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共雙
【摘要】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雙減政策的出臺更為開展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證。為此,應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應以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掌握閱讀方法為主,首先可以通過美好的文字片段或課本內容建立閱讀興趣,適時推薦一本好書打開閱讀的大門;然后通過開展各具特色的閱讀活動,建立學生積極閱讀的良好氛圍;其次,要不斷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過程中產生的障礙。最終,達到閱讀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雙減;學生;閱讀能力
引言
雙減政策以減輕學生繁重的課內負擔和課外負擔,為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讓路為目的,是培養(yǎng)具備綜合素質人才的政策保證。在語文教學的政策指導中,雙減政策提出了課后閱讀可以作為課后作業(yè)的內容,這就為提高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能力提供了政策保證;另一方面,提高閱讀能力,本身就是語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中的重要內容,發(fā)展閱讀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力和思維表達能力,對進一步提高其寫作能力,以及促進其他學科成績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雙減政策下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是順應政策要求下的必然
一是雙減政策的出臺,為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有利契機。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其目標是減輕學生負擔,為提供綜合素質讓路所做出的保證。其中針對課余時間中有一條內容十分關鍵,“8.科學利用課余時間。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后完成剩余書面作業(yè),進行必要的課業(yè)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在嚴苛的政策要求下這樣一條意見,應該具有兩個方面的意義。第一,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閱讀符合政策的要求,是體現雙減政策解決“沒時間讀”的問題;第二,做好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內容。
二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符合習近平總書記讀書觀的重要體現。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是在學生時期作為重要的素質教育策略,更是提高學生各項能力,助其終生成長的重要途徑。為此,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為學生做好閱讀指導,提供科學的讀書內容,是深入領會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會用書”等讀書觀的重要體現。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符合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
一是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階段性教學的必然。閱讀的培養(yǎng)從小學初期已逐步開始,伴隨著拼音、識字、組詞、造句同步開始,一方面,在基礎文字元素的學習過后,必然要形成串聯,即通過閱讀來體現,而后,通過大量的閱讀,在小學中年級段開始伴隨著基礎學習、閱讀能力提升,作文的學習也加入進來。為此,基礎學習、閱讀學習再到作文學習,這是符合語文教學的程序。另一方面,從小學開始不斷的涉入或長或短的段落、文章,伴隨著基礎知識的提升而不斷深入,也是對基礎知識的不斷鞏固強化,從而對語文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是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核心素養(yǎng)對每一個階段和科目具有不同的要求,其目標是針對每一學科在某一階段所需要進行的能力培養(yǎng),其內容是為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終生發(fā)展的能力培養(yǎng)。而語文閱讀能力正是小學階段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其一,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大量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實際上就是一種理解能力的提高,思維敏感性的提高。其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和正確的思維品質。優(yōu)秀的書籍承載高尚的情操和正面積極的能量,通過“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會用書”,讓學生具備豐富的情感和正確的思維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雙減政策下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閱讀初期的培養(yǎng)過程中,應該重視課堂閱讀教學的方式,通過教學觀念的轉變,閱讀意識的培養(yǎng),興趣的引導等,打開閱讀的大門。
一是充分認識閱讀教學的規(guī)律。一方面,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對閱讀理解的認識。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觀念中,對語文拼音、字詞句等基礎的學習、閱讀理解的學習、作文的學習總是涇渭分明,不懂得在小學初期階段有益引導閱讀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枯燥的機械記憶中事倍功半。應該從小學初期階段,不斷的浸潤閱讀內容,使得真正開始大面積學習閱讀理解時不顯得過于突兀,也更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要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途徑,尤其是對尚處于懵懂階段,對事物的看法沉湎于單純的好惡階段,教學更要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以興趣導入等教學思路??梢酝ㄟ^多種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播放、優(yōu)秀的掛圖、朗誦等吸引學生,也可以通過對優(yōu)美文章的體會來引導??傊?,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主是打開閱讀大門的重要途徑。
二是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初期教學中,學生的識字量不足,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以課堂為主,但限于課堂時間的限制,以及基礎內容的學習,專業(yè)的閱讀時間有限。為此,在閱讀能力的初期教學中應以課文教材作為基礎。一方面,課文教材是百里挑一的優(yōu)異文章,無論是片段節(jié)選還是文體格式,其內容十分豐富且具有代表性,且其中的涵義要么透露著高尚的情操,要么充滿著炙熱的深情,要么是歡快的情節(jié)或美麗的風景??傊?,可以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文體形式,體會不同的情感,不僅有利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對其后的作文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為此,以課文作為初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材料是正確的途徑。在實施過程中,首先應有一個引人入勝的引導,如《小蝌蚪找媽媽》,提出小蝌蚪為什么找不到媽媽,讓學生帶著問題試著讀一讀;或者使用多媒體播放動畫讓學生看一看。通過問題的查找和情境的再現,讓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其理解能力,自然而然的從心理認同閱讀的美感;然后,在教師對優(yōu)美語句、詞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講解,讓學生體會,讓學生積累詞匯的同時體會美好。
(二)積極開展閱讀活動,建立積極閱讀氛圍
閱讀活動是基于閱讀而舉行的一些競賽、游戲等,其目的是通過活動的引導,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并在活動中提升閱讀能力;通過群體活動創(chuàng)造一種讀書的氛圍,進而提升學生們的整體讀書習慣。這在雙減政策中也明確進行了強調。為此,教師乃至學校積極組織閱讀活動,是符合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規(guī)律,是順應政策要求的教學活動。例如,可以組織以閱讀內容為主題的角色扮演,甚至舞臺表演。首先可以讓學生組成興趣小組,教師選擇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主題供各個小組挑選,讓學生閱讀完畢并小組探討,故事情節(jié)的再現、小組內個成員的角色均由小組內部商討確定,需要道具等由學生提出后教師準備;然后在教師的組織下,各個小組依次表演;最后,進行評判,可以先小組自評,然后教師點評。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小組的活動應有組織和紀律,有內容和時間限制,最終的評判要公平,并以鼓勵和表彰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通過角色扮演或舞臺表演的形式,讓參與的學生體會到了類似游戲般的快樂,進而喜歡閱讀故事;在競爭中充分理解故事情節(jié),充分體會人物心理活動,讓理解力得到提升。并且,小組活動的形式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點,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懂得互動合作,并且通過集體的力量帶動一些閱讀能力層次不高或性格內向不夠積極的學生,讓整體的閱讀氛圍得到加強。
(三)加強閱讀方法指導,幫助克服閱讀障礙
在提升閱讀能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教學規(guī)律,時刻站在學生的年齡、層次、理解力或心理特征等方面充分考慮,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消除閱讀障礙,從而樹立閱讀信心。
一是要做好課后閱讀方法的指導。課后閱讀方法的指導十分關鍵,一方面,可以通過鼓勵、督促、競賽等方式讓學生產生積極閱讀的心理,讓其可以堅持閱讀;另一方面,善于傳授優(yōu)秀的閱讀方法,例如,隨文練筆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一開始可以規(guī)定建立好詞好句摘抄本,在閱讀時每篇文章不少于幾個詞匯,幾個優(yōu)秀的句子,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查找。在事后,教師一定要逐個查看學生的摘抄本,根據情況可以判斷學生是否認真閱讀,是否用心找到優(yōu)異的詞匯。通過這種方式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一些優(yōu)異文字的敏感性,使得閱讀質量得到提升。
二是要注重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材料的選擇十分重要,優(yōu)秀的書籍自然能讓人獲得正能量。為此,對于課后的閱讀,尤其是寒暑假期間大量時間的閱讀,教師一定要指導家長購買指定書名的書籍,范圍可以多一點,讓家長和學生有一定的選擇性,也讓學有余地的學生得到更多的選擇。在指定書籍時,需要注意選擇的書籍層次要符合該階段的學生知識層次,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也要注意書籍的內容一開始應盡量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便于學生理解。
結束語
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雙減政策中課后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語文能力,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正確途徑。在實踐中,應建立以興趣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為目標的閱讀教學方針的策略。在教學活動上,可以采取以課文為主的閱讀教學、好書推薦、閱讀活動拓展等形式,并輔以不斷的閱讀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快樂,進而建立閱讀的良好習慣。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鄭周明.“雙減”之下,文學閱讀、語文教育如何共振?[N].文學報,2021-09-23(002).DOI:10.28816/n.cnki.nwexu.2021.000172.
[2]孫麗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措施分析[J].新課程,2021(22):169.
[3]張軍強.加強語文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成才之路,2021(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