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蕓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作為教育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重視對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確切落實,不斷嘗試對閱讀教學的有效改革,引導學生運用正確、合理的方法開展閱讀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顯著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2-0018
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新課標指出:在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中,可以提升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有助于學生對世界產(chǎn)生更為充分的認知。通過良好的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拓展學生思維,使其能夠在閱讀學習中更為深入地了解文本,深刻體會到文字自身所具備的無限魅力,進而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重視對閱讀教學的落實,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其綜合能力,進而使學生能夠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與生活態(tài)度。同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深入探究,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審美水平。
二、閱讀教學的改革對策
1.重視興趣激發(fā)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重視對教材作用的充分發(fā)揮,以教材內(nèi)容為載體,對其中蘊含的豐富知識進行講解,以為學生的閱讀學習打好基礎。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只重視對相關知識的傳授,會使得教學活動變得單調(diào)、枯燥,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十分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高效、順利開展。由語文學科本質(zhì)角度而言,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如果只是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學習,會明顯增強教學活動的呆板性。所以,教師在組織與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由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著手,讓學生喜歡上閱讀學習,并自主、積極地對教學知識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活躍性,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深刻感受到閱讀學習的樂趣。
2.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開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主體地位的突顯,及時對自身角色進行有效轉(zhuǎn)變,進而使自身的組織、引導所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懂得換位思考,由學生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學習水平,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注重對學生思維的有效創(chuàng)展,給予學生充分尊重,使其能夠大膽展現(xiàn)自身想法,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語文是一門具備較強開放性的學科,面對相通的一個問題,可以找到多種不同的答案,并且答案并不固定。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思考的有效引導,如果學生出現(xiàn)獨特想法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給予及時肯定與認可,而對于一些不合理的想法,教師必須給予有效引導,但不要直接進行反駁、批評,避免影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特別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依照自身思維左右學生,對其思維發(fā)散造成約束,這十分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只有得到認可、鼓勵,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其更好地融進閱讀教學活動中。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明確,以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顯著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3.構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俗話有云:“一篇好的文章就像是一頓美餐,讓人垂涎三尺,想要盡情地享受一番?!蓖硭茫ㄟ^對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的有效構建,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對任何事物都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這種心理進行確切把握,并在此基礎上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以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例如,在《草原》一文的教學中,因為課文的篇幅較長,為了對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進行維持,教師可以對歌曲《童年》進行播放,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然后由教師進行范讀,引導學生對文章情感進行深入了解,使學生產(chǎn)生頗具自身個性的感想。這樣,不僅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相應的閱讀要求,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4.注重閱讀拓展
在實際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以點帶面的方法,由教材閱讀內(nèi)容出發(fā),組織有效的群文閱讀。這樣不僅可以開闊學生視野,還能夠讓學生基礎得到有效夯實。例如,在《小池》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yè)。在對古詩詞進行學習后,教師通常會讓學生對古詩詞內(nèi)容進行抄寫、背誦,這樣只能讓學生對詩詞進行熟練掌握,但卻無法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所以,教師可以對傳統(tǒng)的作業(yè)形式進行變革,要求學生課后通過多種手段,對一些有關于“荷花”的詩詞進行查找與整理,然后運用一堂課的時間,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飛花令”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每個小組需要依次說出有關于荷花的詩句,最后說出詩句最多的小組獲勝。運用游戲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對同一主題詩句進行了解,使其深刻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5.生活化教學
在《慈母情深》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中理解文章核心語句的寓意,感悟作者所想,以引導學生對親情進行感受。閱讀前,教師可以對相關問題進行設置,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閱讀。然后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時代背景進行剖析,以及幫助學生對文章寓意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領悟,加深學生對親情的理解,懂得母親的用心良苦,從而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強動力。
參考文獻:
[1]吉婭俊.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97-98.
[2]蓋成剛.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2):239.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一小學34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