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芬
摘要:美術是初中階段的學習科目之一,也是素質教育的課程代表。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社會對初中美術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目的在于通過美術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美術作品能記錄和反映生活中的美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審美能力,提高藝術性思維,為社會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外界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思維能力發(fā)展迅速,在這一時期適合培養(yǎng)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美術課教學;興趣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7-0125
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美術的意識,這是公認的教學捷徑。美術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它能提高初中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欣賞品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育。義務教育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黃金年齡,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打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藝術學習自信心。本文圍繞初中美術課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展開論述。
一、影響初中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
在研究本話題之前,教師要對影響初中生學習美術興趣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這部分的內容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個原因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具有照本宣科的傾向,按照教學內容強行灌輸繪畫技巧,使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刻板。教學完成之后,由學生在課堂上自己進行繪畫操作,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并不適合當代的青少年教育,不能體現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第二個原因是教學環(huán)境的外部影響,很多初中學校在美術教學上并沒有投入較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在思想上也不重視,認為美術課屬于副科,長此以往讓美術學科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在教學工具上的傳統(tǒng)單調導致美術學習方式渠道受限,缺乏先進的美術學習工具支持就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人才培養(yǎng)上,學校不重視專業(yè)美術人才的招聘,美術教師待遇也不高,在師資隊伍上缺乏對學生專業(yè)化的指導,影響學生繪畫水平和繪畫積極性的提升。第三個原因是教師缺乏學生主體意識,沒有正確認識到美術課的工具價值,也沒有充分挖掘美術作為藝術教育的精神內涵,美術素材源于生活和大自然,學好美術能讓學生和自然生活親近,如果做不到把課堂真正交還給學生,就無法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中美術課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策略
1.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多元化教學
多媒體技術的參與能夠讓現代美術教學具有智能化的藝術色彩。隨著現代信息科技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信息化教學能夠以教學視頻和PPT的形式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知識的重點難點,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能讓教學活靈活現、聲情并茂,把平面的知識立體化。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能在課件中播放豐富多彩的圖片和視頻,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對多媒體技術加以靈活運用,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制作教學PPT[1]。比如在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術教材中,第一課時講的是中國花鳥畫,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花鳥蟲魚的中國古典畫法,通過各種類型的美術作品展示,讓學生了解中國花鳥畫的歷史演變進程,根據中國美術史的發(fā)展學習花鳥畫的風格演變,站在傳承的視角,了解現代花鳥畫家和古代花鳥畫作家對藝術領域做出的貢獻。
2.建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大有益處,在傳統(tǒng)的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處在被動旁聽的地位,難以發(fā)揮學生的作用和價值,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美術教學活動中要致力于教學氛圍的打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進行美術作品的學習,對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造可以通過作品展示和欣賞來開展,這一部分的環(huán)節(jié)最好留在課程開始之時[2]。比如,在初中美術教材中有關于《荷花雙禽圖》的作品,整個畫面結構描繪了荷葉與荷花的姿態(tài),展示的荷花呈均勻交錯的分布架勢,在凌亂中彰顯錯落有致的美感,這幅畫的畫法比較隨意,點線面的安排看似漫不經心,其實有規(guī)律可循,畫家的運筆功底可見一斑。通過對這些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欣賞,學生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此外,圖片相比于文字形式更能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的注意力從外界被拉回課堂,提高美術教學的實際效果。
3.注重教學的實踐性
初中美術教學若要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學生有機會親自動手鍛煉。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大多數都是通過繪畫的載體來完成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布置繪畫作業(yè),讓學生發(fā)揮奇思妙想,自己動手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在繪畫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審美意識得到質的提高。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教學的方式給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課堂作業(yè),比一比哪一組學生畫得最好[3]。比如,教師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風格來繪畫靜物,采用一些教學道具作為參照。比如水果、文具用品等,讓學生在紙上用鋼筆、彩筆、鉛筆等文具,以線條作為主要造型,在繪畫過程中要注意物體之間的大小關系和明暗調配。課堂訓練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捕捉對象形體結構,加強對物體的體積感和主觀認識,通過技能的提升來提高美術學習興趣。
三、結語
在初中美術課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多元化教學,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注重美術教學的實踐性,讓學習興趣成為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武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田菁菁.初中美術課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策略探討[J].新課程(中),2018(12):258.
[2]潘光明.初中美術課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8(22):234.
[3]莊美兒.初中美術課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4):157.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初中部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