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競波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中醫(yī)院 急重癥醫(yī)學科,江蘇 南京 211200)
肺部感染在臨床呼吸內科屬常見病與多發(fā)病,通過對肺部感染嚴重度進行評估,并開展積極的治療干預,是改善疾病預后的重要手段[1]。在對肺部感染進行診斷及病情評估的過程中,炎性因子屬于重要指標,以往主要采用白細胞計數(WBC)、C反應蛋白(CRP)來診斷肺部感染及評估病情嚴重程度,但上述指標容易受到手術創(chuàng)傷、病毒感染、應激反應的影響[2]。降鈣素原(PCT)屬于細菌性感染的特異診斷指標,可使細菌性感染與病毒性感染得到有效區(qū)分鑒別,同時通過對PCT水平進行檢測,可使感染病原體種類得到判斷。本次研究就探討PCT、CRP水平測定對評估肺部感染預后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2月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中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51例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重癥監(jiān)護室非感染患者51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33例,女18例,年齡49~93歲,平均(66.35±5.80)歲,根據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評分)[3]來對肺部感染患者實施分組,其中,低?;颊?9例(APACHEⅡ評分≤10分)、中?;颊?0例(APACHEⅡ評分為11~20分)以及高?;颊?2例(APACHEⅡ評分>20分),原發(fā)疾病類型:腦出血13例、多發(fā)傷10例、腦梗死21例、其他疾病7例。對照組男30例,女21例,年齡50~91歲,平均(65.87±5.72)歲,原發(fā)疾病類型:腦出血13例、多發(fā)傷8例、腦梗死20例、其他疾病10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納入標準:觀察組符合肺部感染診斷標準[4];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明顯異?;颊?;惡性腫瘤疾病患者;結締組織疾病患者;預計生存時間不足6個月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在患者入院后第2 d,采集患者的靜脈血5 mL,放入離心機內以3000 r/min速度離心10 min,離心完成后取上層血清,開展血清PCT、CRP水平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應用相應的治療藥物,細菌感染接受抗生素治療,非細菌感染接受抗病毒治療。應用酶聯(lián)免疫法對PCT水平進行檢測,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參考值<0.5 ng/mL;應用免疫比濁法對CRP水平進行檢測,檢測儀器為奧林匹斯公司生產的快速分析儀,檢測試劑購自上??隧f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參考值<8 mg/L。
1.3 觀察指標。①兩組入院后第2d開展全血PCT與CRP水平檢查,比較兩組全血PCT與CRP水平;②肺部感染低危組、中危組與高危組患者的全血PCT與CRP水平;③為觀察組開展7 d時間隨訪,若肺部感染緩解可轉入普通病房,則預后良好,若7 d后仍需在重癥監(jiān)護室治療,則預后不良,比較兩組全血PCT與CRP水平;④開展Pearson檢驗,分析全血PCT、CRP水平與肺部感染病情程度的相關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分析,()表示計量數據,行t/F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PCT與CRP水平比較。觀察組具備更高全血PCT與CRP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PCT與CRP水平比較()
表1 兩組PCT與CRP水平比較()
組別 例數 PCT(ng/mL) CRP(mg/L)對照組 51 0.10±0.03 2.48±0.70觀察組 51 1.52±0.28 14.30±4.20 t-36.011 19.825 P-0.001 0.001
2.2 肺部感染不同病情程度患者PCT與CRP水平比較。肺部感染患者低危組、中危組與高危組的全血PCT與CRP水平呈逐漸升高趨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肺部感染不同病情程度患者PCT與CRP水平比較()
表2 肺部感染不同病情程度患者PCT與CRP水平比較()
組別 例數 PCT(ng/mL) CRP(mg/L)低危組 19 1.40±0.15 11.18±3.26中危組 20 1.62±0.18 14.29±4.52高危組 12 1.73±0.22 16.87±4.80 F-5.687 7.741 P-0.001 0.001
2.3 不同預后肺部感染患者PCT與CRP水平比較。預后不良組具備更高的全血PCT與CRP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3。
表3 不同預后肺部感染患者PCT與CRP水平比較()
表3 不同預后肺部感染患者PCT與CRP水平比較()
組別 例數 PCT(ng/mL) CRP(mg/L)預后良好組 41 1.28±0.13 11.52±3.20預后不良組 10 2.10±0.35 18.65±4.68 t-15.684 8.981 P-0.001 0.001
2.4 全血PCT、CRP水平與肺部感染病情程度相關性分析。Pearson檢驗可知,全血PCT、CRP水平與肺部感染病情程度呈現(xiàn)為正相關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4。
表4 全血PCT、CRP水平與肺部感染病情程度相關性分析
肺部感染發(fā)病率高,同時其也是多種疾病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導致肺部感染發(fā)生的病原體不僅包括細菌、病毒,還包括真菌、支原體等,常見的類型為細菌感染,通過積極診治,可使肺部感染的預后得以改善。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全血PCT與CRP水平更高,且低危組、中危組與高危組的全血PCT與CRP水平呈逐漸升高趨勢,提示肺部感染的發(fā)生,會使機體全血PCT與CRP水平明顯升高,同時隨著病情的加重,全血PCT與CRP水平升高更為明顯。同時預后不良組全血PCT與CRP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全血PCT、CRP水平與肺部感染病情程度呈現(xiàn)為正相關性,提示肺部感染患者全血PCT與CRP水平較高時,則預后不良風險大,PCT與CRP水平可反映患者機體肺部感染的病情程度,根據PCT與CRP水平,來對肺部感染進行積極治療,有利于疾病預后改善。CRP屬于急性時相蛋白,健康狀態(tài)下含量極低,當發(fā)生感染或受到損傷,則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升高,對機體吞噬細胞具備的吞噬作用進行調節(jié),激活補體,使凋亡、壞死的細胞組織得以清除,可對機體炎癥反應程度進行有效反映。有研究發(fā)現(xiàn),當細菌感染發(fā)生后,PCT水平會在感染發(fā)生后3~4h內升高,24h達到峰值,當感染控制后,PCT水平逐漸降低[5]。也有研究報道顯示,細菌入血后,受到內毒素刺激,血內單核細菌基本不會對PCT進行生成,微量前體降鈣素原可向成熟降鈣素快速轉化,刺激腺體細胞生成PCT,同時成熟降鈣素不易被降解[6]。當機體發(fā)生無菌性炎癥或病毒感染時,PCT水平則不會發(fā)生明顯變化,因此PCT可用作細菌性感染與病毒性感染的鑒別診斷。
綜上所述,全血PCT與CRP水平測定可用于肺部感染預后評估,臨床上可根據測定結果來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以促使預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