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軍
摘? 要:新課改的實行,促使高中美術教育職能發(fā)生變化。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yǎng)讀圖能力。從教學實踐的視角來看,現行教學方法無法獲得預期效果。為了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本文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進行研究,以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中美術;讀圖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前言
近些年,我國致力于推動高中教育改革。美術作為高中教育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應走在改革的最前沿。但事實并非如此,很多教師一門心思抓進度,疏于對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一天不解決,學生發(fā)展一天就不能平穩(wěn)。為此,本文結合自身學習和工作經驗,探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一、視覺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要想了解作品內涵,首先應當善于觀察。因此,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視覺感知能力,讓學生能夠發(fā)現美術作品的造型、色彩等信息。
上課之初,播放世界名曲《出埃及記》,以此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同時,呈現多張畫作,錘煉學生的感知能力。有學生說:“我十分喜歡《拾穗者》這幅畫,繪畫風格屬于田園風。在畫中可以看到,三個撿拾麥穗的老婦人,在其身后是高高的麥垛?!庇袑W生說:“我組重心放在觀察《打石工》這部作品上,畫中有兩個工匠,一身襤褸衣衫,頂著烈日辛勤勞作。”有學生說:“在《思想者》中,作者將勞動男子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只見該男子作思考狀,就不知道他在想寫什么?!庇袑W生說:“看著《1808年5月3日的槍殺》這幅畫很有感覺,畫中描繪出兩方勢力,一方是起義者,一方是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者將槍對準起義者,好像下一刻就要開槍。在昏暗的環(huán)境中,只見槍口處凜冽的寒光,以及起義者身上明亮的火光?!边€有學生說:“《梅杜薩之筏》這幅作品,意在表現出大海的無情,以及人類的無助。面對驚濤駭浪,有人奄奄一息,有人奮力呼救?!?/p>
見學生能夠準確描繪出作品造型,教師就可帶領學生分析色彩。在分析前,再展示一遍圖畫,并提出幾個問題。問題有:在《拾穗者》中,是以哪種色調為主?老夫人的服飾上能看到哪些色彩?在《打石工》中,又以什么色調為主?在《1808年5月3日的槍殺》這幅畫中,作者采用何種色彩?統(tǒng)治者和起義者身上的色彩是否存在某種聯系?《梅杜薩之筏》中又用到哪種色彩?一段時間后,各小組有了答案,并派出代表回答。有學生說:“在《拾穗者》中使用了大量的金黃色,以此凸顯豐收的景色。老婦人身上除了黃色外,還使用到紅色和藍色?!庇袑W生說:“在《打石工》中,大量使用綠色和黃色,只在畫作的右上角看到一抹藍色?!庇袑W生說:“《1808年5月3日的槍殺》的背景顏色比較暗,借助微弱的火光,能看到一個起義者上身穿著一件白色寬松長袖T恤,下身穿著一件黃色寬松褲子。作者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表現出起義者的偉大?!边€有學生說:“《梅杜薩之筏》的整體色調偏暗,只能看到白色的尸體和紅色的布巾?!?/p>
最后,進入點評環(huán)節(jié),教師說:“很不錯,你觀察都比較仔細,也能正確回答出問題。看完這些作品,你們內心一定有想法,請用簡練的語言表述出來?!庇袑W生說:“老婦人很樸實?!边€有學生說:“《思想者》給人呈現一種靜態(tài)美?!?/p>
二、視覺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鑒賞教學的本質就是利用“引導”方式強化學生的感知,讓他們對美有一個更為準確的判斷。要想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在課堂上,依然以《出埃及記》為背景音樂,以《自由引導人民》為鑒賞對象。對表達方式不設限,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體驗感,以便掌握作品內涵,領悟作者情感。有的小組選擇使用肢體語言來呈現造型形象,雖然表演不夠專業(yè),卻仿佛將時間拉回到那個年代。飾演旗手的女生,激勵鼓舞大家,一同為了自由而戰(zhàn)。有的小組決定采用語言表述方式,情緒飽滿地說到:“在這一作品中,既能看到豐富的色彩,也能看到奔放的筆觸。作者想以此來體現自由女神的勇敢與堅定的信念?!边€有的小組從浪漫主義視角來剖析畫作,這幅畫擁有很強的感染力,意在傳遞自由誠可貴的信念,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從這部畫作中能夠獲得啟發(fā),做人做事要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以及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
在各組匯報結束后,臺下學生紛紛陷入沉思。不一會,不少學生就露出笑容,說明他們已經掌握發(fā)現美的竅門,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三、視覺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美術教學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心中有墨,出口成章。在提高感知和審美能力的同時,也決不能忽視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3]。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找到畫作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從中汲取藝術元素,組合成一個創(chuàng)意方案。
經過積極思考后,學生提供了很多奇思妙想。有學生說:“看到《思想者》后,我有一個想法,能不能以此為造型制作一款臺燈。將燈泡放在頭頂或眉心,角度剛剛好?!庇袑W生說:“品鑒完《1808年5月3日的槍殺》,我的感觸頗深。我想設計一場舞臺劇,用以告慰革命先烈。同時,向世人傳遞一個想法,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珍惜。”還有學生說:“我很喜歡《拾穗者》這幅畫,雖然畫面簡單,但內涵豐富。我有一個想法,說出來大家探討一下。對照片進行處理,只留下外部輪廓,用來當做班徽,以體現班級的團結,以及我們奮勇向前的決心?!?/p>
四、總結
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新問題如影隨形。當然,高中美術教學弊端日益凸顯,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必須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學生的讀圖能力顯著提升,這對其今后的成長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王柳芳.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培養(yǎng)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9(10):158-159.
[2]成夢嬌.關于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培養(yǎng)方法[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6):242.
[3]吳弦芬.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培養(yǎng)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20(12):176-177.
(作者單位:洪江市黔陽一中,湖南? ?洪江? ?41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