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惟嘉 李鍵 周光凱 郭明洋
摘 要 為更好推進新時代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書院制作為我校教育改革的一種積極探索和有效嘗試,成為我校以學生公寓為育人平臺的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重大教育改革,同時也為學生更好更快發(fā)展提供了符合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平臺與空間。朋輩教育是近幾年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熱點,本文就已實行書院制的哈工大(威海)為例,探究實現理工科高校朋輩教育的新路徑,并就如何優(yōu)化和加強以微社團為載體的新型朋輩育人模式進行積極探索。
關鍵詞 書院制 理工科高校 朋輩教育 小微社團
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68
The Path of Realizing New Peer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y System
——A case study of the students' micro association in the Academy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ONG Weijia, LI Jian,ZHOU Guangkai, GUO Mingy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college production is an active exploration and effective attempt of our school education reform, which has become a major education reform of new talents training based on student apartment, and also provides a platform and space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better and faster. Peer education is a hot spot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w path to realize peer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how to optimize and strengthen the new peer education mode based on micro community.
Keywords academy syste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peer education; small and micro organizations
書院制高校教育是在傳統高校教育基礎之上的創(chuàng)新,是一種有效的嘗試。為了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更好地實現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通過采用“學院—書院”協同育人模式積極開展書院建設,逐步形成了書院與學院融合、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融合、導師與學生融合、領袖個性與群體融合、跨年級與跨學科融合、共性與特色融合、學習與養(yǎng)成融合、活動與文化融合的“八融合”式哈工大特色書院。而朋輩教育作為高校學生管理的有效探索,也是當代大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教育模式,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育載體與教育形式。哈工大(威海)書院制微社團的成立是我校新時期在書院制視角下對新型朋輩教育路徑的新探索,“學生微社團”相較于大型社團活動形式及地點靈活,更具針對性,參與感強?!皩W生微社團”立足書院,立足學生公寓,使學生報名及參與更便捷,“學生微社團”的成立,試圖從現代書院制高校教育中實現多角度思考。
1 書院制管理模式下朋輩教育煥發(fā)新活力
隨著時代發(fā)展,對新型朋輩教育實踐的探索也逐漸增多,理論不斷深化,各大高校也逐漸將朋輩教育融合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對高校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首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書院管理模式是以學生公寓為單位,這種公寓管理模式為新型朋輩教育的開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環(huán)境。新型朋輩教育是在學生群體中尋找典型領袖和事跡,使學生群體能夠彼此間更充分的交流、更有效的促進,進而達到共同進步。不同學院、不同年級混合住宿的書院制模式,可以使新型朋輩教育得到更好的開展。
其次,以學生公寓為單位的書院管理模式為新型朋輩教育的開展提供了靈活、便捷的場地需求。學生公寓是學生大學生活中的重要場所。書院制管理模式下的學生公寓并不只注重傳統的住宿功能,而是將其發(fā)展為大學生的第三課堂,在保留住宿功能的基礎之上,為大學生提供交流學習、休閑娛樂、創(chuàng)新競技等社團活動場所,為新型朋輩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場地保障。
在高校各大學生社團經過“百花齊放”良好開局后,所面臨的經費、場地、專業(yè)指導老師等相關因素制約的困境,導致大型社團在實現新型朋輩教育中難以發(fā)揮有效作用。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立足書院管理模式的“學生微社團”應運而生。
2 “學生微社團”與新型朋輩教育發(fā)展的契合
微社團是由具有共同興趣、愛好和目標的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不影響學校正常秩序的前提下,規(guī)模較小、針對性強、分類明確、活動形式靈活多樣的開放性學生社團組織。微社團形式廣泛多樣,涵蓋思想政治類、學術科技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類、文化體育類、志愿公益類、自律互助類、就業(yè)實踐類等類別。在有針對性的滿足現代大學生個性化需求、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效果上相較于大型社團有顯著提升,受到青年學生的信賴和學校的好評。
2.1“學生微社團”與新型朋輩教育參與主體上的契合
“學生微社團”也充分彰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在這一點上,“學生微社團”與新型朋輩教育,他們的參與主體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中都充分展現出自身的主體地位?!皩W生微社團”作為高校新型朋輩教育的新路徑,將新型朋輩教育模式運用于書院制小微社團,學生作為社團各項活動與建設的參與主體,發(fā)揮主導作用。以“學生微社團”為載體,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發(fā)揮新型朋輩教育中朋輩導師的作用。
2.2“學生微社團”與新型朋輩教育活動方式上的契合
“學生微社團”一直以“豐富校園文化、傳承校園文明”為宗旨,充分發(fā)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著力凸顯書院文化品牌,形成了“身勁如松”健身俱樂部、傾風配音社、窩工阿婆主俱樂部等大學生喜聞樂見、頗具影響面的品牌小微社團。利用現代傳媒互動性、開放性、迅捷行的特點,這為新型朋輩教育運用于小微社團提供了理論上和現實上的可能性。根據調查數據表明,學生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想朋輩群體尋求幫助、傾訴的比重遠遠高于向家長、老師。這說明在小微社團中,朋輩教育能更好發(fā)揮引領作用,朋輩教育作用進一步加強。
2.3“學生微社團”與新型朋輩教育發(fā)展目標上的契合
通過學生領袖和典型引路能夠在朋輩群體中通過交流學習、分析,進而實現共同成長。在朋輩教育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可以隨時轉換角色。這與社團活動的目標是契合的。共青團中央和教育部聯合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指出,高校學生社團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才就業(yè)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書院制“學生微社團”為新型朋輩教育在學生中良性作用的發(fā)揮提供了更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的載體。在社團活動與社團文化的建設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典型,朋輩引路,吸引青年學生參與其中。
3 書院制視角下“學生微社團”育人模式的探索
高校社團作為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繁榮校園文化的第二課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的壯大,充分發(fā)揮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在大學生成長成才和校園文化建設與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哈工大(威海)書院制管理模式以學生宿舍為重心,采用“學院--書院”協同育人模式積極開展書院建設,宿舍教育在書院制管理模式推行使用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皩W生微社團”立足書院,以其獨有的功能性、趣味性、多樣性、靈活性來吸引書院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來滿足心理、文化、生活、社會等需要,獨具以下功能:
3.1突出重點,凸顯學生公寓教育重要性
書院制管理模式以學生公寓為重心,以學生公寓為載體是哈工大書院建設的一項創(chuàng)新。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學生公寓是對個人成長有著重要影響的環(huán)境?!皩W生微社團”可以借助以學生公寓以及公共空間為主體開展的各項活動,在方便學生參與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提高實踐力、增強理論性的平臺。
3.2增強書院感召力,更好呈現“八融合”式哈工大特色書院建設模式
哈工大書院建設一直秉承“以學生為本,以書院為載體,以學生成長成才為目的,以社團為主線,以師生、生生互動為方式,以書院為載體,從而營造一個‘一站式的個性化、共享式學習和自由選擇與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形成泛在通識教育的平臺/第三課堂,實現哈工大學生的求知、增能、成才”,呈現出“八融合”式哈工大特色書院建設模式?!皩W生微社團”以此為契機,立足書院,以學生公寓為單位,開展“導師帶你讀經典”“品味書香”下午茶、等豐富多樣的小規(guī)模社團活動,逐步增強學生對書院制管理模式的認可。
3.3繁榮校園文化,推進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深入開展
“學生微社團”較高校中的大型社團、形式更為新穎、靈活。同時能更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學生社團是學生憑興趣自發(fā)組織的,它鼓勵出怪才、出奇才”。小微社團科創(chuàng)活動的開展立足書院微社團科創(chuàng)俱樂部。作為小微社團,無論是組建、發(fā)展、建設探尋等方面,都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創(chuàng)新過程。尤其是“學生微社團”在組織上相對獨立,可以依據成員的主體意愿自主自愿的開展富有創(chuàng)造力,貼合實際的活動,成員可以自主思考,這種自主性相較于其他大型社團組織,更有益于喚醒和激發(fā)青年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目前書院制微社團科創(chuàng)俱樂部有“華為俱樂部”“浪潮俱樂部”“百度俱樂部”、等貼近學生專業(yè)、增強融合教育的科創(chuàng)俱樂部。
“學生微社團”作為哈工大書院制管理模式下新型朋輩教育的一項有效探索,是牢固校園文化生活主陣地、提高全校青年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嘗試。立足書院,充分發(fā)揮學生公寓的載體作用,發(fā)揮小微社團的群體效應和育人功能,將新型朋輩教育貫穿到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全過程,最大限度地激發(fā)青年學生的拼搏奮斗熱情,最大限度地推動青年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實踐,力爭在“學生微社團”自身建設上取得長足發(fā)展,在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上取得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方網站.
[2] 陶宏.論朋輩教育模式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以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商學院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1,(22).
[3] 朱建征,齊家.校園文化治理視角下的大學生社團發(fā)展策略[J].學理論,2015,(27):129-130.
[4] 丁曉慧.論大學生活第三空間的構建——以圖書館轉型為例[J].當代教育科學,2016,(2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