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嬋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步深入與實施,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已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教師越來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教學更成了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令人擔憂的是,農村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模式并沒有成功轉型,教學模式依然傳統(tǒng)落后,學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除了課本外的任何課外讀物;學生缺乏閱讀技巧的指導,閱讀理解能力低下。因此,筆者結合多年的農村初中教學經(jīng)歷,在本文中就教師在新課標下如何提升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方面進行探討,并提出一些有關閱讀教學方面的個人見解。
【關鍵詞】農村初中;閱讀;興趣;習慣;模式
新課標要求下,教學的最終目標已不再是分數(shù),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才是教育的宗旨。教師越來越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教學更成了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然而,由于教師陳舊落后的教學理念及模式,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農村初中閱讀的教學模式?jīng)]有成功轉型,導致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無法得到提升。那么,新課標下如何提升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呢?
一、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灰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收獲自然會事半功倍。筆者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閱讀情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1.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英語閱讀興趣
以前,閱讀課堂通常是保守呆板的逐句翻譯講解,并要求學生劃下重點詞句,同時把知識點滿滿地板書到黑板上。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枯燥無味,而且收效甚微,學生日漸厭煩了英語課,對英語閱讀更提不起興趣。
后來,筆者決心轉換教學模式。首先,使用問答法,圍繞課文精心設計各種有趣的提問,問題環(huán)環(huán)緊扣,并且少用一般疑問句,盡量用特殊疑問句。其次,還常用思維導圖、表格、復述故事、小組討論等多種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學生的閱讀興趣慢慢被激發(fā)起來。
2.在課外閱讀中激發(fā)英語閱讀興趣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每周布置并幫助學生選擇有趣味、有品味、多樣化的貼近生活的課外讀物,讓他們感受到英語就在身邊,倍感親切又實用,從而激發(fā)興趣,樂于英語課外閱讀。課外讀物包括初中學生最偏愛的幽默小故事、微型小說、神秘科幻等。當然,除了書籍以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有利英語學習的健康網(wǎng)站,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克服不良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引導學生克服不良的閱讀習慣
很多農村初中學生存在不良的閱讀習慣,嚴重地影響了閱讀速度與效率。因此,提高閱讀水平,克服這些不良習慣刻不容緩,包括譯讀、指讀、念讀、心讀和回讀等,都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由于條件限制,農村初中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不足,知識面窄,閱讀資源貧乏,致使他們的閱讀能力低下。因而,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材料,指導學生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筆者從日常教學入手,訓練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預習的閱讀習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痹谵r村,很多教師一直習慣“先教后學”的教學模式,但沒有料到這種傳統(tǒng)教學會壓抑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為改變現(xiàn)狀,筆者改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針對預習內容,例如,每單元的3a部分,筆者都會提出明確的預習要求,其目的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預習的閱讀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學生每天至少要課外閱讀200-400個詞匯。然而,根據(jù)調查顯示,80%的農村初中學生幾乎沒有進行課外閱讀。更意想不到的是,很多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居然也忽視課外閱讀,幾乎沒有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
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筆者向學生推薦了一些既貼近生活又有趣味,還可以拓展視野的課外閱讀書籍,要求學生每周至少閱讀一本課外讀物。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計時和限時閱讀的習慣
教師要布置學生平時多做計時和限時的閱讀練習,有意識地提高閱讀速度,達到預定的閱讀目標,以加速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提前選好閱讀材料,也可以把教材中每單元的3a內容作限時的訓練內容,實踐表明效果不錯。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默讀的閱讀習慣
據(jù)報道,默讀的閱讀速度能達到朗讀的兩倍以上。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做好帶頭示范作用,引導學生默讀,教師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陪同學生默讀,讓學生更明確默讀的目標要求。
5.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以意群為單位的整體閱讀習慣
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懂得,文章的宏觀理解比細節(jié)解讀顯得更具意義。學生將相關的詞語快速略過聯(lián)系在一起加以理解,而不要把視線放在一兩個單詞上,則肯定能大大提高閱讀效率。
6.養(yǎng)成重視文章標題,善于抓住關鍵句的閱讀習慣
通常情況下,文章的標題已經(jīng)高度概括了該文章的核心內容。理解標題含義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指導學生抓住文章關鍵句的技巧,就能使學生快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
三、開展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1.精讀
教師要求學生對閱讀文章中的每一單詞、每個句子都要精心細讀,詳細分析文中所使用的語法、生詞和句型,掌握文章的語言知識,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
2.泛讀
泛讀是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快速閱讀,拓寬知識面。學生只需掌握文章大意,無需展開深入細致的討論與研究。泛讀就是學生拓寬閱讀面的通道。
3.跳讀
跳讀又叫略讀,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無關要緊的部分,力求迅速而準確地抓住文章大意。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閱讀文章前瀏覽一遍后面的提問,帶著問題以最快的速度理解短文的中心思想。
4.尋讀
尋讀是學生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所需的特定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或數(shù)字等,而忽略其它無關部分的快速閱讀方法。從而達到了限時閱讀的目的。
5.猜讀
在閱讀中,學生可以根據(jù)上下文關系、構詞法、同義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式去猜測詞義,切記不要把新的詞匯從短文中分離出來孤立地理解。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往往需要結合多種閱讀模式才能更好地完成閱讀任務。
四、結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已占據(jù)主導地位,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已不再滿足當前現(xiàn)代化的教學需求。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應當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轉變閱讀教學模式,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強化英語閱讀技巧指導,開展多元化閱讀教學模式,充分挖掘學生的閱讀潛能,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潘金晶.試論初中英語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OL].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e5d0jw0sp7100g09q4d0c40wh788384&site=xueshu_se&hitarticle=1.
[2]劉俊婷.小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OL].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4286ba33b5914cacc7f611d1ec2d8269&site=xueshu_se&hitarticle=1.
[3]余維民.淺談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OL].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3b09581a10b8ade86c64defda9e7e56c&site=xueshu_se.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