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晴 蒲美琪 楊宇
摘要:本研究基于學生視角,對開展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學習成效進行調查研究。在綜述相關研究基礎上,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構建一個包括知識獲取,自我效能以及外部支持三個維度的在線學習成效分析模型。通過問卷調查后的數據分析結果可知:影響學生在線學習成效的主要因素在于學習資源、自我學習和教師投入等?;谠撗芯拷Y論,給出我們的提升策略,從而為提升大學生在線學習成效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在線學習;學習成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一、引言
2020年年初以來,國家教育部發(fā)布暫停線下教學通知。根據廈門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最近發(fā)布的《大學生線上學習調查分析報告》可知,有97.1%的大學生參加了在線學習。在線學習它所具有個性化、自主性和交互性等特點,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相契合。本文對于大學生在線學習成效影響因素的研究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合聯系其他學者的不同角度以及立足當前我國高校學生在線學習實際提出新的分析模型。
二、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一)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活動,充分體現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學生為中心”的特點。在線學習的特征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相契合,因此本文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
(二)分析框架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可知,知識建構主要需要外部環(huán)境的支持以及個體的主動性相結合。本文將從學習資源、自我學習以及教師投入三個維度分析在線學習成效的影響因素。而學習成效分析本文將選擇從學習成績角度來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大學生在線學習成效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圖一:大學生在線學習成效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
三、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基于廈門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最近發(fā)布的《大學生線上學習調查分析報告》,同時根據安徽大學線上教學實際情況以安徽大學學生為對象收集了有效調查問卷540份。在被調查學生中,男生有137人,占25.26%;女生有403人,占74.74%。
(二)研究方法及問卷設計
本次研究的問卷設計包括三個部分,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自評問卷也即自我效能角度以及學生獲得支持程度評價也即知識獲取和外部支持角度。其中自評問卷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進行評價。本文將采用回歸分析方法,對大學生在線學習成效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三)在線學習成效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1.從學習資源維度
為了解在線學習成效的影響因素,本文以學習成效為因變量,以知識獲取的5個評價因子中的學習資源維度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結果見表1
如表1所示學生在線學習成效主要受在提供材料的多樣性,配套電子教學資源的實用性以及名師名課共享性方面的學習資源等因素的影響。
表1:在線學習成效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學習資源維度)
變量 β 標準誤差 t
提供材料的多樣性 0.034 0.016 2.145
配套電子教學資源的實用性 0.021 0.022 1.997
名師名課共享性 0.045 0.021 3.145
網絡技術 0.013 0.027 1.223
學習環(huán)境 0.022 0.020 1.954
注:/t/>1.96,就說明p<0.05
2.從自我學習維度
其次本研究以學習成效為因變量,以自我效能的4個評價因子中的自我學習維度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如表2所示學生在線學習成效主要受在學習目標的設定、知識體系的建構以及按需選擇學習內容方面的自我學習等因素的影響
表2:在線學習成效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自我學習維度)
變量 β 標準誤差 t
學習目標的設定 0.037 0.020 2.112
知識體系的建構 0.065 0.023 5.189
按需選擇學習內容 0.243 0.027 2.146
自我激勵 0.018 0.018 1.578
注:/t/>1.96,就說明p<0.05
3.從教師投入維度
最后本研究以學習成效為因變量,以外部支持的4個評價因子中的教師投入維度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如表3所示學生在線學習成效主要受教師關注學生進度、教師的指導與反饋以及教師正向價值觀的傳遞三個方面的教師投入等因素的影響。
表3:在線學習成效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教師投入維度)
變量 β 標準誤差 t
教師關注學生學習進度 0.043 0.023 6.256
教師的指導與反饋 0.067 0.022 5.728
教師正向價值觀的傳遞 -0.036 0.025 -2.991
合作學習 0.025 0.021 1.479
注:/t/>1.96,就說明p<0.05
四、提升大學生在線學習成效的策略
針對前文調查研究以及相關分析得出的大學生在線學習成效影響因素,我們提出幾點能夠提升大學生在線學習成效的相關策略。
1.學生方面
課前學習準備階段,注意學習目標的設定。學生可以通過預習等手段對上課內容進行初步掌握,并設定課程學習目標。
課上學習進行階段。學生應保持自律性、注意力同時在線。同時整個學習過程中注意使用合適方法保證知識體系建構的完整性。
課后總結提升階段。課后充分利用教師提供的多樣性優(yōu)質教學資源,完成課后作業(yè),注意思考總結,及時向老師反饋,接收老師的指導。
2.老師方面
課前教學準備階段。根據調查數據分析結果,教師可以準備多樣性的教學資源,注意保證其實用性。除教師自制教學資源外,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優(yōu)質在線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
課中組織實施階段。首先,提升教學方法的交互性,營造活躍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方法的交互性來營造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此外,教師還需要注意合理組織教學內容。
課后指導促進階段。根據研究結果,教師應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課后反饋,盡可能提供有質量的指導。
3.學校方面
最后學校方面則需要進行宏觀調控,確保相關在線學習方案與學校自身學習氛圍與教學安排相適應。
五、研究局限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是沒有考慮學生在線學習的動機問題。但事實上,從理論文獻來看學習動機一直被認為是影響學生在線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其次本研究對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特征和持續(xù)參與關注較少。最后在問卷設計中自評問卷部分數據結構的真實性、可靠性有待觀察。這些都可以在后續(xù)研究中進一步加以分析。
[參考文獻]
[1]Chua Y P,Don Z M. Effects of Computer-base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Test on Test Performance and Test Takers’Motiva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29(5):1889-1895.
[2]Castillo-Merino D,Serradell-Lopez E. An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Students’Performance in e-learning[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30:476-484.
[3]沈忠華,鄔大光.大學生在線學習成效及滿意度的影響因素探究——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20,40(11):25-36+59.
[4]朱連才,王寧,杜亞濤.大學生在線學習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05):82-88.
[5]胡勇,趙鳳梅.在線學習成效的理論分析模型及測量[J].電化教育研究,2015,36(10):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