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華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有重要地位,不僅貫穿于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還貫穿于更高年級的語文學習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從小學階段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中,獲得良好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目標?;诖?,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作為語文基礎學習的關鍵時期,教師應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與優(yōu)秀的朗讀能力,使學生不僅可以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中情感,明確文中表達技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教學中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合作朗讀模式的融入、競賽機制的設置,提升學生朗讀興趣,使學生在融洽的朗讀氛圍中,完美展示朗讀能力,通過以上培養(yǎng)策略,提升學生朗讀能力。
一、激發(fā)興趣,多媒體設備有效應用
朗讀興趣的激發(fā),在語文教學中是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性因素,教師應給予重視,并結合學生的喜好,借助多媒體設備的教學優(yōu)勢,有效地幫助學生提起朗讀興趣,達成設備應用的有效性。教師在應用多媒體設備時,可以依據(jù)朗讀內(nèi)容的情境展示,使學生深層次理解朗讀內(nèi)容,還可以借助設備將名家朗讀的作品展示出來,使學生學習到真正的朗讀風范,調(diào)動起朗讀欲望。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的朗讀過程錄制下來并通過設備播放出來,使學生透過視頻觀看到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繼而激發(fā)出更濃厚的興趣。
如,在一年級《小青蛙》朗讀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將小青蛙的生活習性、一舉一動靈動地播放出來,使學生在朗讀前,先對小青蛙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青蛙作為水路兩棲的動物,是田地的保護者,我們都應愛護它們。學生在了解后,再展開朗讀,就會情感飽滿,真摯地將自己對小青蛙的熱愛表達出來。同時,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專業(yè)的朗讀主持人的朗讀,通過設備展示出來,使學生可以模仿它們朗讀的語音語調(diào),展開更好的朗讀,提升朗讀能力。教師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可以運用錄制的設備,將學生朗讀《小青蛙》時的生動場景錄制出來并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使學生看到自己朗讀的風范,激發(fā)出超強的朗讀興趣,達成能力培養(yǎng)目標。
二、合作朗讀,融洽朗讀氛圍構建
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具有好動、喜歡尋求伙伴幫助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性格特征,通過分組合作朗讀的模式,使學生在相互交流的氛圍中,完成朗讀訓練,達成構建融洽朗讀氛圍的目標?;诖?,教師在指導學生分組時,可以以前后桌位的四位學生為一小組,引導學生互幫互助中提升朗讀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朗讀合作意識,形成集體觀念感,相互之間通過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升朗讀能力。
如,在《媽媽睡著了》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以分組的模式,展開合作閱讀,大家首先共同針對文中的生字詞進行查找,大家分工協(xié)作,齊心協(xié)力將不認識的生字進行了解;然后小組成員相互配合,第一位學生讀第一段,第二為學生讀第二段,第三為學生讀第三段,第四位學生讀第四段,大家通過這樣的朗讀后,針對自己的不足進行討論,并學習其他同學的朗讀技巧,完善自己的朗讀能力。學生通過合作朗讀,既提高了朗讀的效率,又將朗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效地屏蔽掉,展示優(yōu)秀的朗讀能力。同時,學生們通過合作朗讀,將文中媽媽睡著時的狀態(tài)生動地展示出來,內(nèi)心增添了媽媽的熱愛,培養(yǎng)有效的情感滲透目標。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時,還有效地學習了人物描寫的手法“明亮的眼睛”“烏黑的頭發(fā)”“水汪汪的大眼睛”“波浪似的頭發(fā)”等等,提升朗讀能力的同時,展示朗讀的價值,構建出完善的知識體系與氛圍體系。
三、競賽機制,完美呈現(xiàn)朗讀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還可以通過競賽機制的設置,完美地將學生的朗讀能力呈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綜合性的朗讀比賽,達成展示的目標。比賽的規(guī)則應當以鞏固學生朗讀能力為目標,利用學生小學階段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競賽呈現(xiàn)出更完美的自己。這樣的競賽機制應當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為主,保護好每位學生的自尊心,使每位學生在朗讀競賽后,都受到教師鼓勵性的表揚以及中肯的指正,提升學生朗讀能力以及朗讀自信心。
如,在2年級下學期的第一單元學習結束后,教師就可以針對這個從不同角度描繪春天的單元朗讀,舉辦朗讀競賽,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參與,小組成員一起分角色朗讀《開滿鮮花的小路》,也可以個人參加,情感飽滿地朗讀《找春天》,還可以自己聲情并茂地朗讀《村居》《詠柳》這兩首古詩,還可以心懷感恩、滿懷思念地朗讀《鄧小平爺爺植樹》,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觀察學生的具體朗讀表現(xiàn),以便在評價的過程中有的放矢,給予學生正確的、鼓勵性的積極評價,使學生通過朗讀比賽不僅僅收獲競賽的獎項,還收獲到教師鼓勵為主的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可以一直抱有對朗讀的熱愛,堅持通過朗讀提升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達成對朗讀文本理解力提升的目標。同時,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應對所有學生展開積極評價。
教師:分角色朗讀的學生表現(xiàn)非常好,大家在朗讀中都可以做到聲情并茂,并配合到位,神情專注。
教師:這位同學在朗讀《村居》時,將故事中的人物所要表達的對春天的喜愛,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出來。
教師:我們通過這位同學的《詠柳》,有沒有感受春天的厲害?對,大家都感受到了“二月春風似剪刀”,說明這位同學的朗讀是非常到位的。
學生通過教師幽默風趣的評價,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完成對本單元以“春天”為主題的朗讀鞏固,有效提升了朗讀能力。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語文教學重點,貫穿于整個語文學習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小學階段,通過多媒體設備的有效應用,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并透過合作朗讀,使學生在融洽朗讀的氛圍中展開,還可以通過競賽機制,完美呈現(xiàn)學生的朗讀能力,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使學生在語文教學朗讀培養(yǎng)策略中提升朗讀能力,展示朗讀培養(yǎng)策略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和夏利.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課內(nèi)外,2021(4):296.
[2]吳彩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J].學周刊,2021(8):123-124.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船寮鎮(zhèn)小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