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旭
【關鍵詞】教學反思;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策略
一、初中語文教學反思的作用
1.提高教師教學理念
在教學反思的基礎上,教師參考文獻,相互交流,對教學思想進行深入的總結,形成對教學方法和方法的總結和分析,并將別人的教學理論與自己的觀點相結合,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加強教育觀念,構建起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系統(tǒng)。
教師的教學評價應全面、全面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既要重視理論學習,又要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有高水平的教師才能勝任。
2.加強教師的實踐能力
深入的教學反思,可以促進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在橫向、縱向對比中,不斷地反省自己的課堂行為;同時,要認真、謹慎地對待教學中的問題,要有耐心、認真、負責地對待問題,要相信自己,改善自己的實際行為。例如,對于學生的錯誤,老師不能一味地責備,而要剖析其原因,進行教學反省,在教學中注意觀察,通過談心使其調整心態(tài),使其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基于教學反思角度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策略分析
1.反思師生關系,促進和諧共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只有建立起師生平等、民主的關系,才能使學生消除對老師的恐懼,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敢于提問。只有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學生真正地投入到語言教學中來,從而推動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而要創(chuàng)造一個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就必須要通過賞識、表揚、關心、拉近師生的關系,使他們對老師有感情上的依賴,才能用積極的態(tài)度來回饋老師。
2.反思教育改革,理解學生心聲
(1)突出人文性,更要注重應用性
在實踐中,教師既要突出語言教學的人文精神,又要注重語言知識的應用,二者必須有機結合,才能保證語言教學的順利進行。在語言科學中,人文和應用必須是相輔相成的。但在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一些老師的實際教學方法卻是值得反思的,例如,一些教育工作者片面地以為,新課標改革是對基礎知識的輕描淡寫,而過分強調人文,而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一筆帶過,甚至有人會認為這是一種教育制度的倒退,以往的教學活動,郎朗的讀書聲被生動活潑的教室氛圍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所取代,缺少了文字和段落的欣賞,也就失去了咬文嚼字的動力,使得閱讀起來口齒不清、口不擇言。如果一個學生不能掌握基本的詞匯和句子,那么他的閱讀和寫作就會出現(xiàn)很多錯誤,那就是一個教育的不幸,也是一個老師的責任。因此,在我們目前注重提高教育與教學人的文化的同時,也不能過分地進行"去基礎化",否則會給學生帶來誤導。初中語文教學的基本內(nèi)涵在于:注重人文素質的提高,注重對學生的基本知識的培養(yǎng),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把人文素質和實用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設計更加強調"生成"和"建構",強調"因材施教"、"確保課堂活動的靈活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像往常一樣在課堂上發(fā)揮組織的功能,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給予一定的幫助,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有一件事需要提醒,那就是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并不是讓他們自己去完成,有些老師因為對學生的自主性的培養(yǎng)有了偏頗的認識,導致老師們在課堂上的時間大大縮短,被表面上的熱烈討論所取代,實際上就是學生們在閑聊,老師們甚至還會鼓勵一些不著邊際的答案,用"激勵"來形容。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無法看到的一幕,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只是一個旁觀者,而應該是一個引導者,要對所教授的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找到其中的有趣之處,讓他們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學內(nèi)容要提前做好鋪墊,讓學生自己體驗和發(fā)現(xiàn),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教學改革。
3.反思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與形式,避免"浮夸"與"形式化"
在課堂上,教師通常會在課前設置一個引導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該課程的內(nèi)容,通過播放或解說一些與課程內(nèi)容有關的視頻和故事,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許多初中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的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認為"可有可無",其原因在于學生對課堂教學的關注不夠,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高。這時,初中語文教師要主動地對課堂導入的內(nèi)容和形式進行反思,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首先,教師要對課前引入的內(nèi)容進行反思,考察其與課程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并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前提下,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分析。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不能太"活潑",要做到語言教學的嚴謹,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在教學內(nèi)容上要有一定的理論和知識,而不應該是"調侃"或者"幽默"。其次,初中語文教師要考察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形式與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特征是否相適應。
結語:
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反省,注重對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和形式的考察,防止"浮夸"和"形式化"。反省時,考察了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反省時,考察了教學效果評估的方法,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分層"的評估,從而提高了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和課下的教學質量。希望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特點,主動進行教學反思,對教學方法進行歸納和分析,并根據(jù)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征,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孟愛芹,孟令國.試論基于教學反思角度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與改革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3):249-250.
[2]周麗娟.基于教學反思角度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與改革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