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是通過語言文字等視覺材料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心智的過程。閱讀分為默讀和朗讀兩種,其中朗讀還會調(diào)動聽覺系統(tǒng)參與其中。道法課程是從孩子感知社會生活的視角為出發(fā)點,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扎實牢固的法治觀念為目的,為未來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浜椭?、敬法、守法、護法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為法治國家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一.科學引導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意義
在信息量大爆炸的時代,如何引導小學生科學閱讀、快樂閱讀、正確閱讀,并獲取有益知識,增長智慧,錘煉意志,增強才干,長大以后能夠勇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重擔是十分重要的。
1.課外閱讀可以拓展小學生的知識視野。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并以課堂知識為基點,正確引導小學生適當擴大課外閱讀范圍,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可以感知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客觀存在性,學習社會科學知識可以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學習生命科學知識可以掌握生命的誕生、成長、疾病、衰老、死亡等運動發(fā)展的不可抗性,學習人文科學知識可以懂得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積極主動性和被制約性的關系。會閱讀的孩子越學越聰明,懂得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懂得融會貫通,懂得活學活用,懂得學習實踐相結合。教師作為引路人就是要把學生引到正確閱讀獲取知識的正道,而不是教他們?nèi)ニ雷x書、讀死書。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在課外閱讀中獲取方方面面的知識而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因此,課外閱讀是通往更加廣闊知識海洋的一個窗口,及早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長期的課外閱讀活動,隨著小學生的知識視野的拓展,他們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就會逐步養(yǎng)成,還能在閱讀中學會悅讀,學會朗讀、默讀、視讀,學會速讀、慢讀,學會精讀、略讀、泛讀,學會記憶性閱讀、理解性閱讀、創(chuàng)造性閱讀、探索性閱讀、消遣性閱讀、評價性閱讀、分析性閱讀等等,在豐富地閱讀實踐活動中小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就會不斷提高。知識的海洋無邊無際,只要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提高了,他們在課堂之外獲取的知識量就會不斷增加。在信息量不斷增長的大數(shù)據(jù)時代,有無較強的閱讀能力是知識競爭、人才競爭的重要要素。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是基礎教育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
3.課外閱讀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課外閱讀是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最好途徑。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小學生的寫作激情、寫作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厚,他們對故事本身有了自己的見解和評價想寫出來,在閱讀中有了讀后感不寫出來他們的那個沖動就根本不能罷休。小學生啟蒙寫作技巧也來自于閱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經(jīng)過一定的閱讀量之后,文章的一些可以借鑒的寫作技巧也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小學生掌握,寫作就不再是小學生的老大難問題。閱讀也是獲取豐富的寫作詞匯的最佳手段,一篇好文章需要各種各樣恰到好處的詞匯的應用,要把人物描寫得生動活潑、呼之欲出就需要大量的動詞,要把景色描寫得引人入勝、迷戀往返就需要惟妙惟肖的形容詞來渲染,而這些詞語的日積月累都來源于閱讀。大量寫作材料的獲取也來源于閱讀,要對商鞅變法做一些講評,就不得不讀幾遍關于商鞅變法的歷史文獻,才能達到準確、全面和客觀公正的原始材料??梢姡岣邔懽魉?,小學生就不能不從閱讀中去尋找。
二.課外閱讀提升“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的可行性
定期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外專題閱讀活動,是集中力量提高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最為可行的一個措施。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之外,指導小學生閱讀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道德與法治材料,就能把體現(xiàn)“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內(nèi)容的新道德理念變成小學生的自覺行動,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治精神變成小學生人人遵守的行動法則。
1.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有的放矢地經(jīng)常性地組織不同年級的學生閱讀一些《小學生道德修養(yǎng)讀本》、《道德修養(yǎng)應該注意的誤區(qū)-青少年讀物》、《好品德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做人與做事》、《安徒生童話選》、《一千零一夜》、《中國歷史故事集》、《革命者》等道德讀物,對小學生道德理想、道德品格、道德觀念、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閱讀道德精品文章、精品故事的時候,正面人物高大上的言行舉止、高尚純潔的思想情操無不感染、熏陶著小學生的情感境界,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崇高的道德體驗和道德洗禮,讓他們的道德理想、道德人格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這些對小學生今后的人生發(fā)展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指引作用。
2.課外閱讀可以拓展小學生的法律知識。組織小學生閱讀一些對于他們較為實用的普法讀物,比如被人打后怎么辦?東西被偷怎么辦?有陌生人敲門怎么辦?有人叫你偷東西怎么辦?這些與小學生成長相關、生活較為密切的法律常識是他們所需要的,也是他們最容易接受的,比如《做一個懂法的好學生》非常貼近小朋友生活;《小學生法制教育讀本》是比較系統(tǒng)性的普法教育讀物,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很好的作用;《以案說法-青少年讀物》更加直觀具體的告訴青少年哪些法律具有明示作用?哪些法律具有矯正作用?哪些法律具有預防作用?哪些法律具有最終作用?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的心理發(fā)展階段組織閱讀相宜的法律讀本,讓他們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法律的內(nèi)涵、范疇、本質(zhì)、特點和作用,通過自覺地法制教育讓他們從小成為一個具有法治精神的人。
三.在課外閱讀中提升“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的策略
通過大量的富有成效的課外閱讀活動提升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是最為可行的,那么如何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組織不同年級、不同班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外閱讀就需要講究一些策略,才能激發(fā)學生對于專題閱讀的興趣,并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1.長期創(chuàng)辦道德與法治課外閱讀專欄。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全體學生分批次輪流參與,利用教室墻角、樓道走廊、校園突出位置創(chuàng)辦按周或按月更新的“道德與法治悅讀專欄”,欄內(nèi)可設置學生評論專欄,發(fā)動學生踴躍參加“今日論道”或“今日說法”發(fā)表各自觀點,并評比產(chǎn)生“周評論員”或“月評論員”,以此激發(fā)學生參與該項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參與,枯燥無味的道德與法治課就會變成學生親身體驗參與型、內(nèi)容貼近生活、趣味無窮魔力十足的大講堂。有一種成功叫堅持。有教師的科學指導,有學生的長期堅持,有豐富的知識來源,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2.定期舉辦道德與法治課外閱讀競賽。小學生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塑造以及法治意識的樹立不能靠有限的課堂教育速成,要長遠規(guī)劃久久為功。一個缺乏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的孩子就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老師、家長,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去除《道德與法治》課是副課的錯誤認識,一定要樹立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教育理念,抓住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重視每一個教學過程,把樹德育人作為一個核心教育培養(yǎng)目標常抓不懈。在已有的道德與法治課外閱讀的基礎上定期開展競賽答題活動,設置不同獎項、不同獎組,吸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讓主題閱讀活動與小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活動達到深度融合,最后變成小學生自覺自愿參與的習慣性學習行為。
3.組織留守兒童道德與法治課外閱讀。針對留守兒童道德與法治觀念淡薄、違法犯罪率提高的現(xiàn)實難題,學校、家庭、社會聯(lián)手研究應對措施的同時,各方要群策群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心靈健康成長的合力至關重要。根據(jù)不同班級、不同年齡、不同家庭情況,學校組織有針對性的留守兒童道德與法治課外閱讀活動,對提高留守兒童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和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具有良好的效果。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數(shù)爺爺奶奶只知道照看孩子,卻不懂得正確教育孩子,當正在成長之中的思想行為缺少監(jiān)護和矯正的時候,對真善美缺乏理性思考和辨別能力,對來自社會的各種誘惑缺乏嚴格的自控能力的小學生很容易走上歧途。此時,學校要經(jīng)常查缺補漏,根據(jù)需要及時組織開展道德與法治主題閱讀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4.組織社區(qū)道德與法治閱讀宣講活動。定期組織小學生到社區(qū)開展道德與法治閱讀宣講活動,是把所學知識變成活生生的社會實踐的最好途徑。社會是最好的學校和課堂,生活是活生生的課程和教材,實踐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和途徑。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是小學生成長和發(fā)育最重要的紐帶。經(jīng)常性地組織小學生參加社區(qū)道德與法治閱讀宣講社會實踐,走進社區(qū)生活,走進社會生活,不僅可以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可以把課堂上學到的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同社會實踐聯(lián)系起來,加深對課堂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引導小學生參與社區(qū)道德與法治閱讀宣講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既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和鍛煉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可以加深小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培養(yǎng)小學生為國家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奮斗社會理想和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美)凱文·瑞安,卡倫·博林.在 學校中培養(yǎng)品德:將德育引入生活的實踐 策略[M].蘇靜,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社,2010:179.
[2]錢金戈.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分析[J].中外交流,2018(6):52.
(作者單位:甘肅省莊浪縣臥龍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