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艷
【摘? ? 要】我國的高中英語教育在近幾十年的教育實行過程中,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掌握英語學科基礎知識以及形成英語學習的基本技能,卻忽視了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沒錯,但是對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疏忽是當下英語教育的重大失誤。
【關鍵詞】高中英語? 思維教學? 批判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59
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利用已經(jīng)掌握的閱讀技巧從英語文本中獲取英語內(nèi)容的主要信息,獲得相關的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英語語法知識。這樣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比較注重學生對英語文章中信息的獲取和技巧的練習,但是沒有引導學生閱讀之后對文章進行思考。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沒有自己的觀點與理解,只是單純地接受作者的觀點與想法,更不用說去分析、質(zhì)疑、批評文章的內(nèi)容。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缺失對學生之后的求學發(fā)展會有消極的影響。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能夠促進我國英語教育水平的提升,促進核心素養(yǎng)人才的培養(yǎng),是高中英語教育工作者應當身體力行的首要任務。
一、培養(yǎng)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意義
批判性思維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高中英語教育太過注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要求學生具備發(fā)現(xiàn)教學文章的錯誤和找出內(nèi)容不足的能力,還要求學生有在文章中關注內(nèi)容的優(yōu)點和學習文章長處的內(nèi)涵。批判性思維雖然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從長久看來,批判性思維對學生的求學發(fā)展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批判性思維已經(jīng)是國外教育的一個熱點內(nèi)容,在80年代,批判性思維教育已經(jīng)是美國教育改革的核心。我國著名學者谷教授認為:“批判性思維是發(fā)展和完善人們的世界觀,并將其高質(zhì)量地應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的思維能力。”這樣的思維能力正好對應了我國新教育改革對青年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批判性思維有助于學生運用智慧對各種事實和觀念進行獨立分析和判定,讓學生養(yǎng)成不盲從他人、不以自我為中心、信仰科學、追求真理的良好習慣。批判性思維還有助于學生更清晰更全面地認識事物,讓學生不會輕易地浮于表面去觀察世界,更有助于學生充分理解所掌握的知識,也有利于學生擴展眼界,能夠更有層次地思考問題。
批判性思維鍛煉的主要是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通過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形成更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批判性思維講究清晰性,即思考問題時要有條理,保持嚴謹?shù)膽B(tài)度,還要求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著眼于問題本身,以問題主體為中心進行思考,解決問題時分清主次關系,只思考和研究問題本身相關的信息和邏輯,不對其他關聯(lián)性不大的問題進行過多探討。
批判性思維還有一致性、正當性、預見性、自主性、公正性的特點。批判性思維不是個人感情的發(fā)散,不能包含否定和貶低他人的思想,是一種積極獨立的進取性思維。批判性思維者不可能消極地進行思考,會積極主動地探討話題;批判性思維要求不能依賴個人感覺或者直覺,而是講究證據(jù)與事實;批判性思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生活中的各種事件,推測各種事件的成因與可能發(fā)生的結(jié)果;批判性思維有一致性的要求,不能有自相矛盾的觀點或者想法,因為這樣的觀點或者主張必然有一個是錯誤的。批判性思維促使學生在學習研究的過程中保持信念和思維的一致。
二、在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我國新教育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要符合新課程的需要。新時代的高中英語教育應當改變以教師教授、學生吸收為主要教學方法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采用符合新時代、新社會、新發(fā)展的教學方式。雖然我國教育改革一直在穩(wěn)步推行,教育水平相比于之前有了穩(wěn)步提升,但是現(xiàn)在的高中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仍然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一)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
現(xiàn)在的高中英語教育方式仍然注重對“雙基”(英語基礎知識,英語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與訓練,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教學目標僵化,阻礙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加強了學生對單詞、句型、語法的把握,讓學生對文章表層的意義有了理解,但是忽略了文章的整體結(jié)構(gòu),導致學生無法對文章整篇的意義進行深入挖掘與探索,導致學生對文章沒有自己的解讀與思考,也沒有對整篇文章的延伸研究。如果學生不能做到對文章實際意義進行思考,這樣的英語課文教授可以說是非常失敗的,最重要的英語文章成為詞匯、句型和語法學習的工具,只學會這些技巧的學生就像一本英語詞典,“詞典”沒辦法拓展自己的思維,對文章進行深度思考。
(二)教學重心失衡
現(xiàn)在的高中英語教育過度地將教學中心放到詞匯、句型和語法學習上,雖然詞匯、句型和語法是高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但是當英語課堂教學中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都要圍繞這三者展開的時候,英語的教育就出現(xiàn)了問題。因為這三者是基礎,中國語言的教育就是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學習基礎,只不過小學學習的是簡單的基礎知識,而高中學習的是復雜一點的基礎知識。
如果將英語教育的重心完全放在基礎的鞏固上,那么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升將會非常困難。一些教育工作者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過度重視基礎的講解,認為英語閱讀的教育就是單純地教授單詞的含義用法、句型結(jié)構(gòu)、語法規(guī)律、文章含義等。對英語文章內(nèi)容的深層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在含義卻避而不談,對文章的觀點不加分析,對文章的內(nèi)容也不進行深入講解;對于非本國語言的文章所表達的內(nèi)在含義是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者所講述的文化觀點是否正確,文章的中心思想表達了什么,對于文章的其他關聯(lián)性文化是否能夠為學生引出,都一概視而不見。
英語教育是一門語言教育,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就可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學習不同的語言文化,首先要了解這個文化的內(nèi)核,只有理解文化本身的核心價值與理念,才能更好地學習他們交流的工具,即該文化的語言。
(三)新興技術設施運用不成熟
在如今科技蓬勃發(fā)展的時代,課堂多媒體已經(jīng)成為輔助教學的優(yōu)秀工具,對于英語教育更是如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情況、人民的生活狀況、國家的地理風貌和節(jié)日文化習俗。通過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英語課堂可以異彩紛呈,充分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和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但是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還不太成熟。一是長期的傳統(tǒng)教學習慣難以改變,二是認為多媒體手段教學并無太大作用,三是多媒體的運用完全是為了“用”而用,沒有發(fā)揮出實際的效果。
在新教育改革之后,很多學校將多媒體的運用作為評價教學公開課時的一項重要指標,導致很多教育工作者將多媒體教學的真正作用拋之腦后,把多媒體教學作為體現(xiàn)自己教學水準和技術的工具。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活躍交流和溝通的一種實踐活動,運用多媒體教學確實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開闊學生的眼界,但是不成熟的使用方式會導致教學模式固化,學生的思路得不到解放,只能按葫蘆畫瓢地跟著教師的課件學習,不但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這樣不成熟的多媒體教學會影響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在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期,將其固定在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中,多媒體的不當使用勢必會導致學生求知欲下降,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高中英語教學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策略
批判性思維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具備這種思維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當前英語教育工作者亟需研究的課題。
(一)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展開。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學生眼中是一個非常嚴肅、威嚴的形象,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這樣的不平等關系其實并不利于教學工作的展開。平等自由的師生關系可以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的展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課堂交流的發(fā)展,進一步促進教學目標的良好完成。
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師生的關系是一種近乎“上下級”的關系,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要聽什么,記住什么,學生很少將自己的想法與教師進行交流,在長時間的壓抑下,學生對課堂教育的思考頻率會逐步下降,批判意識難以得到發(fā)展,阻礙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學生“問”的能力
疑問是科學進步的動力,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通過在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問題的能力,能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思考的頻率。在基礎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發(fā)展批判性思維的關鍵策略。
一個獨立的個體,只有通過獨立思考產(chǎn)生問題,才能更好地理解學習的內(nèi)容。如果學生不具備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出問題的能力,那么他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是非常低的。因此,教師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行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鍛煉,進一步提高英語教育的成果。
四、結(jié)束語
批判性思維是現(xiàn)在社會對人才的新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讓英語教學的課堂成為思維發(fā)散的海洋。新時代對人們英語水平的要求已經(jīng)不僅僅是認識單詞、掌握語法,學生能針對英語內(nèi)容講出自己的理解、提出相關的問題才是新時代對英語素質(zhì)教育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凌.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教材中批判性思維的體現(xiàn)——以“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44):337-338.
[2]倪仁宗.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探究——以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fe we live公開課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20,20(13):63-64,74.
[3]周麗萍.尋找創(chuàng)新性提問切入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高中英語新課標觀照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江蘇教育,2019(03):37-40.
[4]魏居善.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以Unit 3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fe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8,18(24):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