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霞
摘 要:文章結(jié)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為例,分析了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指出在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課堂上所出現(xiàn)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課堂教學效率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對生物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我國初中生物的教學課堂上,既有傳授知識的理論教學,也有動手操作的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不僅能夠讓生物的課堂豐富起來,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他們對生物這門神奇的學科產(chǎn)生興趣。通過對現(xiàn)階段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少生物教師依舊沒有重視實驗教學,只是單純的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很難得到提高。
一、 實驗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一定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讓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積極思考,逐步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在生物課堂上開展實驗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人教版初中生物學課本中安排了很多實驗,不少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是單純的口頭描述,并沒有演示或者讓學生進行實驗,這樣的學習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學生只是單純記憶,不能理解知識。而且課本上有很多知識是非常抽象的,不少專業(yè)名詞學生也無法理解,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在學習光合作用時,如果開展“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教學,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分析與對比,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光合作用的含義,這樣學生在親歷的活動中有體驗、有感悟、有收獲,學習效果就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不少教師都意識到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性。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開展實驗教學,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呼吸作用時,教師可以安排“萌發(fā)的種子吸收氧氣”“萌發(fā)的種子釋放二氧化碳”等實驗。實驗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分析與討論,能夠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而不是死記硬背。利用實驗教學,將抽象知識生活化、具體化,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時,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做到“離手不離眼”。所謂離手,就是讓學生獨立操作實驗,而不離眼則是教師要對學生的整個操作過程進行觀察。例如在進行“練習使用顯微鏡”實驗時,教師講解完顯微鏡的結(jié)構(gòu)、功能和使用方法后,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實踐,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巡視,當學生有錯誤的操作時,才能及時糾正。這樣一來,既規(guī)范了實驗操作步驟,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傊?,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時,重視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提升,還能達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二、 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設置不夠科學
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將實驗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安排,提前向?qū)W生說明此次實驗的目的,要求學生按照相應的方法進行操作,實驗結(jié)束后要做好實驗報告。從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問題,比如課堂上教師設置的問題與實驗過程關聯(lián)不大,即使學生不做實驗,也能回答,這樣的問題是無效的、不科學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進行實驗時,只是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操作,缺乏思考。這樣的實驗教學只是流于形式,對教學效果幫助不大。
(二)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強
在當前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時,教師都會提前規(guī)劃好每一次的實驗課題與實驗內(nèi)容,甚至連實驗的過程教師都會進行規(guī)劃。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只是按照教師安排的任務進行實驗,不會對操作內(nèi)容進行質(zhì)疑,也不會對需要證明或探究的問題產(chǎn)生疑問。在使用實驗工具時,學生會按照實驗的步驟,規(guī)規(guī)矩矩地使用教師準備好的工具,不會對工具的用途產(chǎn)生疑問,更不會自主選擇所需要的工具。這樣的實驗教學只是機械性地按部就班,不能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久而久之將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薄弱,純粹為了實驗而實驗。
(三)實驗教學過分重視結(jié)果
很多教師在開展生物實驗教學時,都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實驗結(jié)果上,而忽視了實驗過程,這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學生的很多能力是在實驗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例如觀察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教師要合理運用實驗去驗證理論知識的正確性,要重視實驗的過程,才能賦予實驗實際的觀察和探究意義。
(四)教師教學效率不高
目前很多生物教師開展教學時,由于對課程理念理解不透徹,教學方法又比較傳統(tǒng)、單一,導致教學效率不高。例如,在實驗教學中,教師總是讓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沒有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實驗進行探究,學生間由于缺乏交流,有些學生實驗能力又比較差,漸漸地就會對生物實驗探究失去興趣,成為生物課上的“問題學生”。隨著學生學習興趣的降低,學習效率也會隨之下降,這樣將嚴重影響教學質(zhì)量。
三、 改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應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
要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進一步提升,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就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例如應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提供一定的空間,營造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讓初中的生物課堂動態(tài)化。根據(jù)教學的需要,教學場所可以移到室外。例如,在“調(diào)查周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時,可以帶領學生調(diào)查校園內(nèi)的生物種類。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外界的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安排室外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實踐證明,應用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確實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