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夢優(yōu)
摘要:現代化信息技術進入課堂,使課堂教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只有選擇有效的媒體,做到相互補充,揚長避短,優(yōu)化教學活動,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學生的學習負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自主參與,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特有優(yōu)勢,實現學生多方面發(fā)展,才能達到良好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英語 ?教學 ?應用
一、小學英語課程應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當前教育模式,不在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內容呈現工具,而是將信息技術作為激發(fā)學生情感與認知工具。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具有多種現代化技術,有效的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超文本鏈接還能夠幫助學生解答疑問,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小學英語課程是讓學生掌握與基本的英語理論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式。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程有效的整合,也就是將英語知識與信息技術有效的融為一體,運用圖形、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使英語知識變得立體化、形象化、生態(tài)化,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學生積極主動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1)目的性原則。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必須是為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要有的放矢,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選用時首先從教學的總體目標要求出發(fā),要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其次是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fā),保證局部教學要求的實現。例如在新標準第八冊第八模塊第一單元教學中,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了打氣球的動畫游戲來復習學過的一些動詞,讓學生來說出含有這些動詞的短語,這些短語是在本節(jié)課課文中出現的,起到了復習的作用,目的性很強,同時游戲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一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是合理的。
(2)選擇性原則。要以效果作為信息技術選用的出發(fā)點,追求實實在在的效果和事半功倍的效率。在表現效果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應選擇簡單易行的方法。3.實效性原則。它強調的是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效果,恰當選擇、合理使用是關鍵。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的最佳時機。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現代信)息技術的多樣性,以形體、色彩、動感與音響藝術效果感染吸引學生,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教材的感知。在課堂中現代教學媒體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順利開展教學。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讓學生進入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可以給課文配音,如在講Im going to do long jump.一課時,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三個角色,再配以音樂和動畫,讓學生分角色在下面表演,再到臺上進行表演,學生的感受深刻,學習的知識易于掌握,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生掌握教材的基礎上,也可以給學生擴展知識,給小故事配音,這樣,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大幅度的提高。各種形式的競賽都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教師也可以采用多媒體出示單詞的方式來復習學過的生詞,比如在學習了有關動物的單詞以后,可以設計一個動物園的課件,教師快速出示動物讓孩子說出英文來,并讓孩子憑想像能力來說句子。
(2)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加深印象。處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其思維基本上都停留于對事物的形象認知方面,若在教學時可以把具象的事物和抽象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則可以讓學生對知識內容產生更為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在教學英語單詞時,依靠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情境,同時利用實際生活中常常用到的交際用于針對學生開展有意識的訓練。如 cat、dog 等動物單詞,我們能夠使用幻燈片把這些動物單詞歲對應的動物用動畫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隨后打亂順序讓學生上臺來自己操作,把正確的動物圖片和代表這一動物的單詞連起來,臺下的學生立即進行正誤判斷,隨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朗讀單詞,教會學生進行拼讀,從而進一步的加深他們對這些單詞的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優(yōu)化課堂結構,增進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傳遞教學信息,把靜態(tài)的課堂教學變成動態(tài)的,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促進認識深化,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和提高實際應用能力。以新標準英語第七冊第9模塊為例:一Warmer up and lead in 導入新課,教師出示ppt圖片,引出句型:What happened?二Presentation 語言點呈現,以多媒體動畫展示課文,讓學生看故事,感知故事。結束后再跟讀課文,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三Text learning CD-ROM展示課文故事,形象生動,吸引學生。①呈現新知 引出“西瓜”這個單詞,引發(fā)學生對這個故事的好奇心,為感知文本做準備。運用白板即寫和聚光燈功能學習新詞,提高了學生單詞認讀水平。②學習故事。先整體播放故事,整體呈現,接下來解決與文本相關的問題來學習本課的新詞匯和句型。PPT展示重點句型,效果直觀,形象,有助于學生對重點句型在真實語境中的運用,和詞匯的理解。③鞏固新知。再次播放錄音,聽音模仿,朗讀。四 Practise 擴展理解本課重點知識,表演劇,課件展示醫(yī)院的背景,讓學生扮演醫(yī)生和患者,進行對話:At the doctors Doctor:What happened to you?A:I bumped my head. B:I cut my finger. C:I hurt my knees. D:I fell over and hurt my leg. E:Ive got a cold課件的背景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的情況下,感受運用句型來進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效率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直觀,交互作用,將視頻、圖片等課內外資源有效運用于解決教學重難點當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得到同步發(fā)展。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應用為我們帶來了一種更加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也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在英語單詞教學過程中應當科學合理的應用這一技術手段,將信息技術與英語知識內容科學的融合在一起,不斷優(yōu)化課堂結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春蘭.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英語教學的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6,(28):171.
[2]馬水秀.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的運用[J].科技視界,2016,(2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