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
摘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情感教育逐漸得到了相關教育者的重視,其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起到了保障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作用。本文筆者將基于對中職語文教學滲透情感教育價值和意義的分析,從教材內容、審美培養(yǎng)以及情感溝通方面提出增強情感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應用效果的策略,切實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提升中職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情感教育;中職;語文教學;策略
情感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教師在重視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探索欲望與熱情,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與環(huán)境,在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中開展教學活動,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高尚的個人品德和獨立的性格。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助于優(yōu)化師生關系,更好的開展中職素質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的作用
(一)深化學生對知識的體驗與感受
教師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始終處于課堂主體地位,負責站在講臺上講述傳授知識;而學生一直被動的聽教師所講內容并做好聽課筆記。這種沒有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難以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而且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中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更無從提起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充滿了美感的中職語文教學內容,非常適合教師在其中進行情感教育,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首先讓學生通過分析修辭手法、詞語的巧用感受語言的魅力,感受文本內容;其次讓學生體會隱藏在文本中具有藝術性的敘事、描述手法,進而強化學生的審美情趣;最后培養(yǎng)學生的共情能力,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自身思維方式。
(二)培養(yǎng)學生積極正向的情感觀
中職生正處于身心成熟發(fā)展較為關鍵的青春期,這個年齡階段的青少年對外界新奇事物依然有很強的好奇心,對自我情緒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好,容易出現(xiàn)自負、叛逆、暴躁、厭惡學習等不良情緒。對于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進行適宜的情感引導,基于對中職學生情感特征的了解對其進行情感教育,逐步消除學生的負面情緒,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積極正向的情感觀。
二、情感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圍繞教材內容進一步升華情感因素
將情感教育滲透于中職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立足于教材內容找出有情感升華空間的因素和內容,簡單來說就是選取教材中富有情感或是有著明顯情感共鳴特征的經典片段,讓學生在深入理解作者情感的同時滌蕩自我心靈。以詩歌這種富有情感因素的文體為例,通過閱讀詩歌帶領學生體會情感升華,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1]。比如《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個富有情感力量的文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先想學生介紹這篇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一個在汶川地震抗災一線的志愿者在救災過程中有感而發(fā),詩歌中有著不同鮮明特征的救險人員與事跡,作者在描繪眼前所見的同時,還表示了對自己擁有一個強大祖國而產生的自豪感。教師可以用這首詩歌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愛過情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配合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一些記錄汶川地震真實情況的圖片、視頻以及英雄事跡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在產生情感共鳴的基礎上用深切的敬意去重新理解這首詩歌,再配合相應的背景音樂朗讀詩歌,在層層遞進的朗讀過程中實現(xiàn)情感的升華。
(二)通過情感朗讀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審美欲望
一直以來,朗讀就是一項重要的語文教學手段,朗讀的優(yōu)勢與作用在中職語文教學滲透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更為凸顯。所以,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情朗讀,讓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感情朗讀對文章的思想情感建立整體性的把握,再通過內化思想內涵實現(xiàn)情感的升華[2]。以《雷雨》這部話劇為例,其中敘述的是一個在封建時期下充滿悲劇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故事,就文章開篇片段的朗讀來說,需要表現(xiàn)出兩個家庭存在多年恩怨的情感,不管是家庭故事還是個人身世秘密都要用不同的情感表達去朗讀,尤其是雷雨之夜的情感大爆發(fā),讓學生通過充滿感情的朗讀去體會封建家庭的頑固與腐朽,感悟家庭矛盾的錯綜復雜,從而更加深刻的認識社會性、時代性問題。在情感朗讀中值得強調的是教師要在指導情感朗讀技巧的同時,引導學生對隱藏在文章中的情感進行深刻感悟。
(三)堅持“以生為本”理念開展情感教育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新課改逐步深入的過程中被逐漸打破,當下中職語文教學是基于“以生為本”這一理念開展的,教師不可再一味的講述、灌輸語文知識,要對自身的教學角色進行轉變,做一名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并與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拉近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基于情感共鳴開展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主體是每一位中職學生,要想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情感教育滲透效果就必須尊重并維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態(tài)度,教師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用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tài)度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與交流,當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自然會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產生興趣。
三、結語
總而言之,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極大的限制了中職語文教學對學生情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處于被動狀態(tài)中的學生就像一個學習的機器缺乏感知、體會情感的能力。只有通過落實情感教育來改善這一現(xiàn)狀,在調整教師教學觀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讓學生擁有積極正向的情感觀。
參考文獻
[1]黃香花.淺析中職語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意義及實施策略[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0(47).
[2]龔莉.中職語文教學中情感滲入的重要性[C]//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九).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