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英
【摘要】在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地影響和傳播下,舊式的師生關系已經無法滿足了現(xiàn)代的教學觀,不利于目前的教學環(huán)境。在舊式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仿佛是對立關系,這種關系對學生的成長起到非常巨大的阻礙作用,同時不利于教師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為了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弊端,在現(xiàn)代化教學中必須構建良好的師生和諧關系。因此,本文主要通過以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為主,分析新型的師生關系,以師生和諧相處為目的,淺析班主任管理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策略,為今后班主任管理提供一些方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構建和諧關系
班主任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維系學生與教師關系的重要紐帶之一,班主任在管理和構建師生和諧關系過程中,通過不斷摸索和發(fā)掘,能夠有效改善班級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和諧關系。有效地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使學生得到尊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主觀能動性得到提升,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由此可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重視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活躍班級氣氛。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通過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活躍班級的氣氛。班主任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使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得到參與感,能夠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相比于舊式教學模式而言,新型的班主任管理能夠緩解師生之間的緊張情緒,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同時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跨越師生之間存在的代溝。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尊重,從而使班級氣氛得到活躍,在班級管理中既有教師參與,又有學生參與,能夠使學生和教師共同進步,促進了班級氛圍的良性發(fā)展。
第二,有利于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樹立信心。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負的職責較為重大,尤其是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而言,不再像低年級的學生一樣人云亦云,而是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主見。班主任通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使學生得到更好的尊重,全面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另外,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過程中,除了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進行重點關注外,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管理,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使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級班風。班主任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使班級形成良好的風氣。班主任通過與學生做朋友,和學生像朋友一樣交心,在不斷接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學生的知心人,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班主任的好感度和信任感,使班級的凝聚力得到提升,有效地形成良好的班級班風,使班級成為團結友愛的集體。
二、構建師生和諧關系的策略
第一,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在教學和管理過程中,由于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個性特點,具有活潑好動的特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較為調皮搗蛋,同時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在獨立自主和自覺學習方面較為欠缺。通過樹立正確的師生觀,班主任通過自己的言行逐漸感染學生,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對學生產生影響,積極引導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教育。因此,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做到張弛有度,正確對學生進行引導,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批評,要采取鼓勵和批評的形式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以此信任班主任。
第二,尊重學生個性,了解學生特點。五、六年級的學生逐漸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個性特點,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地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就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通過了解學生的特點,揚長避短,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使學生在與教師的交往過程中不再拘束,大膽地表達自己,從而改善師生關系。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需要意識到學生是班級的主體,在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時,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這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構建良好和諧關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從細節(jié)入手,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道德認知等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得到改正,培養(yǎng)他們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就必須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促進師生關系,使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得到有效構建。
第三,善于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交流。為了能夠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和諧關系,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要善于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由于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到來自家里的學習壓力,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某次考試成績差,會出現(xiàn)自我否定的情緒,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此時班主任需要通過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并對學生進行鼓勵,及時引導和開導學生,使學生不要以某次成績好壞論成敗。另外,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能夠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變化,根據(jù)這些變化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這樣使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進一步得到全面發(fā)展。由此可見,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能夠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事倍功半。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教學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具有重大的意義,特別是小學班主任,通過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活躍班級的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在班主任管理過程中,構建與學生和諧關系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信任感,進一步改善了師生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王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的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0(1):93.
[2]韋翠竹.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策略[J].小學時代,2019(33):80-81.
[3]瞿秀英.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下),2019(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