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有效的導學,“讓學于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過程,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參與主動性,也有助于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提升。結合“圖形的運動”的教學案例,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發(fā)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提升綜合能力的問題,進行簡單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導學;主要策略
導學模式,是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言的,以教師采用相應的方法策略,而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操作實踐等為主要形式的課堂模式。簡言之,導學教學法就是教師“導”學生“學”“探”的教學模式。導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其主要理論是布魯鈉和奧蘇貝爾的認知學,強調學生的學習以一定的經驗背景為基礎。下面,筆者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導學的策略問題,結合教學案例,加以具體分析,以期與同行共同探討這個論題,實現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
一、以問題導學,設疑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才能產生想學的動力。為此,導學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巧妙設計問題,以問導學,不僅有助于興趣的激發(fā),也利于把學生帶進課堂的學習活動中,激發(fā)起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此,數學教學時,教師應巧妙設疑,讓趣味性、啟發(fā)性的問題,引領學生探究、自主學習的興趣,營建問學、促趣的氛圍,奠定有效課堂的基礎。
問題導學,以問題的形式,引領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和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從而顯著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巧妙設計,以問激趣,營建樂學的環(huán)境。如“圖形的運動”的教學時,課堂之初,教師以簡單的導入語“我們生活的世界處在不停的運動和變化之中,人們不停地研究這些運動和變化,并尋求其中的規(guī)律。我們身邊的圖形,也可以運動和變化,今天我們探討‘圖形的運動,探討圖形的運動有什么規(guī)律。”教師引出教學的主要內容之后,巧妙設疑:我們寫字時,是筆尖在紙上的運動,那么,筆尖在紙上運動,會出現什么?出板報的學生,如果想給大塊的板面涂色,怎么才能做到更快捷?一枚硬幣在平面上旋轉,又會有怎樣的現象……這些問題的提出,引領學生自主探討的興趣,教師再在學生自主思考、主動交流之后,引領學生歸納出“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結論,進而提出問題:長方形紙板圍繞它的一邊旋轉一周,會形成怎樣的幾何體?直角三角形繞它的一條直角邊旋轉一周呢?等,這些問題具有趣味性、探究性,讓學生很容易引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產生探究學習的欲望。
二、以活動導學,以動促動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指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新課標倡導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實現知識的自主構建。這都要求數學教學中,應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和“給予”的落后教學模式,巧妙設計活動,促其動手動腦,讓學生以活動為載體,通過活動的參與,發(fā)現知識、感受學習的快樂,收獲成功的喜悅,實現以動促動的目的。為此,以活動導學是有效導學的又一不可小覷的策略,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教材實際,巧妙設計活動,讓活動激活學生思維、激活課堂,促數學教學更有效。
如“圖形的運動”的教學時,就可以設計“做一做”的活動:將兩塊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的相等邊拼在一起,看一看可以拼成多少種圖形,分別說出每一種圖形的名稱。這個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給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操作的時間,探討出可以拼成的圖形有等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菱形等,其中,等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有兩種形式?;顒拥拈_展,學生不再沉默,課堂也不再沉悶。
活動的設計,還應注重趣味性,趣味性的活動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圖形的運動”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找朋友”的游戲活動,如給出圖片:
讓學生快速找出第二行中的圖形是第一行的哪個圖形旋轉而得到的。游戲活動,實現“寓教于樂”,促課堂更有效。
三、重學法引導,促其會學
“讓學于生”是新課改下的主要理念,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會學,實現“要我學”到“我會學”的轉變。實現這個目的,教師的導學有效性更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從學法的指導上入手,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也學會學習的方法,并促其長智慧、提升學習能力。
仍然以“圖形的運動”為例,教師從導入時問題的設計、活動的巧設等,都突出教學的主導作用,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時,學法的指導更為重要。為此,在學法上巧妙引導,應成為導學有效性的重中之重。如對于創(chuàng)新性的思考題:構建一些圖案,使每一個圖案中都含有2個三角形、2個圓、2條平行線,并給圖案加上適當的解說詞。
對于這個思考題,如果教師不給以方法的指導,學生會感到束手無策。教師可以通過給出范例的方式,幫助學生打開思維之窗,激活學生的思維。如教師給出“兩盞電燈”的圖片,并加以文字解說“我們應該像電燈一樣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如此的引導,讓學生明確了做什么、怎么做,從而設計出更加精美的圖案。
有效導學,除了文章中論述的三個策略之外,還應注重“導學”的多元化,如重難點處導學、知識的遷移運用時導學、在學生學習遇阻時導學等。導學式教學法的運用,有效加強師生、生生互動,促進課堂交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提升,從而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參考文獻:
[1]邊永強.“導學互動”對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影響分析[J].名師在線,2019(36):21-22.
[2]周建華.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19(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