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桂
【摘要】物理復習是對學生已學物理知識的回顧及物理基礎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屬于高中物理教學的關鍵內容。情景變換法能夠在原有問題的基礎上,通過變化和重新組合創(chuàng)設出新的情景,以鞏固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的認知能力,達到強化學生物理基礎知識應用能力的目的,是高中物理復習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此論述,提出相關教學建議,期望對相關從業(yè)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情景交換法;復習
情景變換法是基于物理背景或是曾經發(fā)生過的情景開展不同的變換或組合,最后再構建一個全新的物理情景。物理知識與物理問題為情景變換法奠定了良好基礎。在高中物理復習課堂上,教師在幫助學生梳理已學物理知識的過程中,科學地運用情景變換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對學生學好物理大有裨益。所以,高中物理教師要充分運用情景變換法來幫助學生復習知識。
一、高中物理情景變換法概述
物理復習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關鍵內容,對于學生打好物理學習的基礎,強化物理知識運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情景變換法是指物理教師在教學時借助某個具體場所,構建形象生動的場景,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得學生身上的非智力因素都能夠得到充分調動,可以從大方向上理解物理知識,并學會從大方向上運用物理知識。在高中物理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讓學生置身于一個真實的環(huán)境當中,或者是讓學生置身于某個特定的模擬情景當中,讓學生思維得到充分激發(fā),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各種物理原理與信息。
二、高中物理復習中運用情景變換法的策略
第一,物理情景結合實際。學生在思考與解決由實際生活情景創(chuàng)造的物理問題時,能夠在頭腦中清晰想象到物理情景,所以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會得到有效鍛煉。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經常會遇到抽象的物理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編題教師想讓學生的物理知識得到再次鞏固,而脫離了學生實際編寫出來的。因此,學生不可以自己在情景當中探究物理過程,這就導致學生無法鍛煉自己的思維。當學生再次遇到實際情景的問題時,就會出現(xiàn)不知所措、無法解答的情況。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多進行實際情景的物理問題解答,讓學生對物理語言文字有更好的理解,從而能在短時間內精準找到與物理知識相關的關鍵詞匯,并在解答當中可以準確運用物理知識理論和公式。例如,物理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牛頓第三定律》這一內容時,會運用到初中曾學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知識,教師可以借助這個知識來為學生構建新的情景,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拔河比賽,讓學生思考:拔河比賽當中雙方具有一樣大小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為什么會有一方在比賽中獲勝呢?對此,教師讓學生思考:影響拔河比賽勝負的因素是什么?拔河比賽的結果是否與牛頓第三定律相符合呢?通過拔河比賽這個生活中會出現(xiàn)的情景,可以調動學生的解題興趣,使得學生可以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有利于學生物理進步。
第二,改變物理情景。高中物理知識幫助學生復習鞏固曾學過的知識,能夠借助傳統(tǒng)的物理問題背景,再為學生構建一個全新的物理情景。當教師對物理情景進行有效改變時,學生在解答物理問題的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習慣性套用課本中的物理公式,導致解題思維被束縛的情況。同時,學生也有可能不理解新的物理問題所運用的情景原型,最后在分析題型時發(fā)生疏漏。教師在開展物理知識復習的時候,要為學生提供新的物理情景問題,讓學生可以在生活實際中對物理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例如,在《摩擦力》的學習中,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學生多認為摩擦力朝著物體移動的反方向。基于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分析騎自行車時前后輪的摩擦力方向,再引導學生畫出正確的摩擦力的方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正常自行車的后輪摩擦力向前,非但沒有阻礙自行車的運動,還成為自行車的驅動力。在這樣的教學情景下,學生開始正確的認識摩擦力。
第三,構建問題情景。物理概念及其規(guī)律的學習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難點內容,這主要受學生思維水平和物理問題的難易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在復習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新知識與舊知識的連接點,且根據(jù)物理知識的規(guī)律來為學生設置恰當?shù)膯栴}情景,指引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重難點。例如,在復習《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這一內容時,可拿剎車作為例子,教師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新情景:貨車以12m/s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進行行駛,在某一個時刻司機開始剎車,剎車時貨車受到阻力作用,但仍然以12m/s的加速度進行著減速運動,這時提問學生在剎車后8s,貨車發(fā)生的位移是多少?教師讓學生根據(jù)此情景進行問題解答,并將班級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兩個小組之間對解題思路進行討論分析,以此來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的學習。
第四,通過實驗來復習。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知識復習時,結合知識點為學生構建實驗情景,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對實驗教學知識的求知欲望,確保復習的順利開展。例如,教師在進行《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內容的復習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鐵球碰鼻”的實驗,讓學生用細線來纏繞重體球,將重鐵球掛在一個設計好的鐵棚上,從而形成一個鐘擺,然后再讓學生把鐵球拉到鼻尖處釋放,讓未做實驗的其他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此時,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會下意識地躲避重鐵球。緊接著,教師指導學生在豎直板上畫出一條直線,讓學生在水平線處釋放重鐵球,再讓其他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此時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重鐵球能夠在水平線兩側達到相同的高度。
第五,通過講故事來復習。大多學生在學習與復習物理知識時都較吃力,這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物理教師在給學生復習知識時,可適當給學生講解一些課外的科學故事,這有利于拓展學生物理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學會在課后閱讀和探索物理知識。例如,物理教師在復習“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知識時,可以給學生講解“天狗吃月”的故事,講解我國民間以及世界各地對日、月食的看法,以此讓學生對《光的直線傳播》有實質的了解,從而鞏固學生這一物理知識點,并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在自然中學習物理知識。
總之,物理知識與生活密切關聯(lián),高中物理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知識時,要能夠運用情景變換法,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物理情景,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更輕松地掌握物理知識,提高物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黃輝.試析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可行策略[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0(3):72-73.
[2]張健.情境創(chuàng)設在超失重復習課堂中的應用——以高三物理牛頓運動定律復習課堂為例[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