學生說出不同意見,并說明自己這樣填的理由,再次明確游戲規(guī)則的重要性,并不斷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我反思,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李倩.“1+X”小學數學游戲拓展性微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9.
[2]徐錦娟.小學低年級數學拓展性課程的開發(fā)及應用[J].小學時代,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