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時泰
【摘 要】 物理科目是一種具有難度和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對于學生而言物理的學習具有困難性,學生容易出現(xiàn)思想上的混亂,不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識,也不能較好地掌握物理教學的內(nèi)容,逐漸喪失學習物理的激情和興趣。為了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提升學生不斷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借助問題教學的方式展開物理的教學內(nèi)容,將復雜難懂的問題簡單化,將教學的意義突出化,將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升。為此本人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展開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并進行以下論述。
【關鍵詞】 高中物理? 問題教學法? 應用探究
新課標背景下,教育部對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提升了教學的要求,希望教師能夠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展開教學內(nèi)容,不斷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以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物理教學,并引導學生進行物理的探究思考,形成一套學習理論和方式。問題教學法能夠在教學中逐漸幫助學生形成邏輯性思維,讓學生循序漸進地融入物理環(huán)境,慢慢理解,加強對知識的記憶,提升物理教學的綜合成績。因此如何借助問題教學方式展開物理教學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內(nèi)容。
一、問題導學與預習相結合,拓展自學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自己的思維和理解能力,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需要將知識教育和學習意識有效地結合,不僅需要教會學生相應的物理知識,還應該教導學生具備正確的學習行為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高中物理成績。預習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分支,學生能夠在預習中拓展自身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問題導學的正確應用可以逐漸提升學生的預習能力,通過問題的引導逐漸加深知識的難度,從而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
比如,教師在進行《牛頓運動定律》的知識教學時,需要為學生建立一定的自學預習的意識,在上課前一天為學生布置預習工作,提出一些與牛頓運動定律相關的問題,如通過學習牛頓運動定律,說說自己理解的內(nèi)容是什么?學習到了什么內(nèi)容?牛頓定律的內(nèi)容和數(shù)學表達式是什么?通過問題的提出來為學生梳理學習的思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研究物理背后的趣味和神奇,不斷提升學生的預習習慣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之后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學生能夠快速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和理解,有效降低物理的難度;而對于問題的解答,在學習后得到的答案能夠加強學生的認知,讓學生自己對比學習前后的差距,發(fā)現(xiàn)自己思想上的誤區(qū)。這樣的教學方式較為全面,既能夠使學生建立一定的學習習慣,還能夠激勵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給學生一個自我成長的空間,更好地配合教師進行物理的深入學習。
二、問題導學與解題相結合,理清解題思路
高中階段的學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會圍繞高考內(nèi)容展開專題訓練,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進行訓練,希望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取得理想的物理成績。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容易忽視問題解題的專業(yè)性,沒有進行專題梳理,導致學生只是做題卻沒有掌握物理訓練的內(nèi)容。
比如,在進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習題教學時,教師需要將問題的解題步驟換成提問的方式,由大到小,由淺及深地對習題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在提問和回答的環(huán)節(jié)中掌握解題的方向、思路和步驟,更好地運用物理知識。教師在實際的習題教學中可以先提問機械能守恒的基礎的知識,讓學生回答動能、重力勢能如何表示?二者如何進行轉換?機械能的概念和表達式是什么?之后根據(jù)具體的問題展開具體的分析,以此來讓學生自己在回答和互動中找到答案。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在互動中逐漸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更好地接近物理,在習題中找到解題思路,提升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問題教學方法可以與習題教學相結合,借助問題來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答案,而這個答案正是解題的步驟和思想。這樣才能夠有效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更好地面對物理應試。
三、問題導學與實踐相結合,提升綜合能力
實踐是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僅僅針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教學并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踐操作展開物理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在運用中理解物理的性質和定義。
比如,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實驗教學意識,學會將實驗與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在進行專業(yè)的知識教學時為學生提供一個實驗操作的環(huán)境,如在進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先讓學生對實驗器材和實驗內(nèi)容進行一個理解,讓學生在自己的觀察下理解實驗的基本內(nèi)容,并思考實驗的原理。之后教師可以將實驗步驟作為提問的答案,不斷地向學生進行提問,以此來推動物理的實驗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步驟和原理,掌握其中涉及的物理公式和物理性質。這樣的教學將動手實踐與理解相結合,在提問的環(huán)節(jié)中有效提升了教學的效率,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運用問題導學的方式,在逐漸遞進的問題中蘊含教學的內(nèi)容,并且教師可以將實驗的步驟蘊含在問題之中,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掌握能力。
總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物理教學時應該借助時代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特點展開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物理,在互動中將物理知識轉化為自身的一種能力。高中階段的物理是學生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需要在問題教學中深化學生的思想和習慣,從而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剛.高中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模式的運用探討[J].學周刊,2019(15).
[2] 鄭珊珊.情景教學法與情境教學法概念的詮釋[J].北方文學,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