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傳勇
摘 要: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任務高質量完成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采用文獻研究法、調查法、實驗法對以生為本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特點,對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必要性與可行性展開研究,并提出幾點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策略。
關鍵詞:以生為本;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一、 以生為本的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概述
以生為本主要指的是一切為了學生,對學生予以高度重視,全面依靠學生,并為促進學生發(fā)展而設計的教育。
(一)以生為本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相關概念
以生為本教育理念與新課改理念具有契合性,二者均高度肯定了學生在教學工作中的價值與中心地位,需要對學生主觀創(chuàng)造性予以重點培養(yǎng),對學生主觀能動性、想象力進行充分調動,讓學生潛能得以挖掘。以生為本教學課堂實質是學習型課堂,具有自主性、互動性特點,在教師引導下,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實現(xiàn)對話建構、自我建構、活動建構與實踐建構。
(二)以生為本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特點
1. 利用生成性資源是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的亮點
利用生成性資源是傳統(tǒng)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和以生為本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主要區(qū)別之一,在以生為本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充分開發(fā)、有效利用學生基礎性資源,如學生知識、學生個人經(jīng)驗、學生學習方法等,以促進學生在課堂中完成個性化學習。與此同時,教師需對學生生成性資源進行有效捕捉,通過觀察學生課堂表現(xiàn),可以抓住教育契機,調整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及時解決現(xiàn)存學習問題。
2. 師生關系平等是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的催化劑
以生為本的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強調師生關系平等,教師需對學生給予充分關注,在學生存在學習問題時,教師應采用親和、友善態(tài)度,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與此同時,教師應做到不吝贊美,挖掘學生身上閃光點,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應對其提出表揚,讓師生距離得以縮短。
3. 任務驅動問題引領是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
和傳統(tǒng)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同,在以生為本初中高效歷史課堂中,教師應強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發(fā)揮任務驅動與問題引領作用。在備課階段,初中歷史教師應簡單化處理復雜歷史問題,并在教學中拋出問題,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并在任務解決中獲得學習成長。
二、 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必要性與可行性
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也具有可行性。
(一)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必要性分析
1. 符合新課改對歷史高效教學的要求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目標主要為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為實現(xiàn)此目標,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主動提出問題,以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運用以生為本教學理念,初中歷史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并高度重視學生素質教育,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為學生個人能力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教學環(huán)境,與此同時,教師還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完整歷史觀,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知識素質、公民素質、人文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以實現(xiàn)新課改歷史課堂教學目標。
2. 有利于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質量
歷史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對人與人關系、人與自然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展開探究的學科,運用以生為本教學理念,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主動接觸、研究歷史問題,思索各種關系特點,讓學生學習自主性得到充分發(fā)揮,促進學生提高自身能力水平。與此同時,近幾年,觀察各地中考歷史試題,可以發(fā)現(xiàn)歷史聯(lián)系現(xiàn)實的問題數(shù)量逐漸增多,以生為本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對現(xiàn)實問題展開探究,同時可以對學生學業(yè)水平展開測試,幫助學生順利通過歷史考試。
(二)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可行性分析
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可行性主要為:(1)以生為本課堂教學理論體系較為成熟,學術研究相對較多,整體操作性相對較強;(2)學生課業(yè)負擔逐漸減輕,歷史學科受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且各地紛紛為學生“減負”,學生有時間完成以生為本歷史高效課堂教學任務。
三、 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
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不僅必要而且可行,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提出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策略如下。
(一)豐富歷史教學內容是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的支撐
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可以為以生為本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提供支撐,在教學工作中,初中歷史教師應積極結合歷史內容與現(xiàn)實內容,為全體學生設計一些和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現(xiàn)實內容選擇中,一方面,初中歷史教師應保證所選擇內容具有話題性,可以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引發(fā)學生思考;另一方面,初中歷史教師應保證所選擇內容與教學內容具有密切聯(lián)系,有助于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二)引導學生反思總結是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的前提
反思總結是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現(xiàn)階段,一些學生存在反思總結能力弱的問題,在高效課堂教學中,初中歷史教師為學生提供積極引導,可以解決此類問題,促進學生學習成長。首先,初中歷史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想實現(xiàn)交流、碰撞,例如,在“秦的統(tǒng)一”歷史知識教學中,有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其他國家不聯(lián)合起來對付秦國?”此問題具有研究探討價值,因此,筆者向此名學生提出表揚,并組織學生共同探討此問題,學生普遍具有較高思考熱情,實現(xiàn)了自主學習目標,同時,提出問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明顯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學生提出問題超過教師知識面,那么初中歷史教師同樣可以表揚學生,并鼓勵學生進行課后研究,教師自身也應在課后研究思考后為學生解決問題,讓師生實現(xiàn)共同進步。其次,初中歷史教師可革新課堂教學總結評價環(huán)節(jié),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評價內容包含本節(jié)課學習收獲,本節(jié)課遺留問題等,讓學生清楚個人課堂學習得失,而教師可以針對學生評價進行再次點評,針對學生遺留問題可以進行課堂解決或課后輔導解決。