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灶英
摘要:現(xiàn)在的教育已經(jīng)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變,所有的學科教育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的教育,而是是終身發(fā)展素養(yǎng)的教育。所有學科不僅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育人性。小學科學學科也不例外。在科學課的教學課堂上,科學老師要抓住一切機會向小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進而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德育;教學;小學科學
引言
以核心素養(yǎng)為本的新課程改革的內(nèi)涵是科學育人、立德樹人?,F(xiàn)在的教育已經(jīng)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變,所有的學科教育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的教育,而是是終身發(fā)展素養(yǎng)的教育。所有學科不僅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育人性。小學科學學科也不例外。小學科學課程要按照立德樹人的要求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他們的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
現(xiàn)代的教學,不僅僅是傳授學生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這種道德的觀念不但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而且能幫助學生更認真、更努力地進行學習,因而德育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科學課上的德育滲透更能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科學的求知精神。
一、小學科學課堂上德育的現(xiàn)狀
1.對德育的認識不足
不少學校的教師對德育教育知識作為了一種口號,并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不知道德育教育的具體內(nèi)容。他們認為只要認真地進行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成績,那么德育工作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所以這些學校一般都將“教學”作為工作的重心,而德育工作卻擺在一邊?,F(xiàn)在,學校對德育教育越來越重視了,除了專門的品德課之外,其它學科都要進行德育思想滲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教師的思想也要跟著轉(zhuǎn)變過來。
2、缺乏恰當?shù)牡掠椒?/p>
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時,選取合適的方法可謂是重中之重,這一方面是因為學生性格的個性化,畢竟所有的學生不可能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他們都有自身的獨特之處,有人活潑,有人文靜,所以在對這些學生進行德育時,選取的方法一定要合適,要做到“因材施教”,但是現(xiàn)在的學校德育中,存在著很多的“一刀切”的情況,不少教師忽視學生的個性,在進行德育時只是簡單粗暴地采取一種方法;另一方面教學環(huán)境的多樣性也是教師選取德育方法重要指標,課堂上不可能只有一種學生,因而教師的德育方法也必須遵循多樣化的原則,并且要鍛煉能夠處理突發(fā)狀況的能力。
二、小學科學課上德育教育的策略
1.平等互動,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在教學上是授受的關系,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的關系,在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所以教師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德育,一定要秉持著平等的態(tài)度與學生互動,尊重學生,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例如當遇到一個非?!邦^疼”的學生,課堂上隨意說話,影響課堂教學,不聽老師的勸告,有時還會故意跟老師作對,我行我素到油鹽不進的地步,面對這樣的學生,千萬不能因為憤怒而責罵,那樣只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也不要動不動就叫家長,和家長溝通有時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教師最應該做的是放平心態(tài),把自己和學生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作為他們的“朋友”去好好了解學生變成這樣的背后原因,并坐下來和學生好好地談,并且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碰釘子”,學生未必會領會老師的好意,這時候教師千萬不能氣餒,要增加這種平等互動,慢慢地改變學生,引領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2.耐心包容,真誠地鼓勵學生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受不了一點點的委屈,所以教師一批評他,他就跟你對著干。所以,我們做教師的只能耐心教育,用心引導,這樣比一味的批評強得多??茖W課本來就充滿著趣味性,主要目的是鼓勵學生,倘若一言不合便失了耐心,對小學生大聲斥責,那么德育課堂就變得索然無味了。例如當教師遇到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刺頭,且這個刺頭學生還在自己的課上不遵守規(guī)矩,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時,作為老師首先不能因為這位學生的“惡名”而對其冷眼相加,那樣會大大破壞學生的自尊心和對老師的影響,教師最應該做的是肯定與鼓勵學生,包容他之前的過失,站在當下,找到學生的閃光點,換個角度想,這個學生能提這樣的問題,說明他這節(jié)課是認真聽講的,而且能夠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已經(jīng)是非常棒了,教師的鼓勵和表揚,會讓他們感覺到充實,進而燃起他們對于學習、對于優(yōu)秀的向往。
3.挖掘課本教材,滲透德育教育
教科版小學科學的課本教材就是滲透德育教育的好幫手,如果教師可以深入研究每一課的教材,你會發(fā)現(xiàn)幾乎每節(jié)課都有相應的德育教育。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必須深入挖掘課本教材, 找到相關知識與德育兩者的共同之處,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地球家園中有什么》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畫畫的形式,畫出地球家園中有什么,同時引導學生關注自然資源與人類的關系,使他們懂得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要愛護它,從而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又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材料》單元的《神奇的紙》時,引導學生了解紙的發(fā)明歷史以及我國的造紙術對當時世界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所做出的偉大貢獻,從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結語
在對小學生的教育中,除了進行必備的文化知識教學之外,德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內(nèi)容。我們需要根據(jù)這些問題尋找相應的策略,來改變現(xiàn)狀,提升教育效果,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明白,德育最好的進行方法是滲透在科學課堂中的,如果一板一眼地進行教學,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不是教師愿意充當陽光就能照進學生的心田,教師要去了解學生,打開他們的眼睛,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吳杰.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黑河教育,2015(09):70.
[2]閆生杰.談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甘肅教育,2013(24):48.
[3]張小東.淺談小學科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1,5(03):69-71.
[4]賈淑花.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淺談德育教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滲透[J].甘肅教育,2009(23):49-50.
[5]王翠.智慧校園環(huán)境下小學德育教育的路徑分析[J].小學生(下旬刊),2021(04):63.
[6]達盛文.提高小學德育教育實效性的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1(25):111-112.
[7]王東金.探討在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如何構建小學科學高效課堂[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5):55-56.
廣州市增城區(qū)荔城街夏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