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婷
摘要:勞動教育是新時代教育綜合改革全面發(fā)展的有機構成,而家庭是勞動教育的主要場所。在勞動教育方面,教師應積極地對家長進行指導,轉變家長的勞動教育觀念,在勞動教育方面形成家校的合力。
關鍵詞:勞動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合力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1-0098
對于家庭勞動教育的定義,筆者認為家庭勞動教育并不僅僅是一門課,也不是單純培養(yǎng)學生學會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這些勞動技能,也重要的是借助勞動實踐指向習慣、意識、責任感,從而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生活樂趣,讓他們在勞動中感受到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只有達到這樣的效果,勞動教育才會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在動力。圍繞著這幾種認識,筆者以班主任為角度從理念轉變、方法指導、合作評價等方面參與和指導家庭的勞動教育。
一、嘗試“沙龍式”家庭勞動教育方式,提升家庭勞動教育意識
家庭勞動教育具有最初性、直接性和連貫性,對孩子健康成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了解學生家長對家庭勞動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從而確定家庭教育的具體內容與指導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筆者就家庭勞動教育指導現(xiàn)狀進行了專題調研,以此分析原因并尋找提升家校共育效能的有效途徑。通過問卷星調查,筆者發(fā)現(xiàn)主要問題如下。
問題一:由于勞動教育與考試關系不大,許多家庭重視不夠,家庭勞動教育逐漸被邊緣化,學生勞動習慣培養(yǎng)被削弱。
問題二:生活水平逐漸優(yōu)越,孩子情感上排斥勞動,覺得勞動就是干苦力,沒有勞動意識,缺乏勞動觀念。
問題三:孩子長時間玩電子產品,作息時間紊亂,孩子不會勞動、不愿勞動成為普遍現(xiàn)象。
其他:親子時間不夠,祖輩帶娃管不了,我們班上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生活在“421”(老人4位,父母2人,孩子1個)的家庭結構中,父母雙職工確實無暇分身。
于是,筆者嘗試創(chuàng)新“沙龍式”家庭教育方式,從而提升家庭勞動教育意識。通過微信家長“云沙龍”群轉發(fā)家庭教育學習資料并推送有關文章,解答家長在教育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家長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并讓家長認識到:父母是子女的啟蒙教師,又是終身教師,并把這些成功的經驗記錄下來給其他家長分享,幫助自己和其他家長更加科學有效地培育孩子。綜上,關于家庭中勞動教育的實施,教師應積極介入指導,使家長認識勞動和勞動教育的價值,深刻理解人與勞動的關系,這也是激發(fā)勞動教育內在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二、創(chuàng)立花式家庭勞動教育方式,培養(yǎng)家庭勞動教育習慣
在抗擊疫情居家學習時期,筆者進一步加強了與學生家庭的聯(lián)系。正是在此時,家校雙方發(fā)現(xiàn)了對學生在家進行勞動教育指導的契機。家長體會到了教育的全面性,勞動的育人價值得以體現(xiàn)。筆者作為班主任,積極地組織了線上的勞動教育指導和勞動教育展示活動,在具體內容和方法上給予家庭指導,使家長能結合家庭的情況有效地指導兒童勞動意識、勞動態(tài)度、勞動能力的發(fā)展。
筆者發(fā)現(xiàn),通過云平臺,家庭勞動完全可以常態(tài)化地成長起來,通過一周一次的主題引領,賦予勞動有趣的名稱和形式,讓學生找到家庭勞動的樂趣。勞動主題可大可小,可結合幾個重大節(jié)日設定有意思的標題。比如婦女節(jié)時“媽媽你不要動,我來!”;國慶節(jié)的“家庭出行計劃和指南”,既溫馨又有實際意義;平時也聚焦小的主題,比如讓學生化身為廚師,“跟著抖音學做一道美食活動”;讓學生成為“專業(yè)清潔員”,嘗試各種方式清潔家里某處存在已久的頑固污漬等;在今年暑假期間,筆者還設計了一個“我和我的家鄉(xiāng)”勞動項目,聚焦一處,持續(xù)深耕。比如,筆者以“家鄉(xiāng)美食”的勞動項目比賽,從最基礎的涼菜學習、熱菜學習、面點學習等不同模塊進行分類評比。如歪七扭八的創(chuàng)意端午粽,可憐又可愛的面點小動物,看不出形狀但據說格外爽口的東北大拌菜,在奶奶的幫助下需要一整晚才能蒸好的崇明糕。看著假期這一張張微信朋友圈的美食靚照,筆者不禁感慨其實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限的。從2020年3月網課開始至今,家庭勞動活動每日常態(tài)開展。有的孩子已經將一項或幾項勞動形成了勞動習慣。從粗枝大葉開局,到持之以恒干中求進,慢慢就會發(fā)現(xiàn)在“做中學”帶來的驚喜變化。在家庭勞動教育路上,孩子收獲進步與成長。家長持續(xù)提升家庭教育效能,讓家庭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港灣。
三、激勵家庭勞動教育評價,促進家庭勞動教育后勁
為使學生的勞動教育得到常態(tài)化地有效實施,筆者充分運用評價的導向和促進作用,結合勞動過程進行自我評價,記錄勞動心得,分享勞動的收獲與快樂。筆者將班會課開到了網絡上,通過班會課組織孩子們展示在家勞動的成果,這也是對孩子勞動教育的過程性評價。筆者為每個孩子建立了檔案袋,用檔案袋的方法記錄孩子勞動教育的過程及成果。在開學復課后,也將繼續(xù)這一工作,一是收集孩子的勞動過程資料,二是定期組織勞動教育成果的展示,邀請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其中。三是不斷地曬出學生的勞動成績,點燃學生的勞動熱情,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勞動習慣的落根。這樣,有了同伴的激勵性評價,學生便可以收獲及時的滿足感,為后續(xù)的勞動攢力蓄勁。除此之外,筆者通過班級朋友圈分主題刊登本班勞動成果,譬如垃圾分類主題教育,桌面清潔技巧指導主題等,將體力勞動匯總為班級智慧,供大家一起學習。
四、結束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梢姡瑒趧咏逃粌H是生活技能的賦予,更是一種新觀念培育。在勞動中不僅可以磨煉學生意志、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能夠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這樣,學生從勞動中能夠體驗到生活的樂趣,從中獲得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智慧。
參考文獻:
[1]姚芳.學校與家庭形成勞動教育合力的實踐策略——基于班主任工作的視角[J].教育科學論壇,2020(20).
[2]朱權華.“家校共育”中家庭教育指導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0(22).
[3]劉軍豪.陳鶴琴家庭勞動教育思想的內涵、原則與路徑[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8).
(作者單位:上海市呼瑪中學2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